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北部的小城巴特基辛根,人口僅有2萬多,但名氣頗大。歷史上茜茜公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鐵血宰相俾斯麥、作家托爾斯泰、畫家門采爾等都曾到過該地。因為這里是遐邇聞名的“水療之都”。
保留著水療的古老傳統
從“浪漫之路”的起點——維爾茨堡出發,記者開車不到1小時就到達巴特基辛根。小城緊鄰勒恩國家公園,依山傍河,風景如畫。早在13世紀,小城正式被命名為巴特基辛根。這里悠久的歷史、優美的環境、健全的城市療養設施、豐富的文化均聞名于世。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里至今仍保留著發放治療水的古老傳統。
巴特基辛根的治療泉水有著悠久的歷史,無論是飲用還是洗澡,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16世紀,巴特基辛根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水療勝地。19世紀時,它在歐洲貴族中已享有盛譽。許多國家的國王也喜歡在這里舉行夏季社交活動。”巴伐利亞旅游局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20世紀開始,越來越多的平民百姓成為這里的訪客。
如今,這里仍保留著水療的古老傳統,七種富含礦物質的治療泉水在小城各處“冒泡”。每一種治療泉水都具有不同的保健方法,如飲水療法、盆浴等。這些泉水含有的礦物質等,對于治療消化系統、上呼吸道系統、身體疲乏以及貧血癥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最為有名的治療泉水當屬拉科奇泉。1737年,在穿越城市的薩勒河的改造工程中,建筑工程師巴塔薩爾·諾曼發現了拉科奇泉眼。經過當地藥劑師伯克貝爾的研究,確定拉科奇泉的醫療效用。它含有鐵、鉀、鈣、鎂、錳、鍶、硫酸鹽等物質,可以治療胃、膽等病癥。從此,拉科奇泉聲名遠揚,被廣泛應用于飲水治療和浴療。
而馬克斯泉則是小城中最古老的泉水。16世紀,它第一次被證明有治療作用。由于味道有點酸,當時它被稱為“酸泉”。維爾茨堡天主教史料記載,早在1520年,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就利用“酸泉”進行沐浴了。至于它為什么叫馬克斯泉,與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有關。他曾多次帶領家人和隨從到巴特基辛根療養,捐助研究這里的治療泉水,并進行推廣。為了對他表示尊敬,當地人用他的小名
來命名城中最古老的泉水。這種泉水對尿路感染和結石病等都有很好的療效。
其他五種治療泉則是圓井泉、美泉、老路易波特泉、新路易波特泉、潘杜爾泉,各有各的故事和治療特色。此外,小城還有一種“苦泉”,它并沒有單獨的泉眼,而是在拉科奇泉的基礎上加入鎂和硫酸鈉等元素。
對癥下“泉”
不過,巴特基辛根的訪客很難在短時間內品嘗所有的泉水。沒關系,在小城市中心歐洲最大的散步長廊,設有品泉區,訪客可以品嘗這些治療泉水。麗薩·施萊希爾是這里的工作人員,被稱為“泉水女士”。她告訴記者,品泉區早上7點就開放,也為了方便早上出門的市民喝一杯。
需要注意的是,泉水不能隨便飲用,一般需要由醫生開出處方,對癥下“泉”,才能緩解健康問題或預防疾病。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也有客人只想喝泉水來增加力量、提高免疫力,即使這樣,也需要先咨詢醫生。工作人員會拿起杯子,放在水龍頭下,給訪客裝滿適合他們的新鮮泉水。麗薩介紹,空腹飲用效果最好,身體能更好地吸收泉水中的礦物質。
記者一一品嘗了這些治療泉水,說真的,味道并不好,有的像海水,還有的顯然是苦水。不過,當麗薩說這些水對身體的好處時,記者和其他訪客一樣一一飲完。許多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會根據不同需求喝一杯治療泉水,這是小城居民長壽的秘訣。
每年選出“泉水皇后”
為了推廣治療泉水,巴特基辛根每年還會選出“泉水皇后”。“泉水皇后”要求很高,必須是未婚的當地居民,且應具有美麗的外表及迷人的魅力。“泉水皇后”還要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國為巴特基辛根的泉水進行宣傳。
除治療泉水外,巴特基辛根具有醫療效果的沼澤泥也名聲在外。據當地醫療專家魯迪格介紹,通過沼澤泥浴和沼澤泥裹膚,可以治療風濕性疾病、關節炎、婦科疾病等。
受益于天賜泉水,小小的巴特基辛根竟然有近40多家各類療養院和醫院。這座小城也與中國有緣,有足球球隊曾來此地進行集訓。著名鋼琴家郎朗也多次到這里參加夏季音樂節演出。而中國知名的理療品牌也在這里開了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