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珊珊 黃磊昌
摘 要:國家經濟的繁榮帶動著城市建設發展,導致城市中土地的空余面積逐漸減小,景觀的規劃用地也少之又少。為改善這一現狀,景觀規劃用地的苗頭逐漸從城市轉向農村。農村的未開發土地為景觀的規劃帶來了又一番天地,尤其是近年來,國家重視新農村的建設和開發。
關鍵詞:鄉村景觀;經濟發展;規劃;鄉村文化
一、引言
我國今年來經濟狀況前所未有的呈上升趨勢,尤其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開始呈現直線遞增的上漲趨勢。城市的建設逐漸成為經濟飛速發展的展現標志,人們的視線聚焦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這使得我國城市建設已呈現一個飽和的定型狀態,無法再繼續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也使得城市的再建設受到阻礙。與此同時,人們將視線的焦點逐漸轉移到城市的邊緣,鄉村建設。正因為如此,我國現階段的鄉村建設才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那些未開發的土地被重新視為珍寶,重新進行鄉村規劃設計。這對長時間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好事,將城市中沉重的工作和煩惱拋在腦后,融入鄉村中體驗自然地返璞歸真,更加近距離的走進自然地風景中。所以我們要注重鄉村建設,讓城市帶動鄉村的經濟建設發展。
二、鄉村景觀的含義
景觀主要有鄉村景觀、城市景觀以及自然景觀三大類。自然景觀是未被開發的土地所具有濃厚的大自然氣息,但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鄉村景觀也并不是大同小異,存在著很多不同之處;而鄉村景觀則是具有生活氣息,男耕女織的傳統習俗等特點,而鄉村景觀之間的差異主要由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一是受地理位置差異的影響,我國國土遼闊,由于地域的差異造成了文化的差異;二是農耕方式的影響,由于氣候和土著居民數量的差異,不同的氣候適宜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農耕通常講究因地制宜,在耕種人員的數量上來看,受耕種人員需求量的影響很多地方并不適宜大面積農耕,而是選擇畜牧業。
三、在景觀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必要性
1.促進鄉村與城市的融合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重點進行城市經濟建設,使我國城鄉發展差異逐漸增加。近年來,為使農村建設跟上城市建設的步伐,我國開始重點進行農村建設,最終達成城鄉結合的目標。但就目前情況而言,距離城鄉結合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為此,我國鼓勵各行各業開展城鄉結合的建設,筆者認為,在景觀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就是一個城鄉結合建設的典型。將鄉村作為城市的“花園”,不僅可以緩解城市土地壓力,體現城鄉結合的思想,還能帶動農村的進一步發展。
2.促進了鄉村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近年來,受西洋風的影響,我國傳統的田園風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傳統鄉村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鄉村景觀作為田園風的主體,因此想要將田園風發揚下去就應該重視鄉村景觀的發展。城市可以通過借景于鄉村的方法,在進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時,將鄉村景觀融入進去,進而促進人們對鄉村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例如,可以在城市與鄉村臨界地區進行景觀規劃設計,使鄉村風貌作為景觀的一部分。不僅游人在景觀中散步或騎行時可以看到鄉村作物以及耕作場景,鄉村文化也可以潛移默化的留在人們心中。
3.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合作共贏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鄉村景觀開始融入到風景園林中。在風景園林里,有些特殊規劃出來的區域仍保持著男耕女織的場景,在建設風景園林的同時,不僅沒有損害當地居民的利益,同時,由于游客的旅游參觀,還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例如今年來特別流行的農家樂,由于農家樂往往處于較偏僻的區域,交通不是特別的便利,所以來參觀風景園林的游客大都會體驗農家樂的樂趣。游客在游玩過后,可以去農家休息,并與當地居民一起進行鄉村所特有的活動,體驗農村的樂趣。這也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使生態與經濟達到了合作共贏。
4.為城市人口創建體驗農業生產活動的平臺
大多數城市人口的生活狀態都是上班加室內娛樂的模式,往往很少,甚至沒有接觸過農業勞動。這種現狀本是不應該存在的,我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農耕的意義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應是孩子必備的常識。而在風景園林里融入鄉村景觀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最佳措施。例如在鄉村景觀建中,可以融入一些農業體驗基地,并安排指導人員為游客進行農業知識普及和農業生產指導,從而促進游客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農業知識。
四、在景觀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的策略
1.盡量保留鄉村歷史文脈
鄉村歷史文脈是中華傳統習俗和中華文明的體現,在將鄉村景觀融入到景觀規劃設計中時,應盡量保留鄉村歷史文脈,以保證風景園林中的鄉村景觀是有靈魂的景觀。在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中時,可以直接借用鄉村景觀中的部分景觀。例如將農村直接作為風景園林的一角,這樣既保留了鄉村歷史文脈,又將鄉村景觀與風景園林相融合,促進了風景園林的多樣性。
2.添加適當的農業體驗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開始向城市搬遷,但城市居民卻很少走進農村去體驗農村農業生活,這就使得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中去有一定的必要性。在風景園林規劃建設中,可以建設農業體驗基地,由于城市居民缺乏這方面的體驗,因此,將會對農業體驗有很大的興趣。通過加深城市居民對農業知識的了解以及增加城市居民對農業勞作的體驗,將拉近城市居民與農村居的距離,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3.生態與經濟相結合
在我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城市環境受到了較大的破壞,近年來嚴重加劇的霧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此,我們在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保護鄉村的生態,同時,也要通過融入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為“先富帶動后富”的目標做出一定的貢獻。例如,進入鄉村景觀區域時要收取一定的門票費用;鄉村居民對農業體驗活動進行標價,當游客選擇某種農業體驗活動后,鄉村居民對其進行必要的講解和指導。這樣一來,游客在體驗傳統農業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鄉村經濟的發展。
五、結束語
在景觀的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既是對鄉村景觀的利用,又是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本文分析了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中去的必要性,并為兩者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筆者認為,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作為風景園林建設的新思路,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積累,將取得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達活,韋媛春、淺談鄉村景觀的規劃和設計[J].中華民居,2013, (3):60-61.
[2]王有林.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的意義[J].中華民居,2012, (19):3-4.
[3]陸琦,李自若.時代與地域:風景園林學科視角下的鄉村景觀反思[J].風景園林,2013,(4):56-60.
[4]黃詩凱.對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 計,2015,(8):27-28.
[5]王文海.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J].中國園藝文摘,2015,(1):140-141.
[6]郭薇.淺談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原則和意義[[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5):17.
*項目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城市化進程中殘存斑塊的演化機理與景觀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31570701)
遼寧省特聘教授項目:基于老工業基地振興背景下的遼寧省全域工業旅游綜合體驗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重研發計劃指導計劃項目:基于興遼戰略的海岸帶全域文化旅游共同體生態建設策略研究
遼寧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項目(LNKX2018-2019C45):基于鄉村風貌保護下的遼寧鄉村振興建設的現狀問題與策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可持續景觀設計的生態控制技術體系的構建(3127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