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芬

我家是單親家庭,兒子1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因意外離開了人世,留下我和兒子相依為命。原本以為,經歷了至親的生死離別,兒子會早早懂事、像個小大人一樣和我這個當媽的相互取暖,但是這些年來我看到的他,卻像個冷血動物一樣,活得沒心沒肺。
老公剛去世那會兒,我向單位請了一個月的假,每天就望著老公的遺像流淚,沉悶的氣氛讓家里的空氣都快要凝固。兒子那時候正在上初中,每天很早就去學校,晚上下了晚自習才能回家。于是我就一天二十四小時地睡覺。只有睡著了,心才感覺不到那種被撕裂的痛苦。
但是兒子卻像個沒事兒人一樣,早上一起床,就“咚咚咚”地把我臥室的門敲得震天響:“媽,快起來!快起來!今天早上給我煮什么啊?”我厭煩地對他吼:“自己出去吃,讓我睡會兒。”可他卻說:“不是你說的在外面吃東西不衛生的嗎?不行不行,你不能說話不算話,快起來給我煮,不然我該遲到了!”遇到這樣一個不懂事兒的兒子,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于是翻身起床,邊穿衣服邊嘴里埋怨兩句:“上輩子欠了你的,我這是還債來了!”
之前一直都是老公煮飯,現在老公沒了,我也只好硬著頭皮學,畢竟這日子還得過下去。可是這小祖宗還總是挑三揀四,菜咸了、淡了;飯軟了、硬了,吃一頓飯總是挑一大堆毛病,還正兒八經地指點我多少菜放多少鹽、多少米需多少水合適。有時候我實在氣不過懟他兩句:“愛吃就吃,不愛吃拉倒!要合胃口自己煮去!”可他卻一點兒也不內疚:“媽,我在上學呢!你在家沒事兒不煮飯干什么啊?”
遇上這樣的兒子,也是沒辦法了。心里雖然生氣,但在下次煮飯的時候自己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用心一點。從菜的咸淡、飯的軟硬到菜的搭配,我都很用心地去學去研究,努力做到更精致一點。每天早上醒來,就得想想今天該去買什么菜,怎么搭配;晚上一躺在床上,就得把第二天早上的早餐給想好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鉆研學習”,我的廚藝雖然談不上什么突飛猛進,但是平常的一日三餐還是能夠對付了。兒子也漸漸沒了那么多挑三揀四,開始夸我這樣菜做得好吃、那樣菜做得地道。感情我是一個參加大賽的廚師,每天絞盡腦汁地去做一桌菜,就為了得到兒子這個評委的一個好評。
一個周末,我照例做了一頓大餐為兒子補補身體。那頓大餐做得不錯,兒子邊吃邊夸我說可以和大飯店里的大廚媲美了。其實兒子也沒進過幾次大飯店,只不過他的一陣夸獎還是讓我著實興奮了好一陣。見他也正在興頭上,我就吩咐他洗碗。沒想到他一下子就急了:“為什么啊?咱們石頭、剪刀、布唄!”
攤上這樣一個兒子,我還能說什么呢?劃就劃吧,于是我們家之后的絕大多數家務事,我和兒子都是通過“石頭、剪刀、布”這個方法來解決,而且一直延用到現在。
初中畢業,兒子沒能考上他所讀學校的高中,于是被我“發配”到了老家農村的一所普通中學。因為這幾年,他真的是被我“放養”慣了,只要不上學,他就可以像個野人一樣整個城市亂跑,不到天黑不回家,有時候是天黑了也不回家,害得我四處打電話去找。我想讓他在一個相對樸素的環境學習一下農村孩子的體貼、規矩和善解人意,不要讓我那么費心。
得知要被“發配邊疆”,他是一萬個不愿意。但是我告訴他:“現在爸爸不在了,你自己沒考上城里的學校,我可沒那么多錢來給你交擇校費。”所以這事兒他沒轍,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去報到那天,他在收拾行李箱,我便準備去幫忙。他賭氣地用胳膊肘撇開我:“算了,這事兒就不勞煩你了!”哼!對我說話還陰陽怪氣。不勞煩就不勞煩,我干脆站起來,轉身回屋。一會兒,他收拾好行李,拉著箱子就準備出門。我連忙追出去:“這就滾了?”他頭也沒回,只是騰出右手舉起來搖了搖:“滾了!”望著空蕩蕩的屋子,我真的后悔了把他“發配”那么遠。兒子不在的每個日日夜夜,我都度日如年。
