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莉
【摘要】中國音樂劇女聲唱段除了可以用西方音樂劇唱法演唱,運用混聲演唱音樂劇中的高音部分外,還可以運用中國聲樂的科學方法結合西方流行唱法,使中國的音樂劇也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嘗試民族唱法的咬字行腔(腔圓字正,注重民族性,講究音色的明亮度,聲情并茂)。流行唱法的(氣聲、低吟、語氣感和演唱時的唇齒之間的吐字、口語化、語言清晰、情感真摯和演唱的松弛度)。用緊跟時代步伐的科學的唱法,吸取各種演唱方法的優點為所用,為劇情發展、為人物服務。
【關鍵詞】中國音樂劇;女聲唱段;民族唱法;中國聲樂;二度創作《星》《輕輕推開一扇窗》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音樂劇19世紀末起源于英國,后來逐漸在美國紐約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發展到鼎盛。音樂劇從國外傳到中國幾十年了,大家也一直延續著百老匯音樂劇的模式在創作和演唱,當然,按照西方音樂劇的模式創作中國音樂劇也無可厚非,但是也有一些作曲家、歌唱家在嘗試用一些中國的民族元素創作、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音樂劇,也創作了一批老百姓喜歡看的音樂劇,大型原創音樂劇《星》就是這樣一部具有具有民族特色音樂劇。直至今日,音樂劇《星》在上演十幾年來,女主角月月的主要唱段《輕輕推開一扇窗》深受大家喜愛,常常在全國各地的各種音樂會被歌唱家演唱,這樣一種現象,目前在中國原創音樂劇中,并不多見。衡量一部音樂劇的好壞,并不能只是看它有沒有留下唱段這一項,但是,可以從音樂劇《星》的創作和演唱中,看出作曲家、導演、主創團隊以及演員們在中國音樂劇的呈現中的深度思考。女聲流行唱法的真聲最高音通常在小字二組的c這個音上下,一般的女聲流行歌手的單曲通常也不會超過這個范圍,作曲家在創作音樂劇時,一般不會把女聲的音高寫在這么低,因為音樂劇需要音樂推動戲劇,如果僅僅是那么窄的音域,務必會減弱女聲的表現力,甚至影響整個音樂劇的戲劇張力。這個時候專業作曲家通常的寫作方式,是按照音樂劇的總體架構去確定每個角色的音色、音域。自然寬廣的音域表現力會更加豐富,更加不一樣。當作曲家創作音樂劇時,女聲的旋律音高經常也會較高,百老匯音樂劇中,通常女聲為了讓聲音能更有戲劇張力,在高音區會用真假聲混聲演唱,用來拓展女聲的音域以及表現力。目前中國音樂劇中,除了用混聲唱音樂劇中的高音部分外,還可以運用中國聲樂的科學方法結合流行唱法,讓中國的音樂劇也有自己獨特的演唱方式。這是作曲家和我在十幾年前音樂劇《星》排練時提出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后,積極思考、勤于實施自己大膽的想法。十年后回頭看,主要唱段《輕輕推開一扇窗》深受大家喜愛并被經常演唱,足以證明我們的嘗試是有益的。
一、音樂劇《星》簡介
主人公月月邂逅便衣警察陽光,他們一見鐘情,相識、相知、相愛,愛的刻骨銘心……在金牌經紀人鄧大龍的游說下,月月報名參加選美。終于戴上了桂冠,成為一顆耀眼的星!當月月沉浸在成功的喜悅時,久別的姐姐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月月當然不知道,姐姐如花早已陷入販毒的深淵而不能自拔……深愛著月月的陽光,直到看見月月拿出的照片才猛然發覺,他和戰友們一直跟蹤追擊的犯罪嫌疑人竟然就是月月的姐姐如花……
月月、陽光、姐姐如花……
是誰還在輕聲叩問:在浩瀚的星空,你是哪一顆?!
