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帥
摘 要:在我國國企實行混合所有制的背景下,企業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為此一定要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改革,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以此來適應國企混合所有制的過渡。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所有制制度下國企人力資源現狀,以及探討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國企混合所有制;人力資源管理
在國有企業的投資項目中引入民營資本等非國有資本可有利于推進和發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混合所有制階段,對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建立和健全,吸取民營企業機制的優點,學習民營企業家的冒險創新精神,發揮民間資本的價值,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實行給傳統企業管理帶來了沖擊,為了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加大力度進行變革,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就是其中重要的環節,所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需要重點思考如何進行變革,怎樣促進國企順利進行混合所有制變革的過渡,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1.1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不足
從我國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可以看出,目前很多企業依然習慣用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相關人事工作,領導習慣直接命令行事,沒有科學的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沒有詳細的進行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計劃的制定,對于人力資源的信息和資料沒有充分掌握,使人力資源管理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1.2缺乏有效的人才開發、培養機制
部分國有企業在開發和培養人才時中期和遠期規劃不明確,對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和效益的核算沒有多加關注。如果企業要想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就應該在規劃企業發展所需人才的數量、類型和素質時參考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不是依賴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經驗,要充分認識到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性,要充分了解企業未來人力資源需求情況。但是在實際的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中,,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缺乏前瞻性,沒有人才儲備意識,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1.3缺乏有效的競爭監督機制
受原有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我國國有企業在進行人才的選拔上還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公平公正的選拔機制,而我國沒有完備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就是主要體現。目前政府和上級組織部門任命國有企業領導人一直是主要的領導人產生方式。政企不分,企業沒有對行政影響完全脫離,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沒有健全的考核監督機制,這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非常重要的問題。
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
2.1轉變管理理念,強調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領導對人力資源有了重新的認識,并且了解到奇異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不再是資金或者技術,而是人力資源。所以說進行經營管理體制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的科學構建,把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至關重要。在工作中要協調人和事,要加大力度培訓員工,建立有效的人才開發機制,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與單一股權的國有獨資企業的人事管理相比,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人力資源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都略有不同,傳統的管理模式定位 “人事”是輔助的管理職能,而改革后的管理模式則被定義為有戰略意義的管理職能,在這個角度上鎖,人力資源的戰略價值得到了提升,公司的人力資源政策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另外,在執行戰略計劃過程中,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需要及時調整人力資源實踐戰略。以下具體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未改革的人力資源掛了的不同。第一,不同的管理責任主體。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責任人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改革后則變更為公司決策層主要領導。第二,不同的管理內容。由傳統的事務管理變更為戰略決策。第三,與公司整體戰略的關系不同。改革后的人力資源管理上升為執行公司戰略,而不再是執行職能戰略。第四,不同的管理技能,技術技能和人際技能是傳統管理技能,而改革后為概念技能和人際技能。第五,地位不同,從被動適應變為領導變革。第六,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不同,在改革后拓寬了與外部環境的接觸。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對于現代企業制度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國有獨資企業人事工作的不同點,企業領導層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并且逐步采取措施配合改革,轉變了管理理念,強調人力資源戰略管理,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提問進行了提高。
2.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混合所有制在改革后,要分析企業管理的相關條例,注重以人為本,適當引進管理人才,主要企業結構的合理性,對工作流程進行明確,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另外要對職責內容進行明確,對現有的方針策略進行完善。在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制定時要參考企業實際情況,保障制度合理性。要進行培訓系統的建立和完善,確定發展目標,把可行性提升,避免有平均指標不合理現象出現。
2.3注重培育企業文化
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前身基本來自國有企業,其投資主體和經營方式都是多元化的,但無論哪種投資形式,哪種經營方式,混合所有制企業作為經濟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目的就是要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法人治理結構,獨立自主參與市場經濟活動是企業制度的核心。在進行規劃和實施混合所有制企業文化建設時要參考自身特點。首先需要企業高層領導把文化的有效整合放到一個突出的位置,加以認真對待,既要注意整合企業物質層文化和制度層文化,更要注意推進企業精神層文化的整合。其次,要對改革機遇主動把握,通過產權多元、資本經營、股份制等“嫁接”手段,與國內外優秀企業文化元素的直接對接,迅速把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提升,融入國際文化體系。跳出時間上的局限,結合企業長遠發展,實施文化建設的戰略管理。第三,原國有企業要盡快走出保守型的文化建設狀態,以積極的心態迎接各種新文化,把文化的兼容、重組、跨文化管理和創新能力提高。培育開發職工群眾文化基礎,大力創建學習型文化,為文化創新提供根本源泉。做到取長補短、揚優避劣、達成共識,形成“結盟取勝、多方共贏”型企業文化。
三、結語
在國企推行混合所有制之后,根據產權主體和融合要求可知,目前企業發展重點就是要做好資源管理。生產管理的要素之一就是資本市場,制定平臺是所有制發展的前提。本文從轉變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注重培育企業文化等方面入手,探討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策略,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價值,以此來促進企業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王金濤.國企人力資源的供給側改革[J].上海國資,2016,01(04):20-22.
[2]李佳.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6,12(03):59-61.
[3]厲以寧.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中國政協新聞網,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