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6月27日,貴州茅臺(600519)股價盤中首次突破千元大關,成為股改以來首只千元股,其股價是目前排名第二的長春高新股價的近3倍。受中美貿易緩和等利好消息刺激下,7月1日三大股指跳空高開,市場情緒高漲,以白酒股為代表的消費龍頭股再度表現強勢,貴州茅臺以1004.52元/股高開,隨后震蕩走高,盤中再度創下1035.6元/股的歷史新高,股價最終報收1031.86元。截止7月1日,貴州茅臺總市值12962.2億元,已一舉超過農業銀行、中國石油,在A股中排名第四名,僅次于工商銀行(20312.95億元)、中國平安(16093.87億元)、建設銀行(14948.66億元)。
[茅臺:業績穩定 資金扎堆]
在這牛短熊長的A股市場中,貴州茅臺自2001年上市以來為股東創造了超過百倍的高額回報,如同A股標桿一般的存在。經過2018年下跌后,從去年年底開始,市場對于貴州茅臺的看多之聲持續不斷,尤其在貴州茅臺發布年報和一季報后,大量券商就將其目標價上調至1000元。4月,國際投行高盛也上調茅臺目標價至1033元,隨后,中金公司、太平洋證券、華泰證券也不斷上調其目標價分別至1250元、1030元和1150元。直至今日,太平洋證券最新發表的研報中,將茅臺未來的目標價提高至1240元。多家機構持續追捧,彰顯出市場對于貴州茅臺的信心充足,股價上漲的背后離不開茅臺良好基本面的支撐。
1.具有核心競爭力
以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高端白酒企業因產能限制,每年新增產能始終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使得高端白酒企業能在不影響銷量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提價空間。從茅臺酒歷次價格周期來看,飛天茅臺酒價格峰值出現過4次,1988年140元,1996年340元,2008年700元,2010年2100元,如今茅臺呈現明顯的量價齊升態勢,批價從4月初全國范圍內1850元上漲至目前2000元以上的價格,零售價更高。從毛利率角度來看,得益于獨有窯池及生產工藝,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高端白酒企業進入壁壘高、極具競爭力優勢,茅臺、五糧液、老窖的毛利率都可以達到90%以上。
2.品牌效應
中國白酒文化來源已久,白酒邁向高端,屬于精神消費品中的一種。隨著近年來經濟高增長和居民收入提升,人們的消費結構趨向高端化,對品牌的認同感也十分強烈,稀缺的茅臺作為國酒品牌更是在消費者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時,茅臺酒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市場有人士測算,茅臺酒每年增值的年化收益率在15%左右。
3.渠道經營體系
不管是從企業成本、產品營銷方面,還是確保茅臺酒銷量順暢方面,經銷商體系也是茅臺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茅臺銷售體系當前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目前有437家茅臺經銷商資格被取消。此外,公司宣布未來一段時間將不再增加總經銷、專賣店、特約經銷商,將通過自營店、線上渠道建設,加強與商超、知名電商合作等方式增加直銷比例,這樣一來,經銷商賺取的差價將直接進入茅臺收入利潤中,業績有望進一步提升。
4.優異的財務數據
貴州茅臺從上市以來收入利潤連年增長,除了2012年末出現白酒塑化劑事件,導致之后3年收入增速急劇下降至3%,其余年份茅臺的營業收入增長均維持在20%以上,凈利潤則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18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收736.39億元,同比增長26.49%,歸母凈利潤達352.04億元,同比增長30%。相較五糧液2018年實現營收400.3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33.84億元的業績,貴州茅臺去年的營收是五糧液營收1.84倍,而凈利潤超過五糧液的2.63倍。除了盈利數據表現亮眼外,茅臺的現金流也十分充裕,且在回報投資者方面也并不遜色。2018年高達182.64億元的現金分紅在6月28日進行發放,近五年累計分紅超過500億元,此次分紅金額達到了歷年之最。
在基本面支撐下,貴州茅臺一直是機構投資者和外資紛紛搶籌的對象。從今年第一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股情況看,持有貴州茅臺的基金數達211只,僅次于中國平安252只。同時,北上資金也表現活躍,一季度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貴州茅臺144.52億元,幾近排名第二格力電器凈流入金額的2倍,股價隨之上漲。4月之后,由于外圍環境不穩以及前期收益兌現,北上資金開始大舉撤離A股,貴州茅臺也慘遭撤離,4月—5月成交凈流出達到158.57億元。在此期間,股價出現回撤調整。6月初,北上資金再度卷土重來,茅臺股價又進入新一輪的上漲,并創下歷史新高。
[創出歷史新高以績優股居多]
貴州茅臺批價上行帶動了行業價格中樞的上移,進而打開其他中高端品牌提價空間。可以看到,五糧液、老窖等高端酒批價隨之上行,而次高端品牌在2017年以來迎來整體提價潮,帶動整體業績表現的改善,區域龍頭古井貢酒、順鑫農業、口子窖等2018年業績均表現強勁。在茅臺喜迎千元股價的同時,五糧液、瀘州老窖、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等公司的股價陸續創出歷史新高,而水井坊、今世緣等公司的股價也逼近年內的股價高點。中泰證券分析師表示,今年二季度名酒提價頻率顯著高于往年,結合一季度完成情況以及減稅降費帶來的利好,預計二季度核心公司的業績有望保持20%以上增長。
除了白酒企業股價表現強勁外,以白馬股為主的上證50指數表現也尤為突出,目前為止上證50指數年內漲幅已接近30%。經過4-5月份的調整過后,在貴州茅臺的帶領下,多只白馬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上證50指數也迫近前期高點。筆者梳理了近一周(6月24日-7月1日)剔除新股后,共有50只個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見表一)
行業層面上,有15只創歷史新高的個股來自于食品飲料行業,13只屬于醫藥生物領域,電子有4只,輕工制造有3只,剩下的15只來自于交通運輸、金融、有色金屬、通信等行業。不難發現,這些股價能夠持續創新高的主要集中在業績確定性強的消費、醫藥領域,以及基本面扎實、增長預期較好的行業龍頭公司。以下選取其中幾家業績增長超預期公司做簡要介紹,其余的還有海天味業、伊利股份、華蘭生物、愛爾眼科等業績穩定的優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