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教學是當前兒童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聲樂教學不僅能夠科學地鍛煉兒童的嗓音,還可以陶冶兒童的情操,增強兒童的音樂藝術欣賞水平及能力,對兒童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結合兒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來看,兒童的聲樂教學中對嗓音的訓練與成人不同,兒童聲樂教學中的嗓音訓練不僅需要掌握兒童嗓音的特征,避免嗓音訓練損傷兒童的聲帶,還需要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讓兒童配合訓練,這些都對兒童聲樂教師的專業和經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筆者在本文中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思考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的訓練要點。
【關鍵詞】兒童聲樂教學;嗓音訓練;要點分析
【中圖分類號】J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與成人教育不同,以聲樂教學為例,成人教學是傾向于培養嗓音的運用技巧和能力,而兒童教學則是要培養兒童的興趣愛好。音樂作為最有意義也是最為廣泛的藝術形式之一,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家長們選擇的熱門。嗓音教學能夠讓兒童明白什么是音樂美,對音樂藝術產生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因為嗓音教學可以讓兒童的聲音與音樂藝術相得益彰,所以,通過嗓音教學可以讓兒童更好的明白和理解什么是聲樂,更好的展示聲樂,達到美觀的效果。其次,嗓音訓練作為一種訓練方式,在日常的練習中可以通過科學的練習方法對兒童的嗓音進行全方面的聯系,進而讓兒童在日常的徐誒下中更好的掌握聲樂教學的內容,提升兒童對聲樂教學的理解程度。
但是從實際上看,很多家長對聲樂學習存在誤區,認為僅僅是“學會唱歌”而已,其實不然,聲樂教學是要從嗓音入手,運用專業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對嗓音的訓練,如果方法不得當,那么將會對兒童的聲帶造成嚴重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到兒童未來的音色。本文從嗓音訓練對兒童聲樂教學的重要性入手,結合當前兒童聲樂教學嗓音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思考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的訓練要點。
一、當前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訓練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個人角度上存在的不足
1.教師缺乏對嗓音訓練的重視程度
從當前的實際教學來看,教師缺乏重視程度是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訓練上最為主要的問題之一。在部分教師眼中,兒童聲樂教學就是一種啟蒙式的教學,重點是保證兒童能夠簡單的理解聲樂,欣賞音樂,所以很多教師都存在著:“簡單會唱歌就行”的思想,在聲樂訓練的過程中不重視甚至是不進行嗓音訓練。還有的教師認為對兒童進行嗓音訓練會損傷兒童的聲帶,造成兒童身體的問題,影響兒童未來的發育,因此還有部分教師在兒童聲樂教學中刻意的躲避嗓音訓練,對兒童聲樂教學中正確的訓練嗓音造成影響。
2.教師能力不足以支撐嗓音訓練角度
教師能力不足也是當前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訓練的又一主要問題。結合現有兒童聲樂教師能力的現狀來看,雖然當前關于兒童聲樂教學的教學內容較多,但是對于兒童嗓音訓練的內容卻是較少,在加上很多教師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兒童嗓音訓練培訓,就導致教師能力不足,無論是教學理論還是教學技巧都比較匱乏,不能結合兒童的特點來進行嗓音訓練課程的安排及兒童嗓音訓練節奏的掌控。在教學形式上,也不能結合兒童的特征及情緒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差異性教學應用較差,所以難以對兒童的嗓音起到真正的訓練效果。
(二)實際教學角度上存在的不足
1.學生缺乏配合,造成訓練困擾
與成人相比,兒童的心理發育和生理發育正處在初級階段,很難主觀地控制自身的情緒與行為,所以兒童表現得好動、活潑,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所以使得兒童在接受嗓音訓練的過程中不能積極配合,造成訓練上的困擾。具體來看,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兒童并不能安靜聽講,更不能記住教師所講授的嗓音訓練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師的傳授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教師在對兒童進行訓練的時候,學生也不積極配合,不能按照教師的方法進行正確訓練。嗓音訓練本身就是一項較為枯燥的過程,兒童的心理特征導致兒童并不能長時間主動的進行訓練操作,所以導致了兒童對聲樂的學習并沒有真正地產生興趣,在加上教師的訓練方法缺乏趣味性,無法吸引兒童積極參與,造成了訓練上的困擾。
2.未能結合兒童的特征進行訓練
在聲音教學中,嗓音訓練是最為基礎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訓練內容,因為與氣息、共鳴等訓練內容不同,嗓音訓練要求學習者擁有一定的嗓音先天條件,并且訓練時間較長,尤其是對于兒童而言,成果表現周期長、明顯性低,同時,嗓音訓練還需要大量地使用聲帶,在加上兒童正處在嗓音發育階段,如果訓練不科學,則容易造成兒童的聲帶受損,影響教學效果。
二、兒童聲音教學中嗓音訓練的重點把控
(一)教師角度的重點把握
1.加強教師重視程度
教師的重視程度是教學踐行深度的基礎,因此,兒童聲樂教學的嗓音訓練中,首先需要加強教師的重視程度。
