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雙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 100081;北京市東城區職業大學 100010)
凌純聲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收錄的27首民歌代表了當時赫哲族音樂的總體情況。經過前期對27首民歌音樂形態分析發現,這些民歌的曲調是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雖為27首民歌,實質上曲調只有14個。如凌純聲言:
“一共學了二十七曲。對于赫哲唱歌已得一個大概情形,其余的亦是大同小異,乃停止學習?!?
以下將對27首民歌音樂特征進行概括性的梳理,并進一步闡述民歌中所反映的1930年前后赫哲族社會的基本形貌。
從分析結果看,這27首民歌旋律有三聲音階、四聲音階、五聲音階和六聲音階。如歌曲《獵貂》、《思夫》、《盼情郎(一)》、《盼情郎(二)》、《送情郎打圍》、《跳鹿神》等是由“dol、re、mi”三個音構成的歌曲,是典型的三音列。四聲音階歌曲也是常見的,如歌曲《怨詞》、《嫌夫》、《萬里霍通》、《蛇兒》、《擇婿》、《贊美情郎》、《游車莫奇吉林》、《野合》等共計8首。五聲音階民歌也比較多見,如《蘇完尼別汗》和《額真汗別姬》等。六聲音階民歌只有2首,很是少見,分別是《莫土格格奔月(一)》和《戰后》。旋律線條的走向既有上行的級進、下行的跳進,也有上行的跳進、下行的級進。
“調式是音樂的靈魂、神經中樞,拔一絲而動全盤”。2從歌曲音樂形態分析的結果可知,赫哲族地區以宮調式的歌曲居多,如《蘇完尼別汗》和《額真汗別姬》等。歌曲落音有宮、商、角、羽等。
從分析結果來看,當時赫哲族民歌節奏規整,經常使用的節奏型有前松后緊、前緊后松、四個十六分音符、附點八分音符以及兩個八分音符、一個四分音符等,可見赫哲族的節奏是比較發達的,可能與鼓樂發達有關系。同時,前松后緊和前緊后松的節奏型還經常與小過門配合使用。這27首歌曲中多為4/4拍,沒有散拍子,三拍子歌曲只有一首。
民歌結構特征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音樂旋律發展手法,二歌詞發展手法。依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音樂發展手法基本為變奏原則,有一句樂段變奏、也有二句體、三句體、四句體樂段變奏,其中,一句體和二句體占主導地位,四句體樂段僅有一首。如歌曲《莫土格格奔月(一)》《怨詞》《萬里霍通》等都是一句體樂段變奏。歌曲《嫌夫》《跳鹿神》《贊美情郎》等都是兩句體樂段。三句體變奏的歌曲有《求天賜?!返?。四句體僅有《留客》??梢?,1930年前后赫哲族民歌音樂結構基本以變奏為主,或者稱作變化重復。
從歌詞結構上看,赫哲人表達內容豐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結構模式。凡是歌前一定加入引子,正如書中記載:

經過分析,民歌中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與歌曲渾然一體不可分割,也是形成赫哲族民歌風格的重要特征。其歌曲結構基本形式是“引子(稱詞)+歌詞主體(實詞)+過渡(稱詞)+3歌詞主體+結尾(稱詞)”。
從分析的結果看出,歌詞內容豐富,音樂旋律結構較單一,歌詞是歌者主要陳述對象,歌詞都很長。赫哲人民歌離不開稱詞,凡是歌唱必然要有大過門(稱詞)、小過門(稱詞)、結尾(稱詞),缺少稱詞,赫哲人的歌也就沒有什么獨特性了。無論是什么歌詞都習慣使用同一個曲調反復完成,正所謂更詞不更曲。
在1930年前后,并未把赫哲族音樂作過明確的分類,但是從歌曲內容介紹可以看出,收錄的27首民歌中,有一些是伊瑪堪唱段。如歌曲《莫土格格奔月(一)》《莫土格格奔月(二)》《蘇完尼別汗》等??梢?,那時民歌和伊瑪堪唱段可能是通用的,即伊瑪堪唱段可以單獨演唱,同時也是說唱的一部分。歌曲的表達方式多以敘事為主,大都是講述一個故事,且都是表現男女愛情故事的歌曲,也有求天賜福的歌曲。
民歌是歷史,民歌是文化,民歌具有承載歷史文化、教化民眾的作用。從收錄的27首民歌中可以看出1930年前后赫哲族的社會形貌。可以說,民歌是一面鏡子,是赫哲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藝術縮影,在那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年代,民歌的作用就是活態講唱歷史的最好手段。
