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高考結束了,對于語文科目考試的“重頭戲”——作文,考生們普遍表示:今年語文試卷作文所出的青春愛國題材很熟悉,有話可說,還不容易跑題,為接下來的考試開了一個好頭!
東北地區知名高中語文教育論壇名譽主席、民盟遼寧省委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沈陽市教育研究院教育評估研究部部長柳文波評價認為,遼寧使用的全國Ⅱ卷作文題,可以用“一花五葉,回歸根本”來形容。
“一花”就是所給的材料,從1919年開始,分別以三四十年為一個時間跨度,寥寥數語,描繪出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也激蕩著時代的強音,非常精彩。“五葉”就是給出的五個任務,每片“葉子”,都同那朵“花”相連,使厚重的材料具有了開放性。
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這“一花五葉”高考作文的題目吧。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際,中國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1949年,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新中國青年投身于祖國建設的新征程。1979年,“科學的春天”生機勃勃,莘莘學子胸懷報國之志,匯入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國凱歌前行,新時代青年奮勇接棒,宣誓“強國有我”。2049年,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青年接續奮斗……
請從下列任務中任選一個,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
1919年5月4日,在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1949年10月1日,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
2049年9月30日,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慰問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首先,這是一個采用了有明確寫作任務的新材料作文題型。交際語境寫作,或說情境寫作特征十分明顯。營造了奮斗的情境,旨在讓同學們感知奮斗與歷史進步的關系。一看作文題不難,關于“奮斗”的話題平時也練過了,且有關文章也做了大量的閱讀,估計同學們看到了題都能微笑一下了吧。
那什么是“一花五葉”呢?“一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五葉”要用五個步驟完成作文:
1.內容與話題
作文審題首先應研究材料的內容與話題。
研究內容是為了找到話題,找到話題是為了立意。話題從材料內容中來,考場作文話題具有規定性。話題解決“談論什么”或“寫什么”的問題,它解決寫作的方向性、范圍性問題。
本題材料所給內容用一句話說就是:中國青年為中華富強而奮斗。
2.含意與立意
研究材料的含意目的是確定自己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因材料的含意而定,文章的立意應該針對話題、任務而確立。研究含意就是研究為達成寫作目的“具體寫什么”的問題。
題目所給的作文材料的含意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擔當,中國青年要為時代發展、民族富強而努力奮斗。
作文立意:材料給了五個寫作任務,要求針對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背景來作文,由此,你選擇的寫作任務不同,立意也就不同。
3.任務與要求
寫作任務是指令考生必須完成的工作,其中,立意是最為重要的工作,因為意猶帥也,意是文章的靈魂、中心思想。
無論是寫演講稿、寫信,還是寫觀后感、慰問信。都要特別注意“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結合材料,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主題鮮明。
要求,就是命題人所提出的具體條件,考生必須遵守、落實。要求,解決“在什么條件下寫”的問題。
4.作者與讀者
作者解決“誰來寫”的問題。作者是話語表達者,是寫作的主體,言說的主體。寫作就是作者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過程。作者的身份、修養、價值觀等直接影響到寫作。
本題的作者是:此時此地的青年。
讀者解決“寫給誰”的問題。讀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作者要說什么、怎么說。同學們只有考慮讀者需要什么,才能達成寫作目的。
本題的讀者是:集會上的聽眾、學生、家人或者百年中國功勛人物。
5.目的與表達
目的明確是寫出好文章的前提,否則文章就會寫散、寫亂。好的文章是圍繞目的達成而展開的。搞清楚寫作目的問題有益于謀劃文章的內容、結構、語言等。
本題的寫作目的是: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為了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東方而奮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闡述青年與歷史進步,國家、民族興盛的關系。
本題關于表達的規定是:
文體:有演講稿、書信、觀后感、慰問信。
表達方式:闡釋、評論、分析。
知道了“一花五葉”,我們再來分析出題人心中的“回歸根本”。
首先,回歸高考的根本。高考是為國選材,它固然也同個人發展密不可分,但只把它當成普通的考試,只同個人發展掛鉤,就太小家子氣了。厚重的材料,宏大的主題,可以更好地試出一個人的胸襟氣度。
不能把高中生當成小孩子,你把他當小孩子看待,他就真的長成一個小孩子,你把他當大人看待,他就真的長成一個大人,這是由教育的功效決定了的。
其次,回歸語文的根本。什么是語文?語,是規范的語言,也是個性的言語;文,是文字、文章、文學,同時也是文化。
刻意回避歷史文化題材,不僅造成語文的矮化,也會造成人的矮化,因此,今年遼寧作文題,在回歸的同時,也是在糾偏,關注作文,不僅要看它考了什么,也要思考它會引發什么,我認為這個“一花五葉、回歸根本”的作文前面,一定是大語文,是大教育。
青年有為,奮斗無悔,強國有我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觀后感
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 徐曉花
恰逢2019的“五四”,心潮異常澎湃。不僅因為一百年前的風雨涅盤,更因一百年后中華兒女依舊庚續銘記。領袖殷殷寄語青年:“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斗無悔”。觀看了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頗多感慨:新的時代,青年有為,奮斗無悔,強國有我。
庚續精神,矢志報國。一百年前,青年救亡圖存,反帝反封;七十年前,青年投身建設,白手起家;四十年前,青年科技報國,勇立潮頭;當下青年,凱歌前行,奮勇接棒;三十年后,民族復興,青年接續奮斗。百年風雨,一代代中國青年庚續五四精神,矢志報國,從未間斷。
青年有為,奮斗無悔。復興路猶長,奮斗正當時。作為一名青年學生,奮斗是青春最美的顏色。無論是在廣闊東北黑土地上奔走的秦玥飛,還是在病床上堅持自主創新研發的鄒勇飛;無論是海南“最美”村官張譯尹,還是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張超,他們都以自己青春的奮斗姿態,告訴我們什么是新時代的青年。他們伴隨著祖國成長,有著更扎實的知識,更廣闊的視野,更先進的文明環境,只要與時代同心同向,便可綻放最耀眼的青年光芒。
與國偕行,強國有我。青年興則國興。青年一代,有夢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希望。前有投筆從戎的五四青年,后有投筆下基層的大學生村官;前敢為人先高舉“科學、民主、進步”大旗的青年,后有90、00后青年投身科研領域前沿;前有為國流血犧牲的五四青年,后有為國守邊疆的北大青年……新的時代,青年們與國同行,奮斗不止,復興祖國。
那么,放眼當下,新時代青年該怎么做呢?
論語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共享使大學生在關心自身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并對推動未來發展充滿使命感。2019年“五四”前夕,某媒體新記者走進100所大學,對近2000名新時代大學生進行采訪和問卷調查發現,集體意識與擔當、理性的愛國主義、奮斗精神是青年最認可的品質,這些品質共同繪就了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圖譜。清華大學學生崔廣鑫說,“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是我們西藏支教團最浪漫的口號。而逆風翻盤”“C位”,飽含著青年去拼去闖去實干的決心和勇氣。
青年們,請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賡續傳統,懷抱赤子之心,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奮斗無悔,勇往直前吧,新時代的我們將大有所為!青年們,勇敢去奮斗,因為下一個百年,又是另一個另一群青年的天地!
傳承五四精神,青年有為,奮斗無悔,強國有我,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