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源
摘 要:電力行業在當今大數據時代迅速發展起來,電網調度的控制系統更是煥然一新,經歷了大的改變。電網調度控制系統不再是以前只為獲取電力數據的系統,成為了智能化、靈活化、自動化的電網控制系統,能夠快速獲取電網運行的數據變化、能量信息等。基于此,本文先是分析了系統的優勢,其次研究了系統的設計,通過該系統的應用,可以提高電網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地區電網;智能調度;控制系統
1 引言
21世紀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器設備更新換代頻繁,用電設備逐漸增加,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家庭用電量都增長明顯。在此用電需求激增的社會背景下,實現電力資源的合理調度十分重要。如何在原有電網系統的基礎上為更多的用戶提供服務,并減少故障發生率是當前電力企業一直在探討的問題。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需要思考變革資源的利用方式,而智能調度和控制系統是非常有效的實現方式之一,以下對智能調度系統控制中心的關鍵自動化技術研究展開討論。
2 智能調度控制系統的優勢
相比于配電自動化模式,智能調度控制系統有著諸多優勢。該系統更加適用于中小型規模的電網調度控制,讓地方電網可以實現一體化調配,形成配搶一體化運行體系。同時在現有調度控制系統基礎上,可以更高效地建立一體化主配網的調度控制系統,讓配網主站各個方面的要求全面實現。通過對系統硬件資源的整合,可以在不增加硬件的背景下,采集配網前置數據、監視系統、接線圖等功能,讓一體化數據收集處理得以實現,完成了主配網的一體化調控。隨著國家電網系統建設升級,可以在試點建設中讓一體化調度控制系統得到穩定過度,在系統不間斷運行的情況下完成在線升級。
3 電網智能調度控制系統
3.1 電網智能運行一體化設計系統
20世紀90年代,我國主流的自動化調度系統開始起步,其主要系統架構已經沿用多年,雖然電網的業務得以深入發展,其功能也開始拓展,但是基礎的框架系統并未改變,導致新業務、新應用未來的發展受限。因此,有必要對IT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技術水平進行深入調研,尤其要深入分析服務體系的發展,提出相應的部署方案以及聯合發展方案。ESB是一個調度系統的服務支撐平臺,可以在此平臺的基礎上研究如何實現服務封裝以及接入方式,理清各個級別的調度機構的智能發展和業務發展需求,分析電網的調度主站以及廠站管理和一體化運行的特征,完成整個電網控制中心自動化系統基礎框架以及功能規范方面的設計,建立一體化的電網規劃和管理系統。
3.2 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功能分析
國家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具有以下功能:第一、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對各區域分配、各區域協調控制,實現了當今時代數據收取、畫面收取以及各信息共享的及時性、準確性。這種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數據庫模式、畫面遠程操控技術克服了原有電網控制系統的信息獲取繁雜、不便的困難。第二、電網調度控制系統運用多層電網調度共同協作、共同配合實現了國家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安全注。第三、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更新換代,實現了電網調度控制的“縱橫交錯、全面撒網”的格局。不論是靜態分析或動態分析,還是離線分析、在線分析,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對事故的處理能力、數據的集中能力、調度能力都大大增強了。
3.3 數據功能技術
數據的保存和傳輸是電網運行和對其進行管理的基礎,因此,確保數據準確、完整、及時、一致是調動控制中心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電網一體化智能運行系統的關鍵。目前,電網運行數據的獲取以及處理存在以下3個問題:(1)前置數據采集系統冗雜且橫向數據的交換方式比較復雜,運行效率低;(2)部分冗余數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數據融合起來困難;(3)分級調度的縱向數據交換方式的靈活性較差。以SOA系統為基礎的數據服務,經過數據的注冊中心以及標準的接入方式,可以解決自動化調動控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反映的問題,實現橫向和縱向數據的一體化設計和共享,使運行數據得以融合,并支持對電網設備的使用周期管理。選用虛擬服務技術可以有效對物理數據存儲信息進行有效屏蔽,實現訪問方式的無差別。通過綜合數據服務及通信訂閱機制可以使前置通信模塊統一,簡化前置運行流程,實現訂閱以及調整在線數據。
3.4 信息交互
在一體化系統中,為了實現數據高效流轉,要使用標準化的數據接口,將GIS系統、信息采集系統、95598系統以及PMS系統實現信息交互以及流程貫通。充分使用GIS、PMS以及營銷業務等系統中的數據,讓營配系統成果得到充分呈現,讓各個業務全面融合。通過配電網運行過程中的監視,讓電網搶修能力和整體調控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首先在調度控制應用中可以獲得運行信息,包含配網狀態以及運行方式。和GIS平臺配用一體化模型,將配電網中壓和低壓圖形和模型數據提供給搶修服務中,還有地理圖形、配電設備、客戶檔案等數據。在GIS平臺的融合下實現營配異動管理,可以實現定期同步服務。其次OMS所提供的停電信息對停電范圍和受到影響的用戶數量進行分析。95598系統提供的保修信息也會接收下來,同時將搶修信息和過程反饋給員工,讓配電網搶修應用可以和搶修工單形成閉環。客戶保修工單上包括客戶信息、故障位置、受理信息以及流程信息等內容。最后獲得用戶采集系統中停電、送電信息,對量測信息進行及時獲取,對供電路徑的搶修指揮提供數據支持,幫助系統可以快速做出故障位置確定,找到故障問題的源頭。
3.5 營配調全網建模
利用配網設備對圖形進行建模,借助管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對設備臺賬以及各類模型展開維護,按照單線圖對配網模型和圖形展開校驗和審核,保證實時更新電子化圖形,導入配網建模和模型導入的一體化,形成全網一體化。在保證圖模源一致維護的同時,減少維護人員的工作量,結合技術和管理,讓配網異動得到閉環管理。
4 建設自動化電網調度的控制中心的意義
實現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建設智能控制調度中心,是通過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等系統完成的,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實現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智能調度和管理,調度人員只需在控制中心內就能夠遠程對整個電力系統進行監控、管理和維護。與此同時,在電力系統中應用智能化調度技術,其中的參數計算和預警系統可以提升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降低能永遠消耗量,減少碳的排放量。對于用戶來說,可以滿足實際電量需求,還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用電服務,這對于提高用戶滿意度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
5 結束語
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是整個國家電網運行的核心技術,文章所提到的電網的發展歷程及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的現狀和未來技術展望都是對多級調度系統的一種簡單分析,從各種方面突出了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在未來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前景,電網調度控制也需要不停的更新換代,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實現利益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的目標。綜上所述,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并不會止于現在,更會在將來繼續發展、繼續創新。
參考文獻:
[1] 朱興濤.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技術及發展[J].通訊世界,2018(09):195-196.
[2] 弓志武.智能電力調度控制系統與電力系統安全運行[J].中國金屬通報,2018(08):260+262.
[3] 白一鳴.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現狀及技術展望[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21):29+31.
[4] 李雨泰,尚智婕,董希杰.簡析智能電網調度控制系統集群化技術[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5):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