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一凡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225300)
在藝術設計領域中,“五感療法”作為一種互動體驗設計而衍生出的新型設計理念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注意到并加以重視。五感療法一種新型的景觀設計手法,即從景觀體驗的角度對人們進行感官的反饋,領景觀與感官的互來映射情感的體驗,旨在通過各種景觀設計營造出感官或肢體體驗,讓參與者、使用者在營造的場所、空間、建筑等中產生共鳴和歸屬感。
五感,視、聽、觸、味、嗅,是人最本能的感知方式。五感療法可以緩解壓力,安撫情緒?;謴途窈蛷徒⌒撵`的作用。
通過視覺的觀察、聽覺的回聲、嗅覺的反饋、觸覺的感知和味覺的品嘗來進行療愈。
而不同色彩也會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和情緒的變化,比如紅色的紅花檵木、牡丹等植物可以讓人喜悅、興奮,使人增加食欲,升高血壓;粉色的木槿等會讓人有溫馨的感覺,能抑制憤怒并且減慢心率;而橙色的鵝掌楸等則會給人溫暖活潑的感覺,刺激并促進運動等。
其他顏色的植物同樣會影響人們的心理情緒,并且能反映到人們的生理上,輔助醫院的療愈措施。
醫院景觀的內容涵蓋有療養性質的景觀,以徐州市民政精神病醫院景觀設計為例,在場地中,以五種花園來體現五感景觀設計。
徐州市民政精神病醫院位于徐州市泉山區,地處徐州市西北側,距市區6千米左右,緊鄰黃河故道。基地東西長約320米,南北寬260米,總占地面積約8.27平方米。
設計范圍內場地較為平坦,存在部分建筑垃圾,綠地內雜草叢生,無喬木類植物。存在兩處較大的水塘,水環境較好,可適當考慮加以利用與改造,本次設計將對場地綠化景觀進行設計。
(1)使用人群分析
對醫院的使用人群進行分析,主要分為四大類,分別是醫院病人、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其他(參觀學習、周邊人群)。針對使用人群不同的心理狀態、不同的需求,將分別營造不同的景觀。
(2)人群心理需求分析
①醫院病人
病人在心理上渴望與人交往、被尊重、理解、關心,希望有歸屬感、認同感,需求良好的戶外環境,緩解在治療過程中的緊張焦慮心情。
②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大,在戶外時,渴望通過景觀環境從心理層面進行軟性調節。需求私密性強、安靜優美的環境。
③患者家屬
而患者家屬,在探訪病人時,希望有良好的交流空間與病人交流、散心。因此需求半私密性、安全性的環境,同時也要方便醫護人員觀察病患狀態。
(3)景觀空間分析
①游憩空間
以視覺參與引導游覽路線,通過植物色彩、高低和虛實的搭配以及小品設施等造型感強的點狀景觀,建立視覺焦點。將空間充分利用,提升醫院景觀環境,為患者提供舒適的游憩空間。
②入口空間
入口空間需承載大量就醫人群及家屬。因此需要注意a.標示性作為標識產地b.導向性對人群進行引導 c.展示性進行活動展示 d.禮儀性注重秩序性的設計特點。
③活動空間
活動空間設計中要注意場地開闊、視線開敞,方便醫護人員觀察患者的身心康復情況。
④療養空間
療養空間是以療愈為目的的景觀設計,通過專業的理論手法設計而成的景觀可以對患者進行輔助性的治療。
(1)總平面圖

圖1(總平面圖)
(2)景觀分區圖
基于五感療法,將設計場地分為通感花園、冥想花園、療養花園、復健花園、園藝花園等五個區域。

圖2(景觀分區圖)
(3)通感花園
通感花園利用景觀營造視、嗅、聽、觸、味等不同感受的空間。讓患者通過五感體驗,賦予身心活力,轉換情緒,緩解壓力,恢復疲勞。適用于輕度患者、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
例如:視、嗅——粉黛亂子草、細葉芒、桂花、丁香花;聽——鳥叫、蟬鳴、風鈴;觸覺——觸感柔和的觀賞草、觸感不同的流線坐凳、按摩小徑;味覺——桃樹、杏樹、枇杷等。
(4)冥想花園
冥想花園為患者提供精神集中的焦點,放松心情,在思考過程中人們的精神和心理會慢慢得到恢復。
冥想花園整體設計著重于營造一種安靜的氛圍,利用植物景觀來達到幫助患者身心康復的效果。可以使用半枝蓮、垂柳、石楠、黑松、櫸樹、樸樹、剛竹、菖蒲和蘆葦等植物進行配置。
(5)療養花園
療養花園主要是利用植物散發的不同氣味對人的身體起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同時功能布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更加考慮到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不同植物散發的不同氣體,通過肺部和皮膚可以進入人體,這些有益氣體能使患者長時間保持旺盛的精力,從而起到防病防毒、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某些強健植物在生長和光照過程中還會散發具有殺菌素、抗生素等多種對患者有益的化學物質,有助于輔助醫院的醫療康復手段。
例如:廣玉蘭、貼梗海棠(有益脾胃);大葉女貞、南天竹(有益肝);:銀杏、木槿、雞爪槭、麥冬(有益心臟);白玉蘭、十大功勞(有益肺)
(6)園藝花園
園藝花園是通過園藝活動等體驗式設計為患者提供一個體驗的過程,其設計強調病人心理上的需求。通過整地、播種、移苗、澆水、除草等園藝活動,借助植物的生長、繁衍,賦予身心活力、恢復身體自我感覺。
在園藝花園中,設計可供患者進行園藝栽培活動專有場地,通過消除患者不安心理與急躁謙虛、增加活力,讓患者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整地、挖坑、搬運花木、種植培土等活動來培養患者創作激情、抑制沖動,還可以通過有計劃的園藝活動來培養患者忍耐力與注意力、增強其行動的計劃性,從而起到輔助性的治療作用。
(7)復健花園
復健花園設計思路是,通過積極的運動,循序漸進地保持和提高患者的身體狀況,與患者的治療方案相比,主要關注身體上的康復,其次才是心理和情感的恢復。
精神病患者在治療后的康復中要有合理的休息,但不能一直靜養或者在醫院調養,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鍛煉,比如網球、太極這些等運動,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可以起到長期影響的作用,減少練習者對他人的敵意。同時鍛煉人的心態和體魄,有助于調節情緒,使人心胸豁達,完善患者的性格和情操。
一個好的醫護景觀設計不光應起到美化醫院環境的作用,還應滿足醫院中各種人群復雜多樣的需求,從生硬的景觀觀賞到把自然接觸納入設計需求進行考慮,讓每個身處醫護環境的人都可以更多地接觸自然、體驗自然。能讓人們通過休息、觀景、冥想、呼吸芳香空氣來刺激感官、舒緩壓力,擺脫麻木疲倦的狀態,使紊亂的生理機能得到調節;許多人對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往往也樂于選擇這種方式來放松身心。
由此可見,從感官體驗的角度進行現代醫院景觀設計對于患者的生活和醫院環境的發展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