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區別于結構建材(水泥、玻璃等),消費建材包括陶瓷、建筑涂料、管材、天花吊頂、防水材料、石膏板等具有更強的消費屬性,在實際經營中常常直接面對消費者。由于消費需求相比經濟波動性較小,消費建材呈現出一定的弱周期性的特征。
結合賣方的觀點,現階段消費建材的投資邏輯有三點:一是房地產竣工改善或帶動竣工端消費建材需求回升;二是存量市場中住宅翻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奠定需求基礎;三是消費升級及集中度提升,行業龍頭有望獲得更高的溢價。
2017-2018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均保持穩定的增長,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1-5月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長8.8%,增速與1-4月份持平;而房屋新開工與竣工面積增速雙雙回落,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增長10.5%,增速回落2.6個百分點,房屋竣工面積下降12.4%,降幅擴大2.1個百分點。雖然5月竣工數據不及預期,一方面原因可能存在月度統計數據波動較大,另一方面是2016年起房屋竣工面積增長就呈現遞減趨勢,考慮到在限價的背景下,新開工到完成竣工的周期拉長,竣工面積修復的時點可能延后。但2016年以來房屋新開工面積持續上升,竣工面積持續下降,后續竣工面積觸底回升的時點仍會到來,這將帶動新增消費建材的需求回暖。
存量市場中,近日,國常會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會議確定重點改造建設小區水電氣路及光纖等配套設施,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配建停車場設施,促進戶內改造并帶動消費,同時表示今年將開展試點探索。根據機構初步統計全國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涉及居民上億人,按戶均3人計算涉及舊改戶數達到3000萬套,大約占存量房的10%。有券商測算,2020年二手房對消費建材拉動規模有望達到3.5萬億元,存量更新或將成為消費建材需求的主導因素。
以下筆者將梳理消費建材中較為主要的細分行業:防水材料、建筑陶瓷、塑料管材、涂料的基本面情況以及可關注的上市公司。
防水材料
由于防水行業進入壁壘較低、生產技術較為透明、防水材料售價便宜等特點,使行業內存在大量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小微企業。近年來,環保政策約束不斷,壓縮了小企業生存空間,以及下游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2011年-2018年,前50大房企市占率從20%提升至55%,迫使防水企業集中度提升。同時,隨著居民消費質量不斷提升,劣質、非標品逐漸被替代,產品標準趨嚴也加速行業整合,具有品牌效應、質量保障等優勢的防水行業龍頭更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國外經驗,房屋翻修是防水材料主要市場。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公用建筑對防水材料需求中翻新約為75%,住宅建筑中翻新市場約占82%。而我國需翻新的住宅、老舊小區基數大,根據住建部的初步統計,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這將給防水材料帶來巨大的需求空間。
此外,近期原油價格出現一定回落,維持在65美元/桶,對于防水企業成本端壓力也有所緩解,投資者可關注的投資標的有東方雨虹(002271)、科順股份(300737)。
建筑陶瓷
建筑陶瓷主要應用于房屋裝修裝飾環節,與房屋竣工面積高度相關。2016 年供給側改革以來,各地陶瓷主產區從主動壓縮產能到被封查關停的陶瓷廠家數不勝數,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數量削減明顯,加上環保趨嚴,2018 年僅有1265 家規模以上建筑陶瓷企業,同比減少137 家,實現營收2993.48 億元,同比下滑28.09%,實現利潤總額176.05 億元,同比下降33.57%。與此同時,隨著去產能的逐步推進,產能利用率得以回升,廣東省2017年產能利用率約為70%,而福建省、四川省和廣西省產能利用率可以達到90%以上。
A股建筑陶瓷行業的上市公司有蒙娜麗莎(002918),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6.04億元,同比增長12.32%;歸母凈利潤為0.53億元,同比增長14.75%,業績高于市場預期。除此之外,投資者還可關注帝歐家居、東鵬控股等。
塑料管材
2018年全國塑料管道總產量約1567萬噸,同比增長3%。根據下游應用領域來分,可以大致將管道分為家裝零售管道和工程管道,其中家裝零售管道主要以PPR管道為主。根據券商估算,PPR整個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工程端塑料管道的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管道領域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塑料管道領域市場集中度較為分散,2018年行業龍頭中國聯塑產量占比僅為13.8%,其余的公司占比均小于4%。未來隨著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行業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除了港股上市的中國聯塑,A股市場中偉星建材(002372)、永高股份(002641)也值得關注。
涂料
建筑涂料行業上游主要是石油和化工行業,下游客戶一部分來自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筑公司,還有一部分來自于家裝消費者。根據不同用途可以分為墻面、地坪、防水和功能建筑涂料等。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涂料市場整體主要應用于重涂市場,以美國為例,住宅和非住宅在內的新涂市場占比17%,重涂占比83%。中泰證券測算,墻面涂料通常8-10年需重涂一次,二手房或租房則這個間隔還會縮短,假設2018年的重涂與新涂比例為2008年的竣工面積與2018的竣工面積之比,這個比例從2009年的21.4%上升至2018年的41.6%,可以看到我國建筑涂料重涂需求的比例在逐漸提高,但同時與發達國家重涂需求占比相比,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投資者可關注的上市公司有三棵樹(603737),2013-2015年公司墻面漆生產線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28%、144%、130%,截止2018年年底,公司在產墻面產能達73.5萬噸,同比增長54.1%,產能瓶頸得以有效緩解,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