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杰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隨之加快。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離不開融資支持。然而,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著許多難題。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我國中小金融機構在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也逐漸向多元化融資模式發展,實現了中小企業的多渠道融資方式。本文對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現狀做出了概述,分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并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做出了探討。
關鍵詞:中小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融資;多渠道融資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貢獻出了它獨有的力量。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障礙,其中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融資困難。在我國金融體系當中,以中國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占據主導地位,主要服務于大型企業,而對于中小型企業卻沒有提起應有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分析
1.1.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低
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屬于傳統的制造型企業,其產業層次較低,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在經營規模上較小,技術水平落后于大型企業,所以,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力上明顯不足,經營風險較大,抗風險能力較低。所以,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由于其較低的抗風險能力,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在進行融資時一般會選擇償還能力較高的大型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不予接受。
1.2.融資成本過高
融資成本過高也是影響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市場經濟下,商業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中小企業貸款,多以短期融資為主,所以,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商業銀行往往不愿意貸款給中小企業。即便是可以貸款給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利率上,往往比大型企業要高。再加上中小企業貸款需要進行擔保,其擔保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從而更加加大了其融資成本。過高的融資成本,大大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
1.3.融資擔保體系還不完善
中小企業想要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需要滿足金融機構提出的擔保條件。而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一般較小,能夠作為抵押擔保的固定資產有時滿足不了融資要求,在加上其抗風險能力較低,所以金融機構在進行風險預測時,貸款給中小企業的風險性高,所以中小企業想要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很困難。尤其是現下科技型中小企業,其主要資產為無形資產,能夠作為抵押的固定資產更少,更加加大了其融資的難度。
1.4.融資渠道窄,融資方式比較單一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是內部融資和銀行信貸融資,但是,在銀行信貸融資過程中,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數額較少或者根本無法融資。其主要原因是各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預測風險較高,為了確保安全,其貸款客戶還是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上,而不愿意向中小企業貸款。因此,中小企業在融資渠道上比較單一,成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又一個原因。
二、現階段我國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現狀
2.1.村鎮銀行的發展
現階段我國村鎮銀行發展迅速,國家對村鎮銀行開放了多種優惠政策,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傾向于到村鎮銀行貸款。然而,村鎮銀行在貸款過程中,也需要中小企業提供擔保需求,并且在貸款數額上也有著一定的要求,相較于大型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資金較少,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上,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2.2.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小額貸款公司應運而生。小額貸款公司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小額貸款,以解決其應急之需,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小額貸款公司在貸款金額上較少,貸款期限較短,并且小額貸款公司需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2.3.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
融資租賃公司的發展也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一種途徑。銀行貸款給具有專業能力的融資租賃公司,再由融資租賃公司給有需求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租賃服務,從而有效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難題。融資租賃公司在貸款方式上多樣化,極大的滿足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所以發展迅速。
三、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性
3.1.有效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風險的存在
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金融機構不參與中小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所以,在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將產生信息不對稱問題。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存在,將加大金融機構的風險。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相比與大型金融機構,其經營機制比較靈活,能夠滿足中小企業不同方式下的融資需求,并且,中小金融機構一般設立在中小企業所在地,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比較詳細的了解,能夠及時規避風險的存在,從而能夠有效緩解與中小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
3.2.中小金融機構代理成本較低
中小金融機構由于其規模較小,所以在代理時需要成本較低,在代理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中小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上有著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服務時,承擔的風險也較小。另外,中小金融機構能夠與中小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對其經營狀況了解較為及時,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融資風險。
3.3.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途徑
中小金融機構一般建立在中小企業所在地,因此,在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條件上一般都較為寬松,范圍也更加廣闊,這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解決其融資困難的重要方式。所以,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對中小企業融資的擔保途徑起到了緩解的作用。
四、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
4.1.政策上要大力扶持
想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難題,就要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給其一個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第一,在政策扶持上,要大力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改變以往的限制條件,對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從而對其大力扶持,解決其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后顧之憂,以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熱情。第二,在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可以適當放寬貸款擔保要求,以此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難題。
4.2.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融資渠道窄,融資方式單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必不可少。中小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完善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形式,增強其風險識別能力,采用多元化融資方式,以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來進行融資。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創新金融工具,以多元化的融資手段,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4.3.完善中小金融機構管理體制
中小金融機構由于其規模較小,所以在內部管理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監管制度的不健全等都直接影響著中小企業金融機構的管理質量。所以,要完善中小金融機構管理體制,對其內部環境做好監督,規范其風險識別機制。在規范章程上,要制定嚴格的管理章程,避免出現不符合規定貸款的情況,降低融資風險。
4.4.建立多層次多功能金融體系
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難題,我國積極建立了多層次多功能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全面推進了債券、外匯、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市場的建設,使得不同層次的中小企業都有相應的金融機構去進行融資,使得金融體系更加完善,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更加高效。
五、總結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主要的困境就是融資難。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難題,我國大力支持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機構、融資租賃金融機構快速發展起來,尤其是融資租賃金融機構的發展,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力措施。在以后的發展中,中小金融機構要加大內部監管力度,通過多元化方式,拓寬融資渠道,以確保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多樣。與此同時,要建立多層次多功能金融體系,確保中小企業在融資層次上的對應性。
參考文獻:
[1]劉欣.中小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3:28-29.
[2]孫瑾婕.供應鏈金融發展對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緩解效應[D].山東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