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瀾 吳興杰
為什么要研究夜間經濟?在經濟學原理和現實經濟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對各地發展夜間經濟有什么指導意義?這是目前政府、企業、學界高度關注的一個話題,值得深入探討,形成廣泛共識,加快我國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一個引擎。
從1992年和2018年由美國軍事氣象衛星DMSP及OLS傳感器捕捉的夜間燈光圖中能看出,中國城市的燈光亮度由東部向中西部呈現規律化的擴散,變化肉眼可見,且光點輪廓明顯,其梯級化的區域分布態勢反映我國城市文明的代差關系。美國作為發達國家,其城市建設已較完善,布局緊致,21年間的燈光亮度因密集反而難以辨別。美國大氣管理局科學家ChrisElvidge說:“沒有什么比城市燈光更真實地告訴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的分布。”他所指的全球夜間燈光衛星圖,在視覺上揭示出人口稠密的城市狀態、新近完成電氣化的農村、人口流動或工業化水平、城市文化度,可以客觀精準反映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成為反映當地文明的一面鏡子。
由于夜間燈光亮度與地區經濟社會水平的內在關系密切,夜間燈光大數據分析正在協助各地經濟學者作為檢驗官方經濟數據的一種輔助手段,測量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真實性。
經濟學家發現燈光值與GDP關系并非線性關系,其相關性視不同地區而出現一定的差異性。因為涉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很多,遠非夜間燈光亮度這一關鍵因子,特別是不同產業結構的地區必然呈現歷史性的差異性。總的來看,夜間經濟大數據系統更適用于中低收入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統計體系往往比較混亂,數據質量較差,統計數字可信度低,其可信度遠不如燈光亮度的反映準確。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新研究統計182個國家和3870個地區的燈光及經濟數據,發現中等收入國家最適合使用燈光數據校驗經濟增長速度。這些地區的夜間燈光分布相較更準確,易辨別,誤差適中。
借助夜間經濟大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實際人均GDP越發增長,夜間燈光數值與其的彈性就緩慢變小,反之則較大。每當區域經濟水平發達到一定程度,區域夜間燈光亮度增加所反映的GDP增長能力不太明顯,其產業結構將主要轉向高科技產業,區域總燈光源將會自我非線性地減緩。凡是基礎設施建設多的區域、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地區,經濟增長在夜間地圖中更能由直觀的燈光變化體現,燈光在時間尺度上與GDP關聯更為緊密,相關系數很大。例如,新近完成電氣化的印度村莊、加快城鎮化的中國中西部省份,可以發現兩者具有高度的正相關關系。
如今中國這方面的研究以武漢大學測繪遙感工程實驗室的報告最詳細。他們對國內各城市燈光數據進行系統解讀,發現上海的燈光效率遠遠超過其他城市,北京從2000年后燈光效率不斷增大,顯然與一線城市的建筑、工廠、基礎建設、交通、文化產業發展、新消費方式等方面的系統改變密切相關。每個城市的夜間燈光亮度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不同城市的側重點不同。例如,長沙、成都、溫州的城市燈光變化與人口增長及流動更為緊密相關,北京、廣州、南京、無錫、上海等城市則與GDP的相關性更大。這里,涉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要素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關鍵因素,與城市燈光亮度存在內在聯系,形成一個復雜的、系統的經濟數學模型。
目前夜間燈光大數據分析正在被其他研究人員用于追蹤貧困指數。燈光采取方法類似,結合衛星影像進行切割、提取及校正,隨后與全球人口分布圖疊合。衛星圖中最暗部分所包含的燈光數據,可以準確測出農村貧困水平,比如在剛果、坦桑尼亞、哥倫比亞和塔吉克斯坦,該方法應用于檢測超過80%處于貧困線上下的家庭。
現在可以借助夜間經濟大數據分析,客觀公正地校正各地經濟實際發展情況。2015年國內東南大學的學者曾嘗試采用夜間燈光數據來驗證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的真實性,根據燈光數據的擬合值與官方統計GDP數值對各省份實際經濟增長率測量。燈光數據預先經過校準處理來降低誤差。1992年-2018年全國GDP低于官方統計1.03%,東、中、西部均低于1.55%-1.86%,經濟落后地區的數據出入更大,但整體差距未有國外學者質疑的那么大。類似方法被世界銀行用在南亞幾個國家測試,低端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能值顯示出與夜間燈光值呈正相關,與農業的關系微弱;越貧窮地區,GDP與燈光亮度的關系越緊密。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指出,全球范圍看,夜間燈光亮度最高的地區位于美國的東西海岸、歐洲大陸和日本,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比較高。可見,夜間燈光與經濟發達程度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夜間燈光亮度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聯度也受人口密度等因素影響。一些地方雖然經濟發達,但人口密度比較低,夜間燈光亮度就會受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夜間燈光亮度只是觀察經濟的輔助性指標之一。
