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劉天亮
據巴布亞新幾內亞《國民報》7日報道,巴新總理馬拉佩的辦公室前一天發表聲明稱,馬拉佩當天和中國駐該國大使會談,請求中方為巴新政府債務再融資,規模為270億基納(約合79億美元)。這一消息引發外媒熱議。《澳大利亞人報》、澳聯社7日不約而同地評論說,馬拉佩兩周前剛剛訪問了澳大利亞,這對澳試圖對抗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的努力“是一個打擊”。
巴新總理辦公室的聲明還稱,馬拉佩還就一系列合作請求和中國大使進行了商談,包括希望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建議中國加大對巴新林業、漁業和資源部門的投資力度等。聲明還暗示,馬拉佩將對北京進行訪問。《國民報》評論說,鑒于和中國已有的良好關系,“巴新將在具有雙邊重要性的地區問題上支持中國”。本月13日至16日,太平洋島國論壇將在圖瓦盧舉行。而圖瓦盧是少數仍與中國臺灣保持“外交關系”的國家之一。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7日稱,馬拉佩本人周三下午表示,巴新正在就債務問題尋求中國、世界銀行等合作伙伴及“可能的非傳統合作伙伴”的幫助。他強調,其上臺后已經停止了更多貸款,“直到我們對項目成本效益分析確定獲得的回報滿意為止”。
英國《衛報》7日發表文章稱,巴新請中國協助國債融資,標志著地區政治的“重大轉變”。迪肯大學教授馬修·克拉克說,“過去澳大利亞是這種再融資自然的對象國,但現在我們看到中國在該地區的地位發生了轉變”。他提醒,此事在太平洋地區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據《澳大利亞人報》7日報道,目前,巴新的公共債務約占GDP的32.8%。巴新政府認為,風險仍在可控范圍。中國在巴新的國家債務中的借款占比約為7%。
“中國讓小國陷入債務陷阱、搶占戰略資源”是西方媒體最喜歡炒作的話題之一。路透社6日發文稱,中國在包括薩摩亞、湯加和瓦努阿圖在內的幾個太平洋島國大舉投資,中國的債務占這幾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較高。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答記者問表示,中國秉持平等、互利、開放、可持續等原則,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太平洋島國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真誠援助,有力促進了島國國家發展和民生改善。中方提供的貸款充分尊重受援國政府意愿,投向受援國急需發展且存在資金缺口的領域。中方在批準貸款項目之前,會進行嚴格的經濟和技術評估,充分考慮受援國的債務可持續性和還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