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 要:近年來隨著泌尿外科手術、微創手術、侵入性操作的不斷增加,泌尿外科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居高不下。泌尿外科患者治療期間發生醫院感染,不僅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帶來了額外的經濟負擔。目的 探討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感染危險因素及各種病原菌的耐藥特征。方法 該研究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6例泌尿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收集,研究患者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的耐藥率,及感染相關危險因素與感染率。結果 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合并疾病、臨床治療時間及置管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及大腸埃希菌對慶大霉素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大腸埃希菌對左氧氟沙星具有較高耐藥性。結論 針對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感染危險因素,結合患者的病原菌情況,應制定具有一定針對性的醫院感染預防措施。
關鍵詞:泌尿外科;手術感染危險因素;耐藥性;病原菌;預防措施
近幾年,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患者人數不斷增加,由于在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臨床治療中經常出現感染的情況,其不僅對正常的泌尿外科治療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更是對患者的生活、心態等方面產生不良的影響。醫院感染是泌尿外科患者在治療、手術等過程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泌尿外科患者需要經常做手術,其在這一過程中接受的侵入性操作,就有一定可能會引起醫院感染。因此,該研究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8月我院內收治的136例泌尿外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治療過程中存在的感染危險因素及各種病原菌的耐藥特征進行了探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取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6例泌尿外科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60例,年齡23~78歲平均(54.26±8.54)歲。對136例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收集,其患有的主要疾病有腎囊腫、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前列腺膿腫及腎損傷。
1.2方法
了解患者的性別、年齡、合并疾病、臨床治療時間、置管等方面的情況,將相關資料進行統一整理,并把數據真實、完整地記錄在調查表中,之后對數據進行分析。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相應數據。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的耐藥率
136例患者的感染部位共分離出148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50株,占36.76%革蘭陰性菌98株,占66.22%。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及大腸埃希菌對慶大霉素具有較高的耐藥性;大腸埃希菌對左氧氟沙星具有較高耐藥性。
2.2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結果及感染率
對患者的性別、年齡≥55歲、合并疾病、臨床治療時間≥7d、置管情況進行分析,見表2。其中,年齡在55歲以上的患者感染率為19.35%,有合并疾病的患者感染率為12.9%,臨床治療時間大于7d的患者感染率為18.42%,使用置管的感染率為13.79%。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引起泌尿外科患者感染的因素也不斷增多,患者在進行各種手術的過程中,其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也不斷提升,對患者的正常康復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了保障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醫院感染對其身體造成的負面
影響,減少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必須找出影響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感染的各種危險因素,并針對這些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治療防護措施,避免出現醫院感染狀況,使患者能夠盡快地康復。同時,對著醫藥領域中對各類抗菌藥物的不斷研究,市場上出現的各類抗菌藥物也不斷增多。在這種情況下,也出現了部分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的情況,對患者不僅起不到治療效果,反而對其身體健康的恢復產生了負面效果。
為了避免泌尿外科患者在醫院治療中發生感染的情況,醫院通常會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由于醫院環境的特殊性,院內存在大量攜帶細菌的群體,為了避免不同患者之間的接觸,應進一步完善接診體系,采用分診制度,將不同病患隔離開,避免交叉感染的發生。其次,應加強病種管理。具體來說,醫院應根據不同的病種將患病程度不同的患者隔離開,避免患者同處于一個治療環境中。醫護人員應將醫院的不同區域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及污染區,并對不同區域進行定期、定時的檢查,清潔,保證治療環境對患者不會造成負面影響,減少醫院感染的可能性。最后,應加強醫護人員的管理工作。醫護人員在進行治療、護理工作前,一定要對手進行消毒,并嚴格按照相應的程序,在操作前后將手徹底清洗干凈。同時,在治療護理等環節中,應配戴手套,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操作。
在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治療過程中,醫院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其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及患者出院后所產生的各種感染。實際上,醫院感染存在于各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由于護理不當及患者自身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情況,造成了感染的發生,特別是在泌尿外科患者的身上,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當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出現醫院感染的相關癥狀后,患者身體恢復的康復時間會有所延長,患者之前治好的部位可能發生二次病變,這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在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日常治
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醫院感染的防范,并對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出造成感染成的不良影響。對于泌尿外科患者來說,其在治療過程中接受侵入性醫療操作的情況比較常見,而這種治療方式,其具備的機體防御能力比較差,會給其他病原菌入侵人體帶來可乘之機,并最終導致醫院感染。同時,在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為惡性腫瘤患者,其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激素類藥物,或是通過使用免疫抑制劑來增強部分藥物的藥性。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患者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會越來越低,其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較大。鑒于此,醫護人員在防范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過程中,除需根據治療方法制定防范措施外,還應結合泌尿外科患者自身的患病情況,對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醫院感染措施。在該文的研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慶大霉素抗藥率為83.33%,左氧氟沙星抗藥率為50.00%,呋喃妥因抗藥率為75.00%;表皮葡萄球菌的慶大霉素抗藥率為100.00%,左氧氟沙星及呋喃妥因的抗藥率均為61.54%。陰溝腸桿菌的慶大霉素抗藥率為84.00%,左氧氟沙星的抗藥率為34.00%,呋喃妥因的抗藥率為16.00%;大腸埃希菌的慶大霉素的抗藥率為93.75%,左氧氟沙星的抗藥率為83.33%,呋喃妥因的抗藥率為8.33%。該一結果與之前相關報道的結果并無明顯差異。實際上,大腸埃希菌是泌尿外科患者常見的感染病菌,根據上述結果,應采用呋喃妥因一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而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應采用除慶大霉素、呋喃妥因以外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萬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等藥物。
而通過對中心醫院泌尿外科的136例患者進行分析,發病、臨床治療時間及置管情況有著一定的聯系,而與患者的性別并無關聯。換言之,在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治療、護理的過程中,應從患者的年齡、合并疾病情況及其臨床治療時間進行探究,從而確定醫院感染預防方案,及時排除醫院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保證泌尿外科患者的身體健康。同時,在感染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先確認患者的病原菌種類,針對其耐藥性特征進行用藥,保障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愛香,王鑫,鄭紅.泌尿外科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18,25(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