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鈺
摘 要:近幾年我國經濟得到了飛快的發展。但是經濟不平衡也是困擾我們的問題。因此,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將差異減少使得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財稅金融政策;區域經濟;影響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區域是按照地理的方式進行劃分,指的是不同標準或者是幾個特定的項目將地區劃分成連續但互相緊密相連的單位[1]。其中這些連續卻又互相緊密相連地區就稱作是區域。我國國土面積大,因此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的狀態也是不均衡的。財政稅收在這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區域經濟含義以及發展的情況
(一)區域經濟的含義
針對區域經濟來說,也被人們稱作是地區經濟。地區經濟就是根據不同行政區域來劃分成不同的經濟區域,而地區經濟是根據勞動地域分工產生的。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在一些地區匯總因為宗教、政治、歷史和地理的原因的影響,導致了一些緊密相連的區域逐漸演變成自己的特點區域經濟。區域經濟自身就具備一定的區域性以及綜合性,這樣就能很全面的體現出我們國家人民在經濟上面的情況,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的縮影。與此同時,區域經濟在空間分布狀況上是有層次性以及連續性等特點。將經濟結構進行劃分,可以依據區域的地理環境為標準來進行操作,區域經濟在空間上是具備一定檢測性以及變動性的,同時,區域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會發生一系列變化的,因為,在發展中會受到政策以及外界環境對其的影響,不同的環境和政策會給區域經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我們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
我們國家國土面積是非常大的,同時各項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但是縱觀全國自然環境分布的情況不難看出,我國資源分布情況不是很均勻,再加上地理環境也是非常的復雜南北方差異比較大,并且,在歷史環境和政治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我們國家的經濟區域被分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西部板塊、中部板塊以及東部板塊。在中西部板塊中,因為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影響導致了當地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的慢,與東部板塊相比較而言經濟就變得十分落后,并且這樣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國家的東部板塊因為交通和各個方面發展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在加上國家對當地的政策也是非常好的,這一系列因素都使得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并且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經濟實力,因為,外界環境因素對其的影響,使得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情況呈現出來上升的趨勢,并具備了相當雄厚的實力。正是因為這樣的發展情況使得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生了天壤之別的變化。
二、我們國家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安排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變得非常的快,國家政府在這其中的職能也悄無聲息的發生的變化[2]。在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沒有過多的參與其中,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針對一些經濟發展困難的地區我國政府出臺來一定的財稅金融政策來打破這種現狀,與此同時,結合各個地區的環境和發展的特點來制定出專門的、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方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我們國家內不同區域經濟板塊地區,都能夠平衡的發展從而將我國的經濟穩定的發展下去。第一點就是要制定出一個整體的計劃,最重要的是要將我國經濟發展分成三個部分,依次是西部板塊、中部板塊以及東部板塊,結合這三個板塊在經濟發展中的實際需要和情況來規劃出相應的方案和策略,使得我國經濟可以得到全方位穩定的發展。第二點就是在政策分區之后要不斷地的豐富和完善分類策略,這樣就需要針對在相同經濟發展區域中的各個行業來進行一個詳細的分類,結合各個行業發展的現狀來制定出符合經濟發展需要的方案,保證了各區域可以產生核心經濟產業,最終確保了區域經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并且不會和其他區域經濟發生太大的變化。
三、財稅金融政策對各個區域經濟的影響
(一)財政政策對各個區域經濟產生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想法和觀念,這樣的效果對我們國家東部地區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自從開始實施了稅收優惠政策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使得東部地區企業在內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推動著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稅收政策對于我們國家中西部地區來說卻沒有產生積極的作用。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中西部經濟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再加上中西部區域因為受到的限制也是比東部區域多,在稅收政策中沒有獲得很大的收益,這樣的狀態直接導致了中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在經濟發展上就產生了巨大的差距。我國稅收政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以稅后優惠為主要的惠民目標,這樣的政策對與一些產業結構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稅收優惠政策對中西部區域內的一些高新產業的發展是致命打擊,會直接影響其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不能帶來預期的效果。但是稅收優惠政策對于東部區域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為,東部區域內的產業在逐漸地的進行擴增,使得其優勢就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完美的體現出來,與此同時,我們國家在稅收政策方面上的問題也是促進東部區域的發展。但是對中西部區域來說就是不是很友好,不能將中西部的優勢完全的發揮出來,最主要的是無法將中西部內的自然資源合理的利用和開發,也就不能將稅率提高,這樣就導致了征稅的比例較低。針對東部區域來說,行政管理的費用在財政費用的比例是很小的,絕大多數的財政支出都是用在了城市的建設和維護上面,同時,東部區域在教育事業和公共事業上投入的經濟和資金也是比較多的。但是在中西部區域中,政府內的工作人員比較穩定,這也就導致了政府的支出也是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態,這樣發展的情況就使得中西部區域發展的速度變得十分的緩慢、動力也不強,直接影響了該區域內的財政管理。政府在日常的指出中將絕大多數的資金用在了行政方面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中西部區域和東部區域的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針對這樣的情況為了減少中西部區域和東部區域的差距,政府開始慢慢地開展了轉移支付的方案,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沒有到達預期的效果,沒有對經濟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在物價急速變化的過程中,政府對中西部區域的支援沒有實際的作用。只有科學合理的支付才能將這一問題解決,進而保證了我國經濟可以全面的發展。
(二)金額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資金的實際利率和實體產業中的經濟利率有著直接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實體產業發展的狀態越好,資金利率也就會更高,如果實體產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么資金的利率就會相應的出現下滑的狀態。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國家市場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的快,與此同時,利率也開始慢慢地朝著市場化形式發展。這樣的發展形式對于中西部區域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在中西部區域中利率市場化還沒有完全的實現,在這個階段如果開始轉變就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因為,利率市場化使得了我國經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它刺激了實際企業的發展,使得其可以在相同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這個時候就會需要非常多的資金,同時,銀行貸款的數目也就會逐漸地變得非常的多,在這樣的狀態下資金的利率就會提高。以此同時,我們國家的金融制度也給區域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根據這樣的情況出臺的再貼現政策在實際的應用中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針對票據市場來說,流通制度不完善,使得票據計算僅僅在同一個城市內進行不能在異地結算,導致了票據市場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同時,票據融資逐漸地被大眾所儀遺棄,導致了票據的功能也不完善,使得區域性更加的明顯。根據這樣的情況政府開始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來解決問題,保證了金融體系更加完善并且各個區域都能得到相應資金的支持。
(三)稅收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稅收的水平可以直接影響各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因為我們國家全面統一實行財政法規以及稅收政策,這就導致了各個區域內的稅負是相同的。但是這樣的政策對于中西部來說卻是非常不利的。主要是因為中西部區域的經濟發展與東部區域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在這樣的狀態下還要與東部區域使用相同的稅收政策,就會導致中西部區域企業競爭能力變弱,企業發展的空間變得非常的狹小,最終導致了中西部區域經濟發展能力與東部區域產生了巨大的差距。我們國家的稅收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增值稅,它對資金的走向有著引導的作用。這幾年增值稅的下降使得東部區域的資金開始慢慢地向著中西部區域開始流動,這就使得中西部地區經濟得到了飛快發展。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使得中西部區域的稅收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綜上所述,我國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家政策開始逐漸地將差異減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為了縮短貧富差距,利用財政稅收的政策可以很好的將這個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1]劉寶全.財稅金融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7):31-32.
[2]王鶴元.區域經濟發展在財稅金融政策下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7(2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