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豐
摘 要:玉米種植在我國農業產業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玉米在我國很多地區廣泛中職,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富含粗纖維和營養物質,在飲食養生中具有很大的功能,所以現在市場上也有著很好的需求。新時期下,種植戶應該注重玉米栽培新技術的運用,包括種子的篩選處理,土地的精細化管理,控制播種密度,水肥及田間管理等,還要通過農業以及物理、化學、生物方式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確保良好的種植效益。
關鍵詞:玉米;栽培新技術;病蟲害;有效防治舉措
引言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我國多數地區被大面積種植,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種植技術而導致的病蟲害和減產現象,嚴重不利于種植效益的提高。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下,農作物的栽培管理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廣大玉米種植農戶也應該改變落后的玉米種植模式,注重玉米栽培新技術的有效運用,同時實施有效的病蟲害防治舉措,通過科學的種植管理,最終促進玉米種植質量的提高,實現穩產高產的目標。
1 玉米栽培新技術的運用
1.1種子的篩選處理
在玉米栽培的過程中,優良的玉米種子起到了基礎和前提的作用,所以應該注重掌握玉米種植的篩選處理技術,優選玉米品種,并且運用科學的種子處理技術,激發玉米增產的潛力。在篩選玉米種子的時候,應該考慮當地的實際自然環境因素,一定要符合栽培條件,然后要選擇那些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的優良品質,每顆種子都應該是飽滿的,高純度的。在種子處理方面,為了確保玉米的出芽率,應該將選好的種子先晾曬2-3天,提高種皮的吸收性和透氣性,殺死病菌,然后應該在播種前3天拌和種衣劑,從而確保更好的種苗出齊效果[1]。
1.2土地的精細化管理
土地條件對于農作物生長的影響十分關鍵,是重要的物質基礎,決定著作物的生長質量和最終產量。為了為玉米生長提供良好的種植環境,應該注重做好選地和整體工作,運用土地精細化管理技術。最好選擇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力強、保水保肥力強的土地,要確保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做好滅茬、翻耕、起壟等種植前的準備工作。
1.3控制播種時間和密度
玉米播種時間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及種子品質進行確定,比如在我國東北地區,受到氣溫低的影響,一般需要在每年4月份左右播種,此時的氣溫和雨水才能符合玉米的生長條件。近年來,我國玉米種植已經朝著規模化方向發展,機械化種植也已經推廣應用,無論是傳統的人工播種還是機械化播種方式,都要注意合理控制播種密度,盡量確保每棵苗株都能獲得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具有良好的生長空間,而且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土地浪費,提高了土地的單產。
1.4水肥及田間管理
水肥管理在玉米栽培中是一個必要的關鍵環節,科學的灌溉和施肥是確保玉米豐產高產的必要手段。綜合考慮當地的天氣情況和玉米品種對水量的需求,定期的合理灌溉,不要進行大水漫灌,土壤最大持水量應該保持在70%-80%,如果降雨過多還要做好排水防澇工作。在對玉米秧苗施肥的時候,應該在施用有機肥的基礎上適當搭配化肥,確保玉米生長對氮、磷、鉀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建議底肥施用氮磷鉀復合肥,之后根據玉米不同生長階段是適時適量追肥尿素[2]。在玉米秧苗生長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完善田間管理,關注秧苗的生長狀況,做好除雜的工作,還要結合實際做好補苗、間苗等工作。
2 玉米病蟲害有效防治舉措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病蟲害就會對其產生極大困擾,如果不能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防治處理,就會嚴重影響最終的產量和質量。在玉米病蟲害防治方面,最基礎的是要從農業技術方面入手,強化農業技術管理,實時檢測玉米生長狀態,學習掌握科學的常見玉米病蟲害防治對策,比如對于絲黑穗病、玉米螟的防治,堅持早發現、早解決,從而確保玉米的健康生長。此外,還要選擇運用化學、物理、生物方面的防治技術,從而增強病蟲害防治水平,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1 化學防治技術。在玉米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化學防治技術具有見效快的優勢,一旦發現玉米存在病蟲害的時候,就是選擇運用敵敵畏、馬拉硫磷、多菌靈等化學農藥,采取直接噴灑的方式,這樣可以迅速有效地防治玉米病蟲害。需要注意的是,在噴灑農藥的時候要適時適量,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方面的因素,盡可能少量噴灑農藥,見效即可,要降低重金屬殘留,從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
2.2物理防治技術。針對玉米病蟲害的物理防治技術有很多,常用的就是殺蟲燈,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可以達到誘捕殺滅害蟲的效果。此外,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還可以運用色模、色板趨避害蟲,或者使用毒餌誘殺法,都可以獲得很好的防治效果[3]。
2.3 生物防治技術。與化學方式相比,這是一種具有綠色環保效能的防治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研究前景。在利用生物防治技術進行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燃燒被感染并病蟲害的植株,可以通過引入天敵的方式殺滅田間蟲害,比如赤眼蜂能減少玉米螟帶來的危害。
結語
總之,加強對玉米種植新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的研究,對于玉米產量提升有重要意義,也是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必要途徑。廣大玉米種植農戶要注重學習和采用玉米種植新技術,轉變落后的種植管理模式,同時運用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促進玉米的穩產高產,推動我國農業產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淑梅. 淺析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6(23):64.
[2]王小蘭. 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8):76.
[3]高爽,劉維柱,劉芳. 玉米栽培新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