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注釋】
祗回:徘徊,流連。六藝: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
【思考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人不知而不慍?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去云?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不亦說乎? ? ? ?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B.雖不能至? ? ? ? ?雖不能察,必以情
C.學而不思則罔? ? ?入則無法家拂士
D.想見其為人? ? ? ?此之謂失其本心
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諸生以時習禮其家。
4.請結合【甲】【乙】兩段選文,說說學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夯實基礎
按要求默寫《論語》中的句子。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待富貴的正確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