“赫哲人的性交很自由,女子未嫁以前,無所謂貞操,既嫁以后,如丈夫不在家,仍然自由與人性交,所以淫風甚熾”。4
赫哲人的民歌中也有表現婚姻觀念淡薄的民歌。例如民歌《嫌夫》,就是描寫已婚女子嫌棄丈夫,悔恨自己的婚姻,夢想再嫁如意郎君?!短股瘛肥敲鑼懩翘股袼_滿的情婦贊美他的歌?!督^交》是情婦乘船去尋情哥哥,不料發現情哥哥已經另有新歡,以上民歌都是婚姻觀念淡薄的具體呈現。另外,“情婦”一詞在所收錄的民歌中也是尤為常見。
“然,也并非是民族道德的墮落,實因生活方式使然,在漁獵的社會中,男子常出外漁獵,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二的時間不在家中,……女子丈夫出外,能公開的與人同居,男子歸來知之亦不深究”5
可見,出現如此淡薄婚姻關系有可能與自然環境、生活方式、生存本能有密切的關系。
赫哲人飲食習慣與他們生活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赫哲人以魚肉為主,輔以獸肉,包括鹿、狍子、熊、野豬、野雞、雁等,也會有黃米飯或小米粥。這一切都歸咎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的漁獵生產方式。《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收錄的部分民歌就是漁獵生產方式的真實寫照。如歌曲《擇婿》講述一位赫哲父親為自己的三個女兒挑選夫君的故事。擇婿有三個條件,分別是比武、到山上擒一野豬,再到江中捕魚??梢姴东C是赫哲人生存的重要生存技能,沒有打魚狩獵這兩項技能估計是很難在那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的。此外,表現漁獵生活的民歌還有《獵貂》、《思夫》、《送情郎打圍》等。
從收錄的歌曲中可以判斷,在1930年前后,赫哲族已經有買賣這種經濟模式。例如歌曲《獵貂》和《送情郎打圍》都描述了婦女盼望夫君將獵物拿到“三姓街”6上賣錢給他們帶回頭巾、銀戒指、翡翠、煙嘴兒等物件??梢姾照軏D女喜歡戴頭巾、銀戒指、并且也會吸煙。也可知“三姓街”是一個物品流通地帶,同時也是他們赫哲人經?;顒拥牡赜蛑弧?/p>
民歌《送情郎打圍》、《獵貂》等都揭示了赫哲人經常去的一個叫“三姓”街的地方。還有民歌《萬里霍通》是一個叫萬里城(今吉林樺川縣所屬的一個鎮)的地方?!队诬嚹婕帧?,是一在車莫江濱游玩時唱的歌,車莫奇是地名,今吉林境內?!独具犯枨抢具藗鹘o赫哲人的,“拉木忒”是通古斯民族一種,居住在鄂霍次克海岸及勘察的半島一帶。綜上所述,對赫哲民歌的研究是可以了解赫哲族人的活動區域范圍的。
赫哲人信仰薩滿教,并且存在一種重要的宗教活動---跳鹿神。跳鹿神是春秋兩季,由薩滿主持的一項活動,參加的人很多,屆時赫哲族男女都來還愿。歌曲《跳鹿神》就是那個時代跳鹿神薩滿的情婦贊美薩滿所唱的歌曲,可見,在1930年前后,跳鹿神活動的真實存在。
綜上所述,民歌的魅力不僅僅是娛樂人們,還為后人考察民族社會形貌做出了貢獻,民歌是重要的口頭文學,民歌是藝術瑰寶,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寶。研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此處也不是結束語,本人對赫哲族民歌的研究工作不會停止,將會繼續深入下去,希望有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共同研究,為赫哲的音樂文化做貢獻,為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做出貢獻。
注釋:
1.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162-163頁.
2.劉正維.《中國民族音樂形態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08月,第12頁.
3.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162頁.
4.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226頁.
5.凌純聲.《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民族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226頁.
6.“三姓”指今依蘭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