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國堅
摘 要:如今世界經濟正是處在新舊動力轉換時期,也是新舊力量變換階段,具有 “三低、三失衡、三分化”具體特點。世界經濟趨勢特征在發生著不斷變化,出現和發展了新興經濟體及產業,使中國經濟及發展有新機遇和新方向。
關鍵詞:世界經濟;經濟發展新趨勢;經濟發展特征
在2008年發生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各國都開始實施貿易保護政策,出口貿易也受到了很大沖擊,一些加工行業出現了生產過剩現象,給對各國經濟的發展造成困難和打擊。并且,如今世界經濟格局在發展和變動,其發展趨勢和特征給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如今的經濟條件下,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加深了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也為其發展做出了貢獻,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遇到了非常可貴的機遇。
1、世界經濟發展新特征
如今的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還存在“三低、三失衡、三分化”等特征,也就是經濟增長速度低、利率低、通貨膨脹低,這是三低;財政收支、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經濟貧富等三個失衡;經濟增長的速度、經濟貨幣政策、全球貿易格局等三分化。根據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使全球經濟具有原有特征,同時也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具有新的特征。
1.1減慢了國際貿易的投資速度,弱化了原有國際經濟動力
世界經濟在不斷發展,促進國際經濟不斷增長的動力主要有國際貿易和全球化投資。結合圖1內容,詳細分析和研究了最近幾年的《世界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減慢了國際貿易及國際投資的速度,弱化了國際經濟發展速度[1]。分析圖 1,2010 年到 2015年期間,國際出口貿易增率逐漸的出現了下降趨勢。這個期間,增率時高時低,可是還是不能對國際貿易及投資出現弱化的趨勢和事實:在2013年,出現了國際出口貿易量增率達到了3%,可是在2014年,又出現了下降,呈現的是2.50%;而在2015年,國際貿易增率比2014年有了提高,可是同期國際 GDP 增率還有些距離。2016年的報告分析當中,國際增率、國際貿易增率都與2015年增長幅度相當,也就是說,國際貿易和全球GDP的發展都出現了低迷狀態,增速沒有提升,國際貿易及投資的經濟出現了驅動力弱化的趨勢。
1.2發達經濟體的發展遭受阻礙,發展中國家經濟有了新的發機遇
從2008年發生了世界型全球化的金融危機,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不斷壯大發展,加深了給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我國占據重要地位。可是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發達經濟體的發展受到阻礙和限制。新興經濟體崛起和發展,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發展機遇。2013年,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是5.0%,可是發達經濟體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只有1.1%。在2015年,二者間縮小了增長差距,可是二者增長差距還是超過了兩倍。根據這些數據看,新興經濟體發展,給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如今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必須要抓住這個機遇,加強創新經濟的發展,推動國家經濟的更好發展。
2、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
如今全球經濟都在發生變化,結合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和相應數據,高盛經濟學家哈哲思團隊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2]。第一,全球的經濟增長放緩了速度。從高盛全球當前活動指數(current activity indicator,簡稱CAI)看,2017年年底是5%,到2018年12月降到了3.4%。2011年,哈哲思引用了CAI對美國經濟增長進行有效衡量。這些指數有勞動力、制造業、消費者等各項指標。第二,金融環境趨緊是導致經濟走軟的原因之一。根據高盛的統計,全球金融狀況指數(FCI)在2017年的年底經濟增長了0.4個百分點,而2018年的年底卻降低了0.4個百分點。可是,如今的財政政策對經濟更加具有支撐力。第三,很多國家在不斷的改善其經濟疲軟情況,進而加快了國家薪資增長速度。特別是歐元區更嚴重。薪資的不斷增長提升了通脹壓力。第四,貿易緊張局勢在不斷加劇。美國特朗普政府實施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開始是針對美國所有的貿易伙伴,可是后來開始慢慢的只針對中國。根據高盛分析,這些關稅不能對全球經濟增長有很大的直接影響。第五,以美聯儲為首的很多央行在不斷加息,可是增長疲軟及金融環境收緊對貨幣政策走向有一定的影響。美聯儲實施了四次加息,預示2019年會有鴿派轉向,到2020年歐洲央行會增加加息風險。第六,增長動能在不斷減弱,可是好像控制了全球經濟風險。所以,針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比起更多市場參與者,高盛顯得更樂觀,這是因為,對于整體經濟及一些私營部門財政的不平衡感覺看有一定限度。高盛對中國經濟的預期是“曲折減速”,并不是硬著陸。
3、新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下的經濟發展
如今的國家經濟形勢很復雜,要想實現經濟的高速穩定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要適應新的發展趨勢,實施相應的服務經濟,改變經濟結構,實施改革創新,促進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提倡“一帶一路”,實施經濟多元化發展,增加我國經濟在世界的影響力。