《星》劇作曲李小兵,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國際電影音樂節藝術總監;“3D音樂”的研究、倡導者,我國電子音樂、計算機音樂、音樂科技方面的專家,主持人、參加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 作曲博士、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吳祖強教授,創作涵蓋各種音樂風格,數十次獲國內外音樂大獎,部分創作、制作的作品深受群眾喜愛被廣為流傳。曾在萬里長城舉辦李小兵大型實景地長城音樂會(中國文聯等八家部委主辦、香港鳳凰衛視等播出),指導學生獲國內外專業電子音樂作曲大賽獎項四十余人次(其中全國冠軍8人次,世界大獎2人次),音樂劇代表作:大型音樂劇《星》《法海》等,微信音樂劇《雨夜小站》《今夜的星空》《大愛無疆》等。對美國、英國、法國等音樂劇有著深入的研究,對中國音樂劇的創作有著深刻的思考。
二、以音樂劇《星》中四個唱段為例,探討女聲唱段的表達方式
唱段《不一樣》。深深地呼吸,怯怯地仰望,不一樣,不一樣,這里的氣息不一樣,撲面而來讓我心慌,不一樣不一樣,這里的陽光不一樣,燦爛耀眼令我神往,那些樓那些房,仿佛在講述一個故事,那些草那些花,仿佛在憧憬一個夢想。這一唱段是女主人公月月第一次亮相的第一個唱段,所以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需要通過這段唱段準確的表達出來。月月是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子,從老家獨自一人來到廣州尋找半年前失去聯系的親姐姐如花,來到一個陌生地方,她的心理是無助的,甚至有些膽怯,看到眼前的一切也會有好奇,同時因為沒有一個方向會有一些茫然,帶著這種感受來找女主公的人物特征應該就會比較準確了,演唱的時候一定是在人物當中、角色當中去詮釋,這段音區比較低,在演唱中可以加入說話的語氣感,述說的方式來演唱,分析每句歌詞她的一種心理的變化,通過音樂強弱對比凸顯出女主人公膽怯、新鮮又茫然的人物特點。
唱段《夢想為我插上翅膀》。我的夢想插上翅膀,夢里的星星在眼前閃亮,仿佛貼近星星的臉龐,仿佛和星星一起歌唱,我(你)的夢想插上翅膀,不再仰望不再遐想,當我(你)戴上桂冠的時候,我(你)就是那燦爛的星光,星星啊星星啊,我要和你一起歌唱,我要和你一起飛翔,夢想為我(你)插上翅膀。這個唱段是女主人公月月知道自己進入了“花城之星”決賽后,把好消息告訴陽光,兩個人一起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想象著夢里的那顆星離月月更近了。這個唱段抒發了他們此刻美妙的心情。作曲家用了湖南花鼓戲的音樂素材在這首唱段里面,劇中女主人公是一個湖南妹子,用上湖南的本土音樂特色更能夠體現出人物特點和個性。這一段非常的活潑歡快,用聲上可以更加明亮,清脆一點,在咬字上注意和強調字頭,咬字頭要適度,咬完就松開,吐字上注意字腹如“膀”“亮”“龐”“唱”,在演唱過程中延長音主要是靠韻母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要與氣息充分協調、搭配起來,這樣不僅在技術上站住了,也會更加貼近月月這個人物形象。
唱段《這是我嗎?》。眉毛又彎又細,眼圈又黑又密,濃濃的胭脂,厚厚的粉底,眼睛燃燒著欲望,聲音蘊藏著希冀,這是我嗎?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夢依稀,我不知自己丟失在哪里,這是我嗎?如影如幻如歌如泣,夢驚起,嗚!該唱段是在發型師等人給女主人公“月月”化妝,戴上各種不同顏色不同造型的發套;穿上不同花色不同款式的時裝、不同風格的手袋、飾品……經過發型師們的一番折騰,那個真人大的“月月”早已面目全非了……而他們仿佛并不滿意,還在鍥而不舍地修改著、折騰著……那個真人大的模型變戲法似的變成了真人月月,在一個完全被雕琢出來的月月出現后,她是帶著疑問、不確信、又充滿著神秘感來表達的這樣一個唱段,所以帶著這樣的疑惑,加上說話般的語氣感,描述自己臉上的妝容和自己身處的一個環境應該就很準確了。在這里不限制演唱的唱法,在A段“眉毛又彎又細,眼圈又黑又密,濃濃的胭脂厚厚的粉底,眼睛燃燒著欲望,聲音蘊藏著希冀,這是我嗎?”可以借鑒流行唱法的氣聲,生活中說話般的語氣感來說來唱,到副歌部分“夢依稀我不知自己丟失在哪里這是我嗎如影如幻如歌如泣夢驚起”音區高了后可以結合美聲唱法發聲方法,用強大的氣息支持,呼吸更深,位置更高,咬完字頭嘴巴放松,帶著情感來演唱完成這個唱段。在整部音樂劇中,應該沖破唱法的界限,用合適合理的唱法來表達戲劇情節和人物的情感。
