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燾華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程項目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投資數量不斷增加,施工參與方越來越多,施工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簽訂的施工合同種類變得更加多樣化,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工程施工合同出現糾紛的概率。為了有效解決糾紛,建筑企業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具體的解決措施和預防措施,進而有效解決施工合同糾紛。
關鍵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預防措施
前言
目前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最普遍的解決方式包括訴訟、仲裁、爭議評審、調解和協商。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在施工合同中經濟效益的損失,建設工程施工單位需要聘請專業的法律人才和技術人才制定科學合理的和施工合同糾紛預防措施。同時自己要切實履行合同,增強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
1.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
1.1合同法律效力引起的糾紛
我國《合同法》對施工合同的有效性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進一步頒布了相關的條例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進行優化處理[1]。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很多施工單位在制定施工合同時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進行。有的建設單位為了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沒有按照規定的流程和程序開展公開招標活動,存在著內定中標人的不公平現象。除此之外,施工單位在具體的施工中惡意收管理費,存在著分包和非法轉包的問題,導致很多施工合同失去了法律效力,進而出現施工合同的無效糾紛問題。
1.2工程質量引發的糾紛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會針對工程的質量、安全性、經濟性、適用性等提出一定的要求。近幾年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越來越多,因為工程質量引發的施工合同糾紛也越來越多。導致工程質量糾紛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多:首先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訂施工合同時,過于簡單化,沒有準確描述出施工合同適用的現象。其次,建設單位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通過不合理的手段降低了設計標準,并且沒有嚴格按照合同進行施工,存在一些違法的行為[2]。同時業主單位為了保證利益的平衡性,隨意肢解發包,使用未經過驗收的建設項目,進而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再次,沒有滿足規定條件的施工單位存在非法掛靠的行為,使用偷工減料的手段降低施工成本。最后,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勘查單位的行為不符合相應的規范和要求,導致建設工程的質量出現問題。
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預防措施
建設施工的施工周期較長,對專業性要求較高,施工流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糾紛類型較多。為了有效解決和預防施工糾紛,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要制定合理的措施法規范施工糾紛風險,勇于承擔自身的責任,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施工合同的內容,盡可能降低施工合同糾紛帶來的經濟損失。具體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建設單位要豐富專業知識,提升管理水平
建設單位是重要的發包人,為了有效避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產生,建設單位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強業務能力。首先,建設單位要定期對管理人員展開培訓,積極組織培訓活動并且聘請專業人士和技術人員開展講座,講解最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知識,提升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鼓勵管理人員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合同簽訂流程,施工質量驗收方法,及時更新相關的施工文件,最大程度提升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3]。其次,建設單位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制度,執行規定的法定程序,進一步規范專家的行為,制定科學合理的評標方法,對于工程招標和投標活動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糾正和嚴格查處。保證工程招標和投標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性。最后,建設單位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建立與組織結構相符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健全企業信用管理評估制度,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日常管理,全面貫徹和落實施工合同的管理,有效避免施工合同糾紛風險的產生。
2.2提升施工單位的綜合素質
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施工單位是重要的當事人之一,為了防止施工工期和工程造價出現問題,施工單位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首先,施工單位要提高施工人員的施工水平,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防止人才流失現象的發生。同時施工單位要對施工人員開展定期培訓,提升施工人員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施工人員愛崗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防止不道德的施工行為的發生。其次,施工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的制度和規定,有效監督和管理采購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的流程,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完善施工工藝,加強對施工環節的安全檢查和監督,有效處理安全事故[4]。同時嚴格按照當地政府的規定辦理相應的施工手續,提倡文明施工,有效避免因質量問題而引發合同糾紛的情況出現。最后,施工單位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施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完善績效管理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監督和管理的質量和水平,防止在實際施工中存在著不規范操作的行為。充分發揮先進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利益,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單位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
2.3完善施工合同內容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方法的制定中,完善施工合同管理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設單位要重視施工合同的制定,保證合同內容的明確性、全面性,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合同[5]。當合同內容涉及到施工主體、工程轉包、工程分包等內容時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界定,有效避免合同糾紛的發生,保證投標和招標文件與施工合同的匹配性,避免出現“黑白合同”。除此之外,在制作施工合同時,施工單位可以積極參考國家咨詢工程師聯合會制定的施工合同范本,保證合同整體邏輯和結構的規范性與合理性。除此之外,要進一步強化合同內容,保證其與施工情況的一致性,合理分配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避免合同糾紛問題的出現。
3.結語
為了有效防范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加強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養,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建立完善的施工合同糾紛預防制度,合理劃分風險責任,有效避免施工合同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方召法.探析常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防范措施[J].法制與社會,2018(32):83-85.
[2]鐘家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預防方法探討[J].法制博覽,2017(36):149.
[3]何佰洲,萬俊偉.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預防措施[J].價值工程,2017,35(23):299-301.
[4]汪迎玉.常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類型及防范措施[J].重慶建筑,2018,15(05):40-41.
[5]寸正標. 論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預防與化解[D].云南財經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