因為高中的學校離我們家有一百多公里,坐班車也得要花大半天時間。為了節約點兒生活費,他就每兩周回來一次。每次算到他要回來,我都早早地把食材準備好,就為了給他加加餐補補身體。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我怕他營養跟不上。
可我在城里擔心他,他在農村的學校卻沒有學到我所期望的東西。那次回來,他帶回來一副跳棋。沒老沒少地說我從來都是他的手下敗將,要檢驗我這段時間的棋藝有沒有進展。
棋盤打開,他開始講規矩:“我沒能考上城里的學校,你就把我發配到那鳥不拉屎的地方,我認了!所以這下棋我們也得講規矩,輸了就要認罰,不能因為您是我媽就倚老賣老!”敢把“倚老賣老”用在我身上,我老嗎?于是我告訴他:“行!因為你媽我還不老,所以也不用賣。規矩你定吧!”“那好,輸了就罰蹲,而且是半蹲!”那天腿都蹲麻了,但是他就是不讓我半步。
兒子走后,我一個人都經常拿出跳棋來研究,就為了下一次能打敗他。一心去研究跳棋,感覺日子竟然好混一點。
我過生日那個周末兒子正好在家,可他卻把這件事兒給搞忘了。星期天早上我還故意當著他的面仔細地看了日歷,但他像沒事兒人似的直到下午出門都沒想起我來。他剛出門一會兒,我就收到二十多條陌生電話號碼發過來的祝福短信:“媽媽,生日快樂!”“媽媽,祝你永遠年輕漂亮!生日快樂!”我有點兒懵,我哪來的這么多孩子?隨后就收到他的信息:人家的娃兒都乖,所以我就不來煩你了!
大學快畢業,在本市一家公司實習得好好的兒子又要鬧著去海南。我雖然一直對他是“放養”,但他卻從來沒有去過外地。這會兒單槍匹馬地要走那么遠,我還真的有點兒擔心。怕他去了水土不服、怕他飲食上不習慣、怕他遇到了問題無依無靠,怕他遇到了壞人喊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可是我所有的擔心還沒說出口,他就懟了過來:“那我守著公司那點兒死工資一輩子就安全了!”真是好心當作了驢肝肺!滾滾滾,越滾得遠越好!
那天,兒子和他堂姐就回來了。說公司那邊終于放人了,他明天就去海南,機票都買好了。箭都在弦上,我還能說什么呢?他放下從公司搬回來的行李,把家里的空調擋板給拆來洗了、筆記本的系統給重裝了、電視機的機頂盒給裝好了。侄女還帶了一個投影儀來給我裝在臥室里,說這樣我就可以在床上看電視。趁他們在給我調整投影儀的時候我下樓去取快遞。
出去的時候沒有關門,回來就聽到兒子在對他堂姐說:“之所以我要出去闖,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媽買東西的時候可以再不用管價格,盡管買她自己喜歡的。”他說:“其實我知道,我媽這些年一直都在硬撐著。我好擔心如果哪一天她發現我真的長大了,不用依靠她了,她就會突然倒下。”
我連忙輕輕地退回去,故意把門弄出響聲讓他們聽到后才進去。兒子見我回來,又板著個臉一副沒心沒肺沒老沒少的樣子對我說:“這些東西多簡單嘛,自己摸索就會了啊,老是倚老賣老等著我回來做!”
兒子是當天下午就和他堂姐走了的,說家離機場遠,他要到他姐姐那里去住,第二天去機場近些。我知道他其實是不想我送他,不愿意讓我受和他離別的痛。
下午兒子走后我為他收拾屋子,無意間發現他的幾本日記。我這才知道在他父親去世那會兒,他天天吵嚷著要我給他煮飯,而且每頓飯都挑三揀四,只是為了轉移我的精力,不讓我再悲傷下去。他在日記里寫到:“我知道這樣做對于媽媽很殘忍,可是我別無選擇。”上高中的時候,他也是知道我會每天牽掛他,所以他才裝出一副冷漠的樣子。“我背著我媽揮揮手,不敢轉身,不能讓她看到我流著淚的臉。”
一直以為老公去世后我是兒子唯一的依靠,今天才發現,其實兒子更是我生活的依靠。是他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與我相依為命,走過那段不堪回首的風雨歲月。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