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良
F-35戰斗機與S-400防空導彈分別是美、俄兩國不同裝備體系中空襲與防空對抗的兩款“拳頭”武器。F-35戰斗機囊括了目前第四代戰斗機的先進技術,而S-400防空導彈更是國際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防空“明星”裝備。近年來,土耳其一直嘗試著突破體系界限,同時裝備這兩款武器,將“魚”與“熊掌”兼得。

早在2014年,土耳其為更新其老化的防空導彈,便開始進行中遠程防空導彈系統的公開招標,參與競標的防空系統有俄羅斯的S-400、美國的“愛國者”、歐洲的“紫菀”以及我國的FD-2000型防空導彈。在打靶過程中,我國FD-2000型防空導彈獲得了全命中的好成績,且因競標的價格優惠,被土耳其選中。但迫于美國和北約盟國的壓力,2015年11月,土耳其取消了與我國的防空導彈采購合同,其更新防空導彈的計劃并未實施。
近年來,由于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系不斷升溫,雙方圍繞S-400防空導彈的談判也迅速升溫。但在土耳其決定采購俄制S-400防空導彈系統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強烈反對。同為北約成員國的美國認為,S-400防空導彈與北約的防御體系不兼容,對美國的F-35戰斗機構成威脅。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不會因為美國的壓力而退出與俄羅斯簽訂的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協議。
土耳其不顧美國的堅決反對,采購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美國威脅不僅要凍結其對土耳其F-35戰斗機的交付,還威脅要驅逐在美國訓練的土耳其飛行員,并將土耳其從F-35戰斗機的生產計劃中徹底踢出。
無獨有偶,美國對于另外準備采購S-400防空導彈的印度也施展了相同的手段。據俄羅斯衛星網今年6月8日報道稱,一位匿名的美國國務院官員曾在5月底時告訴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稱,如果印度繼續堅持從俄羅斯采購S-400防空導彈,那么印度將面臨類似土耳其的待遇,比如減少國防領域的合作,甚至進行制裁。
據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披露,土耳其的防空系統相當落后,只有4個中隊的美制“奈基”遠程防空導彈和兩個中隊的英制“輕劍”近程地空導彈,且均為固定式部署。土耳其國防部曾向政府匯報過超期服役的“奈基”系統存在嚴重問題,包括導彈老化嚴重、搜索雷達天線精度不佳等等。

北約盟國向土耳其支援的先進防空系統也是杯水車薪。例如2013年敘利亞內戰爆發期間,土耳其擔心受到敘利亞政府軍戰機和飛毛腿導彈的襲擊,請求北約盟國為其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以保護本國免受空襲。北約盟國向土耳其提供了四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美國、荷蘭與德國相繼在土耳其南部部署多個“愛國者”防空導彈連,但他們只以保證自身安全為己任,對幅員遼闊的土耳其腹地卻不予考慮。出乎意料的是,當俄羅斯蘇-30戰斗機與土耳其F-16戰斗機發生空中對峙事件后,土耳其政府曾敦促北約盟國保持其部署在土敘邊境的防空系統,但美國卻以需要“關鍵性升級”為借口,強行撤走“愛國者”防空導彈連,使土耳其處于無遠程防空系統可用的窘迫局面。針對俄軍戰機頻頻犯境之舉,土耳其空軍只剩下戰機奔波應對一途。此舉極大堅定了土耳其發展本國反導系統的決心。
今年4月,土耳其總統發言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土耳其曾向美國求購“愛國者”防空導彈,但雙方就“愛國者”防空導彈技術轉讓問題未能達成一致。而俄羅斯同意向土耳其出口S-400防空導彈并承諾了相關技術的轉讓。土耳其國防工業秘書處發表聲明稱,莫斯科和安卡拉簽署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供應協議規定要進行技術合作。“協議規定,在項目框架內要進一步開展技術合作。”這意味著土耳其在購買俄制S-400防空導彈的同時,還將獲得俄羅斯方面的技術轉讓。
作為北約南翼最重要的盟國,土耳其在海上鎖住了俄羅斯從黑海的出口,在陸上鎖住了俄羅斯從外高加索的出口。土耳其是控制黑海、高加索、大中東的理想基地。
為了牢牢拉住土耳其,歐美在軍售方面對土耳其很優惠。在美國空軍之外,土耳其與以色列并列擁有世界上最多的F-16戰斗機。但在F-35戰斗機計劃中,土耳其是伙伴國,而以色列不是。
土耳其空軍目前是北約第三大空中力量,僅次于美國和英國。武器裝備以美制為主,例如土耳其空軍現役裝備了美制240架各型F-16戰斗機、200架F-4戰斗機、7架KC-135加油機、4架E-737預警機。從2000年以后,土耳其空軍又對F-16戰斗機進行了升級,換裝了新型的雷達,使其具備發射AIM-12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以及AIM-9X紅外成像空空格斗導彈的能力,空戰能力大幅提升。

土耳其作為北約盟國,采用S-400防空導彈將會帶來信息連通和敵我識別方面的巨大挑戰。S-400防空導彈指揮系統是國家級防空指揮系統的關鍵節點。其不僅需要探測和識別敵機,還需要協調和引導友機。防空導彈與戰斗機的協調作戰在網絡化、信息化時代尤其重要。
作戰中,S-400防空導彈作戰指揮系統需要與F-35戰斗機的通信和數據鏈系統相互連通,會涉及信號格式等問題,這將對美國及盟國的F-35戰斗機網絡的安全造成巨大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