第一,加強學校的重視。兒童聲樂學校的領導要提升對兒童嗓音訓練的重視,領導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嗓音訓練對兒童聲樂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學校還可以將嗓音訓練納入到教師的考核范圍中,以兒童演唱的嗓音作為評判依據,監督教師對嗓音訓練的重視情況和教學情況。
第二,與家長合作。學校可以就聲樂教學和嗓音訓練的問題召開家長會,讓家長認識到嗓音訓練對兒童發展的意義,在通過家長的要求來提升教師的重視程度。
2.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師的能力直接影響到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訓練的質量,針對當前部分教師專業能力不強的問題,則有必要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入手,在課余時間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與技巧方法,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兒童的嗓音訓練上。教師要強化自身的理論知識學習,掌握兒童嗓音訓練的內容與節奏,這對兒童的特征來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其次,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還可以通過考評、激勵等形式來增強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將教師的自我提升納入到對教師的考核體系中,通過這種形式來增強教師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動力,為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二)實際教學角度的重點把握
1.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兒童的不配合也是造成嗓音訓練效果不佳的主要問題,所以,在聲樂教學的嗓音訓練中,要增強兒童的配合程度,提升兒童學習的主動性。
第一,游戲教學法。愛玩是兒童的天性,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兒童的這一特征來進行嗓音訓練。通過游戲可以讓兒童在主觀上接受嗓音訓練,并且通過游戲教學的娛樂性來帶動兒童的訓練體現。在具體上,可以通過“接歌”的游戲,選擇一首訓練嗓音的歌曲,讓兒童一句一句的接歌,通過這種游戲來增強兒童嗓音訓練教學的氣氛。
第二,視頻教學法。視頻教學法是指讓兒童觀看視頻,通過視頻中嗓音美感帶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優秀的兒童演唱作品,讓兒童觀看同齡人的嗓音運用技巧,兒童的模仿性較強,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模仿的欲望,教師在旁進行適當的指引,讓兒童主動的開始嗓音訓練,還可以通過比賽等形式進一步的調動兒童的主動性和競爭心理,從而產生更好的訓練效果。
2.結合兒童的特征因材施教
在兒童演唱中,兒童干凈、空靈的聲音可以為音樂作品注入“靈魂”,起到更好的演唱效果,如果兒童的嗓音問題嚴重,那么在演唱的時候將會降低演唱的美感。作為世界上最通用的藝術之一,音樂的魅力毋庸置疑,藝術的魅力是要傳遞美,音樂的美感傳遞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歌詞、旋律和聲音。雖然沒有歌詞也能傳遞音樂,但是歌詞卻為音樂賦予了生動的“肉體”,讓音樂成為了一種通俗的、直觀的藝術;旋律是通過某些特定的節奏來傳達內容和情緒,而聲音則是為音樂賦予了傳遞的源泉,是聽眾對音樂最直觀的感受。但是從幼兒的角度來講,不同的人受先天條件影響,嗓音的條件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加上個人的興趣、家長重視程度等,所以不同的兒童在嗓音技巧掌握上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就需要結合兒童的特征在聲樂教學的嗓音訓練中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首先是要根據兒童整體特征,學校可以聘請專業的兒童醫生檢查,結合兒童的聲帶發育特征,與教師合作,制定出一套適合兒童的嗓音訓練方法,在保護兒童聲帶的同時合理的訓練節奏與訓練強度,保證兒童聲帶的健康發育。
其次是根據兒童的個體差異。教師要對每名兒童進行詳細地觀察與分析,記錄不同幼兒的聲帶技巧掌握及運用情況,結合兒童的個體差異制定出不同的訓練方案,保證每名兒童的綜合提升。
三、總結
從聲樂教學的角度來看,嗓音訓練是聲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如果嗓音存在問題,那么在進行聲樂表演的過程中就很難達到良好的聽覺效果。因此說,聲樂教學是學習音樂的開端,嗓音訓練是聲樂教學的基礎,因此,要想真正意義上的實現聲樂教學、幫助兒童學習音樂,那么就必須要進行科學、正確的嗓音訓練。這不僅需要教師提高認識,還需要兒童的積極配合,因此這就需要兒童聲樂教師不斷的提升自身認知、提升自身技巧與能力,結合兒童的特征,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對兒童聲樂教學的嗓音訓練,讓兒童打好音樂基礎,了解音樂、掌握音樂并且愛上音樂,為兒童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艷偉.聆聽世界聲樂大師“傳道”———評《嗓音遺訓:世界聲樂史上歷代大師教學經驗薈萃》[J].大學教育科學,2017(5):135.
[2]朱軼琳.專業素養提升角度下研究廣西獨立學院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教學改革路徑[J].藝術評鑒,2017(4):108-109.
[3]李姝葳.淺論兒童聲樂教學中嗓音的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58.
[4]郭彪.鄭國玉.論變聲期兒童聲樂教學的若干問題及對策思考[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16-18.
[5]任國軍.“悄悄聲”唱法——變聲期練習唱歌的一個好方法應用技巧[J].雞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22-24.
作者簡介:程爭(1981—),女,漢族,廣東潮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