唐輝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國畫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中國畫筆墨相關概述為主要依據,從中國畫筆墨的創作技法、中國畫筆墨的情感與精神的表現這兩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全面發揮中國畫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為中國畫筆墨繼續弘揚與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中國畫;筆墨;技法;情感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169-01
一、引言
可以說,中國畫是世界畫壇的一座高塔,文化悠久,為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以筆墨為主的審美觀念越發明顯。中國畫是我國民族智慧的象征,還是我國群眾對世界的思考與認識的反映,素養我國民族精神。與西方油畫相比中國畫的視覺效果與觀察方法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此外,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也十分有趣,體現出作者內心思想的表達。中國童是“借物抒情,借物言志”不是以描述客覲物象為主,反而更注重心象即“意境”。本文主要針對中國畫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分析。
二、中國畫筆墨的相關概述
實際上,筆墨不但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還是繪畫的藝術語言,主要指中國畫在實際繪畫中,利用的基本方法與繪畫形式,所以,每個時期畫家的繪畫要求都不同。筆墨為中國畫繪畫和風格的主要構成部分,這是由中國畫的特點決定的,通過歷史驗證發現宣紙是中國畫繪畫的主要材質,而墨汁與毛筆則是最好的繪畫工具,在具體繪畫中筆墨是互相依存的關系,但是其二者還互相矛盾,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有筆才有墨、用墨才有筆,其切實體現了筆墨之意,另外也凸顯了中國畫筆墨的應用價值與意義。筆墨是中國畫的靈魂,是畫家想要表達內心思想的主要工具,宋代著名作家曹勛寫過畫工作江梅,粉檜良自夸。吾儕暈澹墨,一枝才數花。而沈宗騫說過:“筆乃作畫之骨干也,骨具則筋絡可聯,骨立則血肉可附?!边@些皆驗證了筆墨對繪畫的重要性。中國畫創作基于筆墨為中心,有句話這樣講,筆墨出則情感至表達的便是筆與墨之間的關系。中國畫比較強調筆墨間的技法,俗話說筆出墨至,墨至意到,表達的便是對筆墨的認識。
三、中國畫筆墨的創作技法
中國畫筆墨的創作技法主要分為兩種,其中包含用筆方面與用墨方面,具體如下:
(一)用筆方面
中國畫的用筆技法和書法的用筆技法具有一定的相同點,都分為起筆、行筆、收筆這三個過程。并且,針對繪畫時的用筆力度和運筆速度以及行筆方法都非常講解,利用用筆技法,對畫面內容進行表現,使觀賞者可以感受到強烈的質感、動態感、空間感。
l.起筆。起筆過程是非常重要的,起筆的好壞對后續的行筆過程有著直接的影響。筆的起筆可以展現出中國人較為含蓄與內斂的性格特點。一般情況下,起筆需要做到和書法的起筆一樣,藏鋒逆入且含蓄自然。在書法中,欲左先右和欲右先左的起筆技法也使用在中國畫筆中。
2.行筆。用簟的行筆過程非常注重穩,行筆的速度需要慢,并且需要對行筆的力度進行適當把握。并且,行筆過程還需要對筆鋒的變化進行關注,和書法一樣,注重頓挫轉折的行筆技法。
3.收筆。收筆過程非常注重回峰,和書法一樣,收筆需要做到反方向收回,從而使線的首位更加含蓄有力。總而言之,主要是把線作為畫面造型的基礎,利用毛筆勾線。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起筆和行筆以及收筆這三個用筆過程,利用毛筆的抑揚頓挫,是繪畫作品的線條變得更加流暢。
(二)用墨方面
中國畫筆墨還十分注重墨的使用,其是中國畫的靈魂,不但承載著畫作的氣質,還承載著神韻。無論是花鳥畫、山水畫,還是人物畫,筆墨的創作皆對墨色的變化與墨線的表現十分講究,其力爭畫家通過合理調墨,將畫像的色調與色階充分展現出來,通過恰當用墨來展示畫像的明暗、遠近及凹凸等,并依托此為觀賞者帶來空間感和質感。中國畫筆墨中最常見的墨法有四種,其中包含蘸墨法、破墨法、積墨法、潑墨法。
l.蘸墨法。該種方法是利用干凈的筆尖蘸墨,使墨從筆尖朝筆根自然散開,最后變成從濃到淡的色階。蘸墨法十分神奇,在畫質上一帶而過,立即凸顯出平面與立體,畫面內容不但自然,而且還十分豐富。
2.破墨法。該種方法是將兩種色度不一水量不一的墨在還未完全干的時候重疊起來,讓其滲化的地方模糊又分明,讓人產生一種豐厚潤的美感。該種方法的重點是破訣,其能夠有效提升作品的生動性與神韻性。常見的技法有四種,其中包括色破墨、濃破淡、淡破濃以及墨破色。
3.積墨法。該種方法是將墨一層一層的堆積起來,通常是淡墨與濃墨之間重疊。該種方法在筆墨內經常應用到荷葉點簇上,也用到草叢、石紋等烘染上。
4.潑墨法。該種方法是主要以潑為主,繪制作品時需立足三大進行,其中包含大面積、大筆頭以及大墨量,追求豪放的畫面效果。此種方法易收到意外效果,具有較強的隨意性,需要畫家有十分高超的技巧。不管應用哪種墨法,都需要給予墨色變化高度重視,這樣才能將畫像更好的表現出。
四、中國畫筆墨的情感與精神的表現
實際上,筆墨是繪畫內涵傳遞的主要媒介,自身具有一定的意境含義和文化符號。筆墨獨特的接受形式與傳遞形式,其可以有效凝聚我國文化獨特的性格與氣質。中國的墨蘊含了我國文化的獨特精神,充分展現了儒家、佛家、道家的哲理,立足墨色為意象實現靜境,這是儒家、佛家、道家主要倡導的境界。道家注重倡恬淡的修養,從絢麗的色彩歸于平淡的墨色,為一種精神的深化。儒家注重陰陽交替自然規律。中國畫從漢代發展到宋元,達到空靈境界的繪畫題材是文人畫,其之所以高秒,主要因為畫中虛白處的恰當使用,此種空靈境界的打造皆因筆墨的恰當使用。此外,中國畫筆墨十分重視精神情感的體現,利用筆墨來襯托畫家思想情感,營造心中情境,讓觀者產生情感共鳴。元代倪云林畫山水,比較注重側鋒干筆皴擦的方法,通過對其合理應用,能夠展示出蕭疏淡雅的逸趣,將太湖風景展示出了另一種風韻。在情境互融時,隨心應用筆墨能夠形成良好的畫面意境,而此種藝術作品的創作也是利用筆墨實現的,有的人認為中國畫的精髓是畫意境,此觀點非常正確,但還能說其是在化筆墨,只要筆墨運用得當,畫面意境自然能夠凸顯。
五、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畫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變成了畫家內心思想的表達與情感的流露。中國畫筆墨與畫家思想及情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著名繪畫大師潘天壽曾說過:“筆墨取于物,發于心,為物之象,心之跡?!睘榇耍瑥哪硞€層面看,中國畫是立足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如果中國畫沒有了筆墨,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靈魂。為此,畫中國畫的作者們需給予中國畫筆墨的藝術表現形式高度重視,通過應用有效策略,將其存在的實效性發揮出最大化,以期中國畫能實現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