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海不少水產養殖戶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將象鼻螺與珍珠貝混養,引發了社會上的一些質疑:混養是否會降低珍珠品質?北海市本級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象鼻螺產業與珍珠養殖產業之間生態位競爭關系的探討”日前通過驗收,研究表明,此種養殖方式對珍珠品質沒有影響,反而可以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促進南珠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2017年北海市科技局根據北海市南珠辦的要求,開展科研立項,研究象鼻螺和珍珠養殖是否存在影響。兩年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與北海金不換水產有限公司共同承擔了北海市本級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象鼻螺產業與珍珠養殖產業之間生態位競爭關系的探討”,并于近日組織相關單位的專家,進行了評審驗收。項目考核指標全部達到了項目的預期研究成果,專家一致通過驗收。
該項目在鐵山港區白龍海域,開展象鼻螺單養、合浦珠母貝單養和象鼻螺、合浦珠母貝二者套養的生長對比試驗,分析和探討了套養時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研究結論為:采用底播養殖象鼻螺和延繩式吊養合浦珠母貝的套養模式,吊養在上層的合浦珠母貝對象鼻螺的生長與存活未產生影響,底播的象鼻螺也不會影響吊養在上層的合浦珠母貝的生長速率。采用這種套養模式,生態學角度來講,兩者間不存在餌料的競爭,對彼此的生長情況沒有負面影響,可以充分利用海域,提高單位海域海產品的產量。
據介紹,象鼻螺又稱大獺蛤,屬暖水性雙殼貝類,經濟價值較高。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海鮮珍品。它生活在潮下一帶至水深10米的沙或沙泥底質中營埋棲生活,食物以底棲硅藻和有機碎屑為主。合浦珠母貝(又名馬氏珠母貝),是生產“南珠”的主要珍珠貝類,其養殖方式主要為貝籠吊養,主要攝食方式為濾食,食物主要浮游生物為主。與象鼻螺存在一定的互補性。象鼻螺和合浦珠母貝為濾食性生物,在自然海區養殖不用投放餌料,不污染海域環境,起到凈化海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