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環環
摘 要:(WS/T508-2016)對醫用織物分類收集、運送與儲存操作要求、洗滌、消毒的原則與方法、清潔織物衛生質量要求、資料管理與保存要求做了相關規定。為了準確理解和實施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1】,現對該標準的要點尤其管理要求進行解讀。
關鍵詞: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標準;解讀
1 引言
醫用織物的衛生安全性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如何控制好這些醫用織物的洗滌衛生質量是全球關注的熱點話題。影響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因素很多,覆蓋了全周期,全方位,全過程,全環節和全要素的規范化操作。WS/T 508—2016《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術規范》為我們提供了系統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據。
2 主要內容
2.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基本要求,分類收集,運送與儲存操作要求,洗滌,消毒的原則和方法,清潔織物衛生質量要求,資料管理和保存要求,總共包含八個章節和兩個附錄,其中附錄A為規范性目錄,與標準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錄B為資料性附錄,僅供參考執行。本標準適用于醫院和提供醫用織物洗滌服務的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
2.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主要引用了飲用水標準(洗滌用水),衛生檢測標準,醫療消毒規范和衣物洗滌質量方面的要求。
2.3 術語和定義
醫用織物是指醫院內可重復使用的紡織品,包括患者使用的床單,衣物,工作人員的衣物,手術衣、單,病床隔簾,窗簾以及環境清潔用布巾地巾等。感染性織物是醫院內被隔離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或者被其污染具有生物風險的醫用織物。臟污織物是醫院內除感染性織物以外其他使用后的醫用織物。清潔織物是經洗滌消毒處理后,外觀潔凈,干燥的醫用織物。這幾個術語是本標準的關鍵詞。
2.4 管理要求
2.4.1 醫院管理
應明確負責洗衣房管理工作的職能部門,如洗滌工作由洗衣房負責,一般后勤保障部門負責日常管理,院感部門可負責質量監管等。應將洗衣房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納入醫院質量管理,可根據《中華人名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消毒管理辦法》【3】《醫院感染管理辦法》【4】《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6】等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制定和完善洗衣房醫院感染管理和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各項規章制度并認真落實。應有專人從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從業人員數量應滿足工作需要。
2.4.2 洗衣房管理
應建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流程,分類收集,洗滌消毒,衛生質量監督檢查,清潔織物儲存管理,安全操作,設備與環境衛生保潔以及從業人員崗位職責,職業防護等制度。應有質量管理負責人和專(兼)職質檢員,負責開展各工序的自檢,抽檢工作。污染廢物處置與管理應符合規定。應建立污水,污物管理制度,在各工序產生的污物和廢水,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8】,《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9】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10】等規定進行規范處置,杜絕病原微生物傳播,確保不產生對健康人群的危害和環境污染。
2.4.3 人員防護要求
在污染區和清潔區穿戴的個人防護用品不應交叉使用,避免交叉污染。在污染區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特別對于如接觸和處理感染性織物的相關環節應按照WS/T 311的隔離要求,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防水圍裙和膠鞋,并按照WS/T 313的要求進行手衛生。
2.4.4 建筑布局要求
2.4.4.1 洗衣房
應設有辦公區域(包括辦公室,衛生間等)和工作區域。室內地面,墻面和工作臺面應堅固平正,不起塵(微塵粒子是微生物傳播的重要媒介之一),便于清潔,裝飾材料防水,耐腐蝕。排水設施完善,有防蠅防鼠等有害生物防治設施。
2.4.4.2 周轉房
選擇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的醫院應設置織物周轉庫房。應分別設有不交叉,相對獨立的使用后醫用織物接受區域和清潔織物儲存發放區域,標識應明確。
2.5 醫用織物分類收集,運送與儲存操作要求
2.5.1 分類收集
應按照本標準對臟污織物和感染性織物進行分類收集,應在醫療機構病區制定的區域內進行。收集時應減少抖動,避免產生氣溶膠傳播病原體微生物。確認的感染性織物應在患者床邊密閉收集,不要在病人護理分揀區分揀感染性織物,避免導致病人二次感染。盛裝感染性織物的收集袋宜為橘紅色,有“感染性織物”標識,有條件的醫院可使用專用水溶性包裝袋。且感染性織物不宜分揀,最好直接收集在水溶性包裝袋中;專用水溶性包裝袋的裝載量不應超過包裝袋的三分之二,并應在洗滌消毒前持續保持密封狀態。
2.5.2 運送
醫院洗衣房應分別配置運送使用后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的專用運輸工具,不應交叉使用。專用運輸工具應根據污染情況定期清洗消毒;運輸工具運送感染性織物后應一用一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參照WS/T 367執行。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應分別配置運送使用后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的專用車輛和容器,采取封閉方式運送,不應與非醫用織物混裝混運;對運送車輛和容器的清洗消毒應一用一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參照WS/T 367執行。運送應與患者就診高峰時間段錯開,避免使用后醫用織物與清潔織物運送時段的重疊,盡量避開人群密集區和感染風險較高的區域。
2.5.3 儲存
使用后醫用織物和清潔織物應分別存放于使用后醫用織物接收區和清潔織物儲存發放區的專用盛裝容器,柜架內,并有明顯標識;清潔織物的擺放不宜過于密集,保持良好通風,注意濕度控制防止織物回潮,避免細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快速滋生。其儲存環境的溫濕度可參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第1部分 管理規范》(WS 310.1)【11】中無菌物品存放區規定執行。發放應遵循“先進先出”,防止和盡量避免二次污染。
2.6 洗滌消毒的原則和方法
臟污織物:應遵循先洗滌后消毒原則。根據醫用織物使用對象和污漬性質,程度不同,應分機或分批洗滌,消毒。新生兒,嬰兒的醫用織物應專機洗滌,消毒,不應與其他醫用織物混洗。手術室的醫用織物(如手術衣,手術鋪單等)宜單獨洗滌。感染性織物:不宜手工洗滌。宜采用專機洗滌,消毒,首選熱洗滌方法;有條件的宜使用衛生隔離式洗滌設備。對不耐熱的感染性織物宜在預洗環節同時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方法按照附錄A執行。
2.7資料管理與保存要求
本標準對相關工作及檢測記錄提出了應有“可追溯性”和“≥6個月保存期”的要求。
3 對策與建議
本標準是經過大量多地的調研和國外歐美發達國家的經驗管理借鑒而建立的,既符合我國國情又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可作為規范我果醫用織物洗滌消毒行為的系統的,完整的,制度化的管理依據。本文僅對此標準做管理要求解讀,技術相關條款詳見技術解讀。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名共和國國家和計劃生育委員.醫院醫用織物洗滌技術規范:WS/T 508—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13年修訂本,中華人名共和國主席令第5號)【DB/OL】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消毒管理辦法(2016年修訂,令第8號)【DB/OL】
[4] 梁建生.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與技術【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