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蘭

誰說當今品美味、趕時尚、追潮流是年輕人的專利?在我們小區里,七八十歲的潮媽潮爸四處可見,他們兒孫滿堂,有的已經是四世同堂的祖母祖父了。他們潮得可愛,潮得年輕人也羨慕。今天就來說說潮媽的那些事兒吧。
聽到哪里有好吃的就往哪里去,今天去春熙路吃“龍抄手”,明天又去人民公園吃“鐘水餃”,過幾天,又在高攀路上吃上了“樂山豆腐腦”,八寶街上吃“譚豆花”……每每吃過了,還要評價一番,哪個菜好吃,哪個菜味道又有變化了,再去糾結一番原因:有些是接班人的手藝不如從前,有些是菜品不夠好。只要哪個潮媽隨子女吃到好吃的東西,定會呼朋喚友,再去吃一遍。她們的心里,是要趁著自己走得動,把成都的各種小吃都細細品嘗一番。但每次出去吃大家都是“碗頭開花”,平均分攤開支,這是一個規定,她們說,只有這樣,才保持得最久。當然,每次出行遇見下雨就得延期了,因為老人們年紀大了,生怕一個不小心,摔了跤,得不償失。
除了吃,潮媽們還要玩兒。天氣好的日子里,潮媽們相約去成都周邊的各個景區散心:三圣鄉、蒲江、雙流……只要有好玩的地方就出發。但是星期六、星期天是要留給家人的。孩子們忙碌了一個星期,只有休息的時候才能一家團聚。
有些時候,潮媽們還相約參加旅行社組織的一日游。她們穿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有的還化著淡妝,有的梳著美麗的發型,活力十足。車上的年輕人反而沉默不講話,只有潮媽們像麻雀一樣,“哇哇”叫個不停,又在高聲商量明后天去哪里玩兒。現在的潮媽不像以前“玩玩農家樂,打打麻將”,她們講究吃、講究穿,時尚領先,到處游玩不歇腳,再累也快樂!回家洗個澡,睡個好覺,過了今天,明天的事兒明天再說。
李大媽十分講究,快80的人了,精神還像六七十歲,每天在家照顧老伴,業余生活也安排得十分豐富。7點起床在大院里散步,9點吃過早飯后,就去買菜做飯,上午就過去了。她說:做家務也是鍛煉。中午,李大媽稍稍休息,有時是散步,有時是做操,或者看會兒電視,或者和周圍的鄰居聊天,曬曬太陽。
李大媽真的很能干,別看她年紀大,對各種事務卻都很精通,幫鄰居老人們掛號,陪他們看醫生,組織他們逛街、賞花。老人們什么事都愛找她幫忙。她從不推脫,總是盡力而為。李大媽總是說,人有事干才充實快樂,為別人提供方便也是為自己方便。也許明天老朋友就離開我們了,在一起就應該珍惜,友好相處,這也是老人們的快樂。
廖大媽今年60歲,前幾年從農村來幫女兒帶小孩。現在,大孩子已經4歲了,第二個外孫剛剛出生。帶一個孩子的時候,廖大媽別提有多開心了,第一次當姥姥,加上一個孩子帶起來也很輕松,整天都樂呵呵的。外孫帶得十分精細,孩子長得也很好,孩子上幼兒園后,廖大媽還常和小區的大爺大媽們跳廣場舞。隨著第二個孩子的出生,家里請了一個鐘點工阿姨每天打掃衛生、做飯,廖大媽就專職帶孩子。現在二孩三個多月,雖然廖大媽還是很樂呵,但再也不出來跳廣場舞了。有時候見到廖大媽,她和我們幾個老姐妹說,雖然還是很快樂,為子女分擔困難,貢獻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但真的是太累了。
曲大媽也七十多歲了,年輕時丈夫去世,曲大媽自己把兩個女兒含辛茹苦地養大,又把兩個外孫養到12歲,到了安享天倫的時候。可她就是閑不住,女兒們離她遠,一個住在城東,一個住在城西,曲大媽獨自住在城南。雖然女兒們也隔三岔五地帶著她一起出去玩兒,但她覺著,沒有同小區的老朋友們一起玩兒得開心,痛快。除了周末,曲大媽整天都在小區里曬太陽,打點小麻將,有時候和朋友們出去游玩一陣。在她看來,這就是最大的快樂。
潮媽們都有自己的累,也有自己的快樂。但她們因為自己盡到母親的責任,無怨無悔。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