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荔枝樹原木90%以上是售價低廉的六月紅!然而,近年來外地荔枝產區卻紛紛來到玉林市求購六月紅荔枝品種,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六月紅荔枝雖然品質不高,但果樹卻有一個其他果樹無可比擬的優點……
今年玉林市的荔枝市場銷售尾季,與往年有些不一樣。
7月中旬,玉林城區各大小水果攤(店),晚熟的桂平麻垌荔枝成為買賣主角。往年此時,一般是這種荔枝唱獨角,但今年略有不同,在不少高端水果店,每公斤標價30元至60元的本地仙進奉、無核荔等晚熟品種才剛剛上市,玉林本地荔枝的供應期將延長近10天。這意味著,玉林的荔枝品改在早、中熟品種取得規模效應同時,晚熟品種也開始發力。而更讓人關注的是,荔枝品改已經成為玉林外出農民回歸農業最熱門的創業項目之一!
玉東新區鹿塘村社區的鄧承堅今年做了一件非常劃算的生意:他和幾個同伴用1萬元包下社區失管的荔枝樹,最后收獲2萬公斤果,按照每公斤10元的收購價,總收入20萬元左右,除去人工等支出,利潤可觀。
鹿塘村社區的荔枝品種基本上是玉林最常見的六月紅(也稱禾荔),這種品種往年最賤價,雖然今年賣出了好價錢,但鄧承堅仍鐵定了心,要把承包的100畝六月紅全部嫁接品改為仙進奉。從7月1日開始,他就一邊摘水果,一邊請人鋸木,啟動嫁接工作。近日,他又做了一單特別的荔枝生意,更讓其覺得品改是幫助整個社區荔枝產業再次興盛最正確的事情。
云南省紅河州屏邊縣是該省最大的荔枝產業基地,品種以妃子笑為主,種植面積占全省的50%以上。今年7月5日,該縣農業農村局派出一個工作組到玉林考察荔枝產業的情況,并到鄧承堅果園采購了100公斤荔枝,請當地農民剝去果肉,只保留果核帶回去。
工作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果核是科研實驗用的。原來,該縣把荔枝產業列為扶貧攻堅的主要產業,準備擴大種植規模,而荔枝品種改良的最佳母株就是產自玉林的六月紅。“六月紅的親和性是最好的,幾乎所有的荔枝品種都可以在玉林的六月紅嫁接成功,而黑葉等大宗品種用作母本嫁接其他品種排異反應大,嫁接芽成活率低。”
這一資訊,對鄧承堅觸動極大,更堅定了他對荔枝品改的信心。
就整個玉林市的情況,玉林市農科院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玉林綜合試驗站站長莫振勇曾經作過調查:玉林市的荔枝樹原木90%以上是六月紅!國內其他的荔枝產區擴大種植或者改良品種,很多是從玉林引種六月紅作為母樹,玉林市如果進行荔枝改良,可在大樹的基礎上直接進行,見效快,成活率及產量都非常高。“過去玉林荔枝產業結構最大的劣勢,現在卻有可能轉化成優勢!”莫振勇說道。
莫振勇的觀點有許多市場成功案例可以佐證。
例如,仙進奉是玉林市較遲引進的優良品種,現已在北流市及福綿區形成了規模效應、賺錢效應。這個品種在2015年引進,2018年小規模市場供應,在今年單株產量不理想的情況下由于掛果樹多,總產量仍比去年有了數倍的增長。其中,北流市龍安村仙進奉總產量達到8000公斤,加上該村周邊村形成的仙進奉產業帶,總供應量超過1.5萬公斤!在廣東省仙進奉原產地大幅失收的情況下,龍安村成為其產品的重要補充地。“我們的優質果,廣東老板收購價每公斤80元,質量相對較差的主要供應本地市場,收購價也達到每公斤50元至60元!”
而玉林仙進奉今年最大的贏家是北流市潤豐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在北流市隆盛鎮平坡村擁有33.33公頃仙進奉果園,管理很嚴,沒有果園負責人電話通知允許,外人根本進不去。“這里的荔枝市場價值太高了,一顆荔枝相當于3元錢,果園不得不進行非常嚴格的管理!”果園技術員陳永泉說。記者在該合作社的果園看到,這里每株果樹都掛滿了果,該果園仙進奉產量今年可達到2萬公斤。該果園也成為廣東老板爭奪的標的,最終一名老板以每公斤140元包下該果園大部分荔枝。
如果玉林大面積的六月紅果樹都進行了品種改良,帶來的經濟效益難以想象!
玉林市荔枝品改的成功,市場的力量功不可沒。
目前,玉林市的荔枝品改基本由荔枝水果專業合作社主導。北流市日榮水果專業合作社位于該市六麻鎮天峰嶺頂的荔枝果園,種植品種主要是無核荔、貴妃紅,6月中旬以來,該園迎來了北流市沙垌鎮秀塘村、新豐鎮觀南村、六麻鎮達和村、廣西金穗集團、興業民眾專業合作社等100多個參觀團,遠的來自貴港市、南寧市等地市。在看了該園荔枝的生產情況后,參觀團大多當場下了嫁接訂單,日榮水果專業社今年以來接到的訂單已經超過30萬元,預計明年的訂單有100萬元。
玉林的荔枝品改形成了如下模式:荔枝專業合作社從外地引進優質品種,在自己的核心果園嫁接培養成功;出果后,打開銷路,果園多年獲取不菲的市場收益;周邊荔農看到后,嘗試請專業合作社幫助改良品種;越來越多荔農嘗到品改的甜頭,要求合作社幫助嫁接的人越來越多,合作社的嫁接生意越做越大。而為了保證嫁接成功,合作社承諾保證嫁接芽的成功率,提供3年的義務技術指導。
莫振勇認為,這樣的市場推廣是可持續的,品種經過多年的市場驗證,證明本土可種植,市場有銷路。
莫振勇還認為,應該集中一定的扶貧資金支持市場優勢品種的推廣,并引導資本力量參與。
目前,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開始介入荔枝品改,并帶動扶貧工作。潤豐合作社負責人周業生1997年離開家鄉到廣東經商開廠,2015年承包家鄉丟荒的荔枝園進行品種改良,總投入超過500萬元,也成為當地最標準、最規范的荔枝果園。“我回歸農業目的就是希望復興家鄉的荔枝產業,荔枝作為玉林種植最廣泛的果樹,在北流中南部鄉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在產業扶貧方面潛力巨大,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