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茜
摘 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鋼筋混凝土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結構和安全,由于受客觀因素的制約,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科學的研究和探討混凝土建筑結構的施工技術的措施,分析混凝土質量問題等其他的成因,是建筑施工技術的重要實踐的途徑。鑒于此,本文就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問題從多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和應用方法。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0.引言
由于建筑技術的不斷提高,使相關建筑材料不斷誕生。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因為具有獨特的功能和使用優勢,而成為現代建筑的重要施工技術和有效手段。鋼筋混凝土工程涉及步驟具體有以下幾種:鋼筋的選擇與扎架、模板的制作與支護、混凝土澆灌與養護,以及拆模等施工程序。
1.鋼筋混凝土在建筑結構工程中的使用
1.1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復雜性
鋼筋混凝土的施工程序,通常有以下幾個步驟:準備工作—放樣與測量,模板的構建—鋼筋架的建立—安裝—混凝土的澆灌—混凝土的養護、拆模等組成。但這些順序也是隨著工作面的位置而不斷變化的,這樣也就給施工的質量管理帶來了許多困難。
1.2易損性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易損性是指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施工的期間,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不規范,從而導致的混凝土建筑結構龜裂與開縫等破壞。同時,也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由于建筑物材料的自身性能和質地的影響,混凝土結構也會發生破損。由于這些原因從而要警告我們利用鋼筋混凝土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以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1.3結構的異變性
新澆灌的混凝土,應必須通過模板的支撐或二次支撐從而傳遞到下面預先澆灌好的一層或多層的樓板,在這個階段的的每一個過程中,施工的所有承載都是由混凝土結構和一些支撐系統組成的臨時性的一個承載系統,類似這樣的臨時承載系統都是與混凝土的性能。和之前的支模的層數、以及施工的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這種由混凝土變化結構和支撐系統組成的臨時承載系統也是隨著施工的程序變化而不斷變化而變化的:施工建筑過程中的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的養護、拆模等,由于作業面的不同,各個程序所需的設施、材料、施工的技術人員的數量有很大的差異,這也就導致了混凝土結構體系的承載隨施工工序的變化而變化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異變性。是由于早期混凝土中水泥與水的化反應還完沒有成,混凝土沒有經過很好的養護,早期混凝土的強度還處于發展的階段,然而隨時間的逐漸增長,鋼筋混凝土結構受力也就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建設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的管理與控制必須要考慮到鋼筋混凝土結構上面所提到的特性。由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易損性,所以就要求施工質量管理向施工循環慢慢轉變。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設計必須考慮到它的易變性,這樣才能使鋼筋混凝土在建筑過程中得到更好的被人們所利用,這樣才會體現出它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鋼筋混凝土在建筑結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措施
2.1混凝土工程技術方面
混凝土的影響因素,水泥的用量:在一定范圍內,泥漿的量越多,混凝土和拌合物的流動性就會越大,但若是泥漿量過多,不僅不會造成流動性沒有明顯的增大,反而會加大泌水率,降低黏性。水灰的比例:水灰的比例的不同,則水泥漿的稀稠程度也會不同,在水泥漿用量不同的前提下,如果增大水和灰的比例也,水泥漿也將會變稀,粘聚性也就會隨之降低,同時流動性也會增大,反之則水泥漿會變的稠,難以澆灌,砂率:如果砂率過大,則砂石的總面積會增大,混凝土會變得干稠,流動性太小如砂率過少,會導致砂漿量不足,不能在石子周圍形成足夠的砂漿,從而降低并影響粘聚性、保水性等。
2.2模板工程方面
2.2.1前期的基本要求
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模板的使用首先是又膠合板、鋼模板、鋼板等一些材料組成。前期安裝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搭建模板的過程中的接縫不應該有漏漿的現象;并且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但不能采用影響混凝土機構以及模板的清洗液來進行清洗,這樣會導致混凝土最后的結構改變,澆筑混凝土時,模板內的雜物應該提前清理干凈并且應該提前濕潤,但模板內不要有積水,如果存在積水會導致模板與混凝土不能很好的固定在一起會導致之間的斷裂,這也就要求我們前期的搭建過程一定要做到嚴謹,為以后的工程做好提前量。
2.2.2模板與混凝土系統的安裝
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的安裝必須準確掌握精確的幾何尺寸,首先要保證軸線的準確性。同時模板要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來支撐承載混凝土的重量,在這之前我們應該進行強度、剛度、穩定性等計算,以免最后造成不應該有的損失,如果不合格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進行校正。
2.3混凝土的養護工程
在混凝土澆灌完成后,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及時地進行養護,在一定時間內要給給混凝土表面保持提供一定的濕度。從而保證混凝土能夠建立起足夠的強度所需需要的基本條件。混凝土的養護根據其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自然養護和蒸氣養護兩種方式。首先自然養護就是將建筑物置于大氣中,通過人工的澆水從而保證一定的濕度,通過一段時間的養護,使其逐漸建立起強度,最終達到預定期的強度要求。蒸氣養護是指在生產時采用的一種養護方式,這種方式更適合在一定的環境中建立起強度,但這種方式會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從而不容易人為的進行控制,所以我國目前大部分工地均采用的是自然養護,每隔一定時間給混凝土表面澆水,并且這個時間應符合施工規范中規定的最小時間,同時我們還應該有一定的防止水分蒸發的措施,從而有力的保障混凝土工程。
2.4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我們千萬不要盲目或者沒有一定的程序就去拆除,我們應該有一套完整的程序,按部就班的按照我們事先的程序區拆除,不能跨越,以免我們最后得不償失,首先我們應該調查施工的現場情況,同時還要掌握好混凝土達到的終凝時間, 如果發現剪力墻混凝土的終凝后強度達到1.2N/mm2時,這時候我們必須進行及時的松動,目的是要將模板與所澆灌的混凝土與墻體脫離,以免造成混凝土與模板的表面相互粘結,這也是為我們日后的拆模工作做好提前的準備。在拆模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保護好混凝土邊角,使其保證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美觀性,模板的底模以及支架的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一定要符合最初設計的要求或規定范圍,模板的側模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以能保證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受損傷為標準進行拆模,同時拆下的模板要及時的進行清洗,清理遺留下來的殘渣,切記嚴禁用鐵鏟、鋼刷之類的工具清理模板,最好是使模板自然的脫落,以免對模板造成損害,這樣也方便了我們下次的利用。
3.結語
總之,現代社會對建筑的多元化的需求,必然會推動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綜合性開發,鋼筋混凝土工程在當今的建筑中已經有起到非常重要的應用,但同時我們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也要非常的的嚴格檢測,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我們應該最提前的設計、規范及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對產生的問題及時有效地處理,并應該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從而有力的保障我國現代化建筑的質量安全的高效行,同時這也是我們重要的實踐性措施。
參考文獻:
[1]何艷: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廣西碧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西桂林
[2]謝國章: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及控制措;施廈門信達房地產有限公司,福建,廈門
[3]《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控制》王利霞建筑工程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