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鈺霖
摘要:舞臺美術是一種多元化的舞臺表演形式,主要通過舞臺布景、燈光、服飾、道具等多種元素組合,再結合劇本的內容,采用多元化的表現形式,將劇本的內涵表現出來,呈現出一種藝術效果。在舞臺美術中,舞臺設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過舞臺設計為角色創造出具有意境的環境,有一種空間美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主要分析客家山歌劇舞臺美術。
關鍵詞:客家;山歌劇;舞臺美術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105-01
一、前言
最近幾年,藝術舞臺上表演內容越來越豐富,其中,客家山歌劇是一個帶有傳統文化元素的表演,越來越多人開始喜歡客家山歌劇。客家山歌劇的舞臺美術主要表現在它富有很多優秀的客家傳統元素,用現代的眼光去欣賞傳統元素,將客家人的文化精神與社會發展需求融合在一起,在保留其文化內涵的同時將其傳承和發展。
二、舞臺美術人文色彩濃厚
客家山歌劇在舞臺布置中充分運用了客家的傳統元素,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例如,墨黑色的屋頂,彎曲不平的小巷道,貫穿巷尾的山歌,山清水秀的居住環境,具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等,利用舞臺美術布置將客家人的淳樸、厚重的歷史文化、艱苦奮斗的精神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三、舞臺美術簡潔
在客家山歌劇中,大多數是以喜劇為主,因此,在舞臺美術設計上也要講究“喜”的設計。為了增加舞臺的美感,給表演者更多表現的空間,在舞美設計上通常是以虛為主,用簡潔的舞美和舞臺時空具有的假設性,注意物品的對比性,少而精,在平實中尋找美,在樸素中體現美,用特定的景物來幫助觀眾體會到劇本的主題,避免景物太多干擾表演和情緒的把控,在節省資金的同時還能夠給表演者留出更多的表演空間。
四、舞臺美術一物多用
山歌劇與電視劇不同,上格局的舞臺場地很有限,不能夠在舞臺上擺設很多的道具,所以就會出現一物多用的情況,使表演的美感不受到影響。例如《啼笑因緣》八大戲,場景所用到的桃花樹、梨花樹竹籬笆、石板凳,基本在八個場景中都有用到,但是每一場這些物品擺放的位置不同,燈光師打燈的角度和明暗程度不同,創造出來的都是不同的場地,這樣能夠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舞美的一物多用,將其多元性充分地展現出來了,還能夠讓觀眾很好的把握到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給觀眾一種美的感受。
五、舞臺美術的延用性
在客家山歌劇的舞臺美術中,要講究虛實結合,所謂的虛,就是要借助場景中的“實”來暗示、意指所要表達的情感內容;所謂的實,就是借助一些實物,在形式上塑造出一些可見、可感的藝術形象,就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表演舞臺主要由布景、道具和人物共同組成,其中,布景和道具都占有一定的空間,這些都是實景,此外,布景和道具所空出來的空間就是演員能夠自己活動的空間,也成為虛的空間。虛實空間的有機結合,營造出了舞臺藝術美。舞美的簡潔性和多用性,也體現出了舞美的延用性。例如客家山歌劇《一李千金》,利用顏色鮮艷的色譜彩帶,大大增強的戲劇的跳躍感,畫面簡潔的同時又不失意境,在這個意境中用不完整來表現完整,在充分展現形象的基礎上還能夠給觀眾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間,虛實相生。
六、舞臺美術的創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也在進步,LED顯示屏、視頻技術、燈光控制、水霧場景等在客家山歌劇中也得到了應用,使舞臺不局限與布景中,提高了舞臺的表現力。例如利用45度斜角的鏡面,將一些畫面反射到舞臺上,觀眾在視覺上看起來表演者似乎就是在真實的場景之中,達到“人在景中,景在畫中”的效果,一些比較復雜的道具也能夠通過投影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這也提高的表演者的表演能力,因為表演者有時候需要無實物表演,加大了表演難度,但是舞臺展現出來的效果卻更豐富。
例如《紅婚紗》這個山歌劇就是一種舞美的創新,利用現實之像營造出“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意境,折射出人生百態,折射出歷史和文化,告訴人們既要守住自然凈土,也要守護心靈的一方凈土,構建和諧美滿的家園。
七、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文化藝術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客家山歌劇的的舞臺美術要向著奢華的方向發展,與之相反,在舞臺美術設計中,更重要的是要提升作品的內涵,也就是既要表現出作品的“形”,還要傳達出作品的“神”,反對奢靡而沒有內涵的風氣。客家山歌劇實際上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要求設計師要深刻領悟到作品的精神內涵,結合現代的設計理念,尋找到一個契合點,才能夠通過舞臺美術將客家山歌劇完美的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