3.1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
新的世界經濟發展時期,我國的產業結構也發生變化。2011年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0%,到2015年達到56.1%;在2012年,我國的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的增加值提升到GDP總額的45%,超過了第二產業,也就是加工制造業;到了2015年,作為第三產業的服務業增加值達到了54.1%,超過了第一、第二產業總和。所以,服務業開始慢慢地發展成為經濟產業的主導,改變了產業結構,也顯示著我國的經濟到了服務經濟時代。
3.2經濟創新是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我國改革開放經歷了30多年,如今的經濟發展一定要進行自主創新,要對新興經濟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產業技術升級,進行由引進現有發達國家技術向經濟技術自主創新發展,打破經濟發展的困境。比如互聯網經濟、高鐵新技術等,是技術自主創新的良好示范[3]。在全球范圍內,技術和經濟的創新能有效實現經濟空間的不斷拓展。比如,乒乓球機器人可以實現在千分之一秒對擊球時機和方向進行控制;先進磁共振設備,可以對人體全身每個臟器以最快速度掃描并做到成像更清晰。這些先進技術、服務、產品等,對市場進行深挖,促進新產業新模式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眾多領域的創新,中國經濟市場和國際經濟市場相適應,沒有差距。中國的市場龐大,新產品企業的建設,有政府的支持,能夠使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更快,使先進的技術可以為更多人服務。
3.3國際貿易中,中國經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近幾年,中國積極組織“一帶一路”,已和沿線計劃內60 多個國家進行了經濟項目合作,根據預計,在2030年我國經濟會有實質性突破,給世界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進行國際經濟貿易影響力有效擴大[4]。隨著不斷推進經濟全球化發展,服務貿易逐漸變成國際貿易組成部分,也逐步成為世界各國經貿合作主要領域,給世界經濟不斷增長提供新能力。服務貿易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我們要抓住這個良好機遇,共同建設“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的未來。中國加強實施高水平改革開放,對多邊貿易體制大力支持,會增加更多領域,進而對外資市場準入的有效擴大,建設一流的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國愿意和其他各國進行服務貿易深入投資合作,促使貿易及投資更便利更自由,促進經濟全球更開放、普惠、共贏、包容、平衡。
3.4抓住“互聯網+分享經濟”新機遇
科技和經濟高速發展,國際經濟市場也在不斷變化。互聯網在全球發展,這是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新世紀,網絡新潮流給國際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好機遇。經濟市場如今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在互聯網時代實施經濟發展,一定要和分享經濟相結合,促進現代經濟的發展。分享經濟是進行閑置資源的有效利用,利用社會勞動力。分享經濟是這個時代的開始。如今的經濟發展,不能沒有經濟共享,這是一種趨勢,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途徑。我們要把握這個新機遇,促進互聯網、人工智能、實體經濟的有效融合,在各種消費領域實施綠色創新經濟發展途徑。促進分享經濟、人力資本服務、現代供應鏈等新領域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如今人們都開始使用支付寶、微信等掃碼消費支付等形式,這就促進了一些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新經濟發展速度。分享經濟可以讓不同階層的人員都能賺到錢,也會讓商家賺到錢,這是雙贏的經濟模式。在將來,還將會有更多新的互聯網經濟活動,可以使傳統的舊的商業發生巨大改變,應用先進互聯網技術和經濟觀念,促進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在不斷的改變,世界各國的經濟也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尤其是中國的經濟,更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這對國際經濟會有更大的貢獻,同時也會有更大的影響力。要加強發展各種新興經濟產業,更新經濟結構,實施科學技術和經濟技術的創新,要有效發展如今的“互聯網+”的新型經濟,實施經濟模式的有效創新,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這是促進國際經濟有效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楊曉莉. 關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及其特征的思考[J]. 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8(06):26.
[2]崔雁然. 關于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認識與思考[J]. 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 2017(21):257.
[3]于小靜, 許璐, 黃鑫源, et al. 基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J]. 科技經濟導刊, 2018, v.26;No.643(17):232.
[4]倪曉峰.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征[J]. 納稅, 2018, 12(25):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