唱段《輕輕推開一扇窗》。輕輕地,輕輕地,輕輕地,我推開一扇窗,那一扇窗,夢里的星星在手中閃亮,心靈的旅途深遠悠長,回眸凝望己是生命的過往。在浩瀚的星空我已找到你,你在生命的每一個印記,你在我無盡無期的夢里,留下不熄不滅的記憶,愛你!愛你!這是女主人公月月在整劇中的一段非常重要的詠嘆調,是在她經歷了與男主角陽光的愛情、被星探發現并包裝、獲得了選美大賽冠軍,這樣的一個抒發內心幸福、激動、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一個唱段。該唱段旋律非常優美動聽,既有小調的婉轉抒情,又有大調的澎湃激昂,從非常弱開始,“輕輕地、輕輕地、輕輕地”,如果三個“輕輕地”唱的一樣就很無趣了,需要在語氣上做一些變化,第一個非常輕聲的說和唱出來(呼吸是深的,要保持住),第二個很小心的更加輕一點,讓人感覺到你真的在輕輕地推開一扇窗,第三個是強調的語氣了,換一口氣,可以隨著情感往前推進,聲音稍微放出來一些來唱出“輕輕地”,這樣就有了三個層次感和三種變化。“我推開一扇窗,那一扇窗”,這一句唱“我推開一扇窗”時可以聲斷氣不斷,動詞“推”字可以強調一下,“那一扇窗”做一個漸強的處理,“窗”字歸韻需要快一點,這個字做一下漸強,這樣音樂就很有表現力,也與人物情感表達是統一的。下面的兩句“夢里的星星在手中閃亮,心靈的旅途深遠悠長”,做一個大連線的處理,在重音上可以強調手中閃亮和深遠悠長,當然不是一味的唱重它,字頭咬完以后就松開,始終要在角色中去表演和演唱。“回眸凝望以示生命的過往、過往、過往”,這三個“過往”處理上也是有區別的,第二個比第一個更具體更往心里走,第三個情感會更濃,回憶過往經歷的一切,不易也好、開心也好,所有的付出和汗水,幸福感等所有的感受通過“過往”表達出來,有了內心一種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就不會空洞了。這是整個唱段的第一部分,是一個開始、一個鋪墊,情感上是飽滿的,是有控制的,開始雖然音區比較低,用說話的感覺比較多,在演唱時氣息一定是需要保持深呼吸的,小聲、弱的地方呼吸不能淺,這是很多時候只注意了情感而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無論在低音區、中音區還是高音區呼吸是一樣的深,不能隨意變動。B段轉了調,音區高了,音樂的起伏也大了,整個情感上也會更加的濃郁飽滿,“在浩瀚的星空我已找到你,我生命的每一個印記”,“在”“找”“每”這幾個字是重音需要突出一些,“你在我無盡無期的夢里,留下不息不滅的記憶”,“你”“夢”“留”強調一下字頭,“愛你,愛你,愛你”,第二個愛你與第一個有所對比,更加深情,好像在跟自己說一樣,可以弱一點,更加往內心走,第三個愛你做漸強處理,釋放出來告訴大家。中間有一個小間奏,這個時候演唱者依然要在人物中,在音樂的流動中保持住之前的感受,不可以松弛下來休息,緊隨著音樂的推進到下一句,“回眸凝望已是生命的過往,過往、過往。”這一句再現了第一段中的旋律和歌詞,加強了第一段這一句的主題思想,潛臺詞“一切都是過往”,所以在演唱上除了回憶,還多了一種肯定。接下來間奏,轉調再現B段,實際上要唱好重復的旋律和歌詞并且打動觀眾引起共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音樂上我們不僅僅只是有所不同的處理,還需要搞清楚在整首唱段中為什么要出現這樣重復,要做分析對比,我認為在這里演唱者應更加流動、積極起來,加強其動力性,這也是為了下一個再現蓄積不斷向前發展的力量,在音樂上與之前的一次出現形成一個對比和強化性,這里的重復也是為了加強人物的一種內心感受和對情感的抒發,女主人公在這一刻是充滿正能量的、激動地、對收獲的一切充滿著一種滿滿喜悅感和幸福感,加強該劇的人物性格特點。
三、結語
國外的音樂劇大多是以流行唱法或者美聲唱法、混聲唱法來演唱,對于中國原創音樂劇來說,可以更多地融入中國的音樂元素以及中國的演唱表達方式,從音樂整體出發,演唱時不受限于一種唱法,將演唱方式與音樂風格很好的切合,沖破唱法的界限,用表達人物性格特征的聲音去演唱每個唱段,加入音樂劇中戲劇人物的一種情感,融入到作品當中進行二度創作。只有這樣,觀眾才會融入其中,會更加真實、淋漓盡致地引起共鳴直達內心。
表演者、演唱者有了好的演唱技術后,要用技術為作品服務,每當面對一個劇目、一個角色時更應該花大量時間去吃透、琢磨劇本,認真仔細地思考每個人物唱段中的一種心理變化,反復朗誦每個唱段的歌詞,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甚至細致到每一個字,準確理解作曲家在音樂風格上的一種創作走向,認真分析作品,掌握其藝術風格,理解消化后全情的投入,當然對音樂也可以有一種自己的音樂理解,把自己的理解和作曲家的音樂風格特點進行豐富和補充。
借鑒西洋歌劇的科學發聲方法,聲音上光彩度、氣息的通暢度和統一性,力度上的連貫性和流暢性,音域上的拓展,可以獲得更大范圍的歌唱表達,中國音樂劇可能更可以嘗試民族唱法的咬字行腔(腔圓字正、聲情并茂,注重民族性,講究音色的明亮度)。流行唱法的(氣聲、低吟、語氣感和演唱時的唇齒之間的吐字、口語化、語言清晰、情感真摯和演唱的松弛度)。用緊跟時代步伐的科學的唱法,吸取各種演唱方法的優點為所用,為劇情發展、為人物服務,游刃有余地進行精準的情感表達并傳遞給臺下的每一位觀眾,只有二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達到一種美的享受和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