首先,可以尋找城市經濟的新發力點。
城市崛起是中國崛起的第一引擎。從20年前的“招商引資”到最近的“搶人大戰”,城市的“經濟戰爭硝煙”從未真正散去。這一次的“主戰場”輪到夜間經濟,一場“夜間經濟”的大幕即將拉開,看誰是真正的王者。這是為什么要研究夜間經濟的一大現實意義。
現代夜間經濟成為現代城市經濟的基礎性工程,越來越呈現廣闊的發展前景。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馬亮認為:“夜間經濟的確是新一線城市發力的點。”夜間經濟可以視為“搶人大戰”的一個延續。沒有夜生活就會留不住年輕人。年輕人來了,必然需要高檔次的現代消費方式;如果發現沒什么地方可以去消費,必然產生排斥效應。未來的城市競爭必將會像“搶人大戰”一樣跟風式發展夜間經濟,成為城市競爭的核動能。
夜間經濟作為一種現代都市的新經濟形態必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最近兩年,北京、上海、杭州、重慶、南京、成都、福州、無錫等城市出臺了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創新了不少發展夜間經濟的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當然,要真正“高質量又高效率”發展各地夜間經濟,還需要配套進行國家級戰略層面的制度創新與機制創新,更需要戰術層面創新設計全流程的多維度的高端資源整合平臺,特別是與夜間經濟產業鏈(網)形成內在一致性的市場自我催化機制——現代產業鏈(網)高端化的價值創造機制與多元化的滲透中自我繁衍機制,才有可能創造國際水平的先進的夜間經濟新形態。
同時,夜間經濟是培育現代消費的一大新引擎。
夜間燈光亮度不僅反映生產和服務的活躍程度,也反映消費活動的活躍程度與當地文明程度。長時間跨度觀察,可以得出消費對經濟拉動力持續增強的大數據。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發生系統性大轉換,正在快速轉向由投資和消費雙驅動的新模式,而且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正在進一步增強。現代消費已成為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的關鍵引擎。2018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2%,比2017年同期提高2.2%,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58.6%。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的特殊作用。投資方向的改變和調整最終都將沿著消費結構變化的方向而展開,夜間經濟的批量化、規模化、高端化發展,必將開啟中國消費經濟高價值化發展之路,并且成為全面拉動現代制造與創業創新的引擎。
“夜間經濟”這一概念引人矚目。今年故宮上元之夜,夜游故宮廣受矚目。都市夜空璀璨,元宵節焰火晚會賺足了人氣。人氣高漲的背后顯示夜間經濟這座富礦值得挖掘。夜晚已成為人們消費的重要時段。無論是夜游故宮還是夜賞長沙焰火都反映了市場對夜間旅游供給的迫切需求。夜間旅游以時間做加法,以消費內涵與服務品質做乘法,專業深挖夜間紅利,可以延長旅游者逗留時間,系統提升旅游資源、休閑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和目的地旅游競爭力。同時,新消費需求拉動關聯產業發展,增強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夜間燈光反映地區經濟的活躍程度,也是現代城市文明的一個尺度。讓夜間燈光再亮一些,發揮夜間經濟的更大作用。這里,要讓中國經濟的夜間燈光更亮,離不開創新驅動,也離不開政策創新與資源整合平臺。
以夜間旅游為核心的現代夜間經濟正引發各地的廣泛關注。現代都市的夜生活豐富,夜間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當然,有的“娛樂之都”的夜市品牌還不夠鮮明,主業還不凸顯,產業拉動系數還比較小,并沒有形成當地經濟發展的引擎。發展以夜間旅游為核心的夜間經濟還需要政策鼓勵與引導,專業化深度整合資源,創造高價值的夜間經濟,打造夜間經濟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夜間經濟的知名企業。
夜間經濟并非僅僅是焰火經濟、燈光經濟、餐飲經濟、夜街消費。現代服務行業和文旅企業等要創新夜游項目、旅游演藝、夜市街區等主要業態,創新更加豐富多彩的消費方式。可以依托景區、博物館、特色小鎮、旅游綜合體、江河道等資源優勢形成新的消費鏈(網),夜品地方美食,夜游兩岸美景,豐富夜游體驗,欣賞高雅藝術,將各種資源的時間價值效應發揮到最大程度。關鍵是專業提升都市夜游的文化品位與消費檔次,通過舉辦節事活動打造獨具特色的夜游品牌。在此,可以借鑒國內外經驗,在傳統節日將歷史文化元素等通過光影技術投射到城市建筑上,強化文化氣息。
如今,意大利粉紅之夜、新加坡仲夏夜、上海國際音樂煙花節等眾多夜間節事活動,已成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知名旅游品牌。現代都市可以把文藝活動、體育比賽、燈光、煙花、民俗、休閑、學習等元素融入夜間節事活動,將焰火文藝晚會、夜間音樂節、夜間讀書會等高雅消費方面納入品牌化夜間產業鏈(網),打造高端化、豐滿性、鮮明型和品牌化的現代夜間經濟,產生強大的內生力。
總之,夜間經濟是當下中國經濟社會的一個創新重點和發展熱點,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理論的一座金礦,具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必將引起政界、學界、商界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