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鋼琴藝術的普及,學習鋼琴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但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本文將針對學生在學習鋼琴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注意力的幾種方法,旨在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課堂效率及演奏水平。
【關鍵詞】鋼琴教學;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提升方法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注意力是頭腦對某一事物處于集中精力、積極思考、全神貫注的狀態;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伴隨著感覺、知覺、記憶、思維以及想象等心理過程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特征。在學習中,注意力集中與否,對學習效率有著較大的影響。
一、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一)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因為人的思想、情感等都是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而且人也是不斷追求新的事物的,感官上會注意到一些有變化的事物。外界環境因素的改變就可能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外面有奇怪的噪音、空氣悶熱等,這些都可能會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分散注意力到其它的事物上。
(二)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年齡差異及個性差異造成的。學齡前至低年級的學生,難免貪玩坐不住,注意力差,容易分心;年齡稍大些的學生,注意力逐漸發展和完善,但是由于天性使然,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想要從外部世界中獲取更多、探索更多、追求更多,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很容易影響情緒,不能集中注意力。
(三)教師教學方面的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教師的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鋼琴藝術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技藝,有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容易忽視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按照自己的節奏、方法進行教學,而且長期保持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久而久之有的學生就會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注意力也越來越渙散。
二、如何提升學生的注意力
培養專心致志、嚴謹認真的作風和品質是鋼琴教學目的之一,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專心、精力不集中的問題,是需要老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共同來調節。
(一)合理選擇教材,激發學琴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鋼琴教學的基礎。在鋼琴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對鋼琴產生興趣,自己主動想學,才能提高學習水平。具體來講,教師可以選擇合理的教材,結合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以及自身的彈奏能力,給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教材,避免選擇難度較大的教材。也可以定期播放一些藝術家的表演曲目、影視素材,豐富學生的學習素材,讓學生可以從影視資源中觀摩,引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為了加深學生對鋼琴的認識,還可以加強對鋼琴藝術文化以及歷史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琴意識,漸漸對鋼琴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加強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的培養,激發學琴興趣。
(二)教學時間段的合理安排
教師要掌握好學生在不同時間段的心理狀態、思想意識,盡量減少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比如周一到周五放學時,低年級的學生學校課業較少,放學時間較早,精力充沛,適合將鋼琴課安排在放學后;高年級的學生課業重、放學晚,放學后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適合將鋼琴課安排在晚上。周末,很多學生在午后感覺比較困,很難集中注意力,早上學生的意識比較清醒,也是學琴的好時間,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減少因為時間安排不合理而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三)明確教學要求、嚴格課堂檢查
鋼琴學習包括理論知識學習、技巧學習、實踐練習等幾個部分,老師要對課堂中每項教學內容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使學生能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學生要達到的目標、要完成的練習任務及具體的練習方法,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講怎么動作,還要講怎么聽、怎么想,讓學生的心思閑不下來,始終要關注自己的彈奏。
設定嚴格的課堂檢查制度。所謂明確、具體,在課堂上要對布置的作業進行檢查,并做出評價。上課過程中,對講授的知識,也要及時提問,不僅增加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還能使學生為了回答問題而仔細聽講。
(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規范語氣及肢體語言
教師的精神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情,飽滿的精神、熱情洋溢的情緒和適當的語氣,搭配協調的肢體語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防止學生開小差。教師必須要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交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配合肢體動作進行鋼琴演奏技巧的講解,多跟學生說一些鼓勵性的話語,這樣都能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
(五)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
加強教學方法創新,有助于讓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課堂氛圍更活潑、生動,而且多種教學手段也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聽辨練習,聽一首樂曲,說出不同的鋼琴音樂特色,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全神貫注地聽。再比如,可以加強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根據音樂來編故事,并且對故事進行表演和還原,教師首先給出一首樂曲,然后學生根據樂曲編故事,再對分配角色用鋼琴來表演,整個過程中會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減少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六)關注兒童特性,注重樂感的培養
兒童的心理特征比較特殊,個性化顯著,對外界保持了足夠的好奇,在鋼琴教育中應該首先培養兒童的音樂情趣和樂感,遵循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運用動靜交替和情景交融的方法進行教育,讓兒童在動、聽、看、辨的實踐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樂感,體驗鋼琴藝術的魅力,感受鋼琴的聲部、音色等,提高兒童對鋼琴音樂的鑒賞能力。在演奏時,按照老師所教的方法,通過正確的手段去表現音樂,把注意力集中到樂句、節奏、變化音、指法、奏法、力度、速度、雙手的協調、段落的銜接與轉折等需要注意的問題上去。
(七)全身心投入,準確完整演奏樂曲
在鋼琴彈奏過程中,保持樂曲的完整性十分重要,這就需要學生對演奏保持思想上的高度集中,在彈奏前面的小節時就要馬上思考后面的樂譜內容,在保證技術上不出錯的情況下還要注意音色,彈出符合標準的聲音,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既要傾聽已經彈出的聲音,還要提前想象將要彈出的音色,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完整地演繹出一首作品。
(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學生來到課堂上,對老師也持有一種信任而又敬畏的心理,加上學習環境發生了改變,面對新的學習內容,很多學生感覺到學習的壓力較大。在這種時候,應該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學習環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教師保持尊敬的心態的同時,以朋友的身份與老師相處,在一個舒適的環境和氛圍中學習,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問,提高自己的鋼琴演奏水平。教師應走進學生的心靈,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探索鋼琴藝術的魅力和精髓。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讓學生保持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鋼琴教學中,要以問題為導向,積極加強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問題的分析,找到具體的原因,并且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提升注意力的方法,提高課堂效率,讓課堂氛圍變得更有趣、更生動,進而提高學生鋼琴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蔣將.鋼琴教學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及解決[J].明日風尚,2016(17).
作者簡介:陳怡靜(1988—),女,漢族,海南省海口市,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音樂、鋼琴演奏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