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辰食品”)日前IPO上會獲得通過,公司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2466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9861.37萬股。擬募集資金約2.88億元,投向年產1.5萬噸復合調味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技術中心升級建設項目。
山東青島地區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日本和韓國,當地的出口型企業數量眾多,并且很多企業都有日韓背景。青島日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由日本食品服務株式會社出資設立的,后股權結構幾經變化,已經成為純內資企業。日辰食品是一家主要生產醬汁類調味料、粉體類調味料以及少量食品添加劑的企業。公司擁有“味之物語”、“咖喱嘟嘟”等商標。據了解,日辰食品前三大客戶均為圣農食品、正大集團和味千中國。
通過深入研讀招股書,《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發現,日辰食品或存在較為明顯的夸大募資需求的情況。同時,其關聯交易、現金收款等問題也需要投資人關注,而持續大額分紅后又上市募資同樣引發爭議。
募資需求或明顯夸大
根據日辰食品的募投項目信息,公司擬募集2.88億元資金,用于擴產、營銷網絡建設和技術中心升級項目的建設。其中,高達2.06億元將用于年產1.5萬噸復合調味品生產基地項目。
日辰食品在擴產項目的可行性報告中表示:“本項目達產后,預計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600.31萬元,凈利潤7,045.60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30.78%,靜態投資回收期5.27年,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不過,從過往數據看,2015年至2017年日辰食品也有明顯的產能擴張。總產能從1.21萬噸擴張到1.525萬噸。其中,醬汁類調味料從0.8萬噸擴張到1萬噸;粉體類調味料從0.4萬噸擴張到0.5萬噸;食品添加劑從0.01萬噸提升到0.025萬噸。同區間內,日辰食品的生產設備原值從3164.17萬元提升到3953.02萬元。基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到:
2015年至2017年:
產能擴張:1.525萬噸-1.21萬噸=0.315萬噸
投入設備費用原值:3953.02萬元–3164.17萬元=788.85萬元
單位產能設備投入:788.85萬元/0.315萬噸=2504.29元/噸
募投產能:
單位產能設備投入:12,989.55萬元/1.5萬噸=8659.7元/噸
8659.7/2504.29=3.46(倍)
2015至2017年產能擴張的單位設備投入金額,遠低于公司擬上市募資投資項目的金額,且相差達到246%。雖然這一測算會有一定誤差,但并不會影響兩次擴產投入金額差異大的基本事實。由此不難推測,日辰食品或有故意夸大資金需求上市圈錢的嫌疑。
此外,2017年公司1.525萬噸的產能利用率基本滿產,但公司2017年的年度營收僅為2.09億元,凈利潤為5600萬元。但是,日辰食品募投的1.5萬噸產能,可行性報告預計滿產后將有年3.06億元收入和7045.6萬元凈利潤,若剔除折舊侵蝕部分利潤,利潤會更高。
在新募投產能低于當下產能的情況下,卻獲得更高的營收和凈利潤測算,這引來市場人士的懷疑,而日辰食品可行性報告編制基礎或許存在貓膩。
持續大額分紅后再募資
根據日辰食品招股書,2015年至2017年,3年時間內公司分配股利分別為:2400萬元、1500萬元和2500萬元,共計6400萬元。而當期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600萬元、3300萬元和5600萬元,日辰食品的分紅比例不低。考慮到日辰食品在招股書中表達的極度缺乏資金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上市前夕大比例分紅的行為,是在掏空上市公司后再上市圈錢,這種做法是極為惡劣的。
此外,結合日辰食品2017年賬上1.01億元的現金,公司實際上并不差錢,也本可以利用自有現金擴產,這與日辰食品所謂的缺乏資金相矛盾。
關聯交易和現金收款問題
日辰食品的經常性關聯交易十分頻繁。日辰食品控股股東青島博亞持有日盈食品14%股權,實控人張華君曾擔任日盈食品董事。張華君控制的博亞國際曾持有明和食品100%股權。
報告期,公司向日盈食品銷售的收入分別為820.16萬元、975.43萬元、985.18萬元,逐年增長,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24%、6.20%、4.72%。2015年、2016年,向明和食品發生的關聯采購金額分別為181.54萬元、211.64萬元。
同時,日辰食品存在向明和食品購買設備及存貨情況,為博亞國際、萬寶有限等代繳稅款等。此外,公司與主要客戶圣農食品也是關聯交易關系。報告期,與圣農食品發生的關聯銷售分別為2715.43萬元、2211.88萬元、2811.96萬元,銷售占比為20.67%、14.07%、13.47%。聯系日盈食品的關聯交易,公司經常性關聯交易長期在20%以上運行。
根據日辰食品披露與圣農食品的關聯交易價格,大部分產品從2010年以來一直維持一個價格水平,沒有明顯漲價。但是,公司公布的2015年至2017年的主營產品的平均單價卻是上升的。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與關聯方的關聯交易定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用輸送問題?
此外,報告期,日辰食品還存在通過第三方回款及現金收款等現象。第三方回款主要是法人代表回款、業務經理回款、股東回款及關聯公司回款等。報告期,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453.33萬元、971萬元、444.65萬元,分別占當年回款總額的2.92%、5.59%、1.96%。同期,公司現金回款金額分別為103.05萬元、196.49萬元、24.86萬元。同時,日辰食品在銷售過程中還存在未開具發票行為。報告期,未開具發票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25.56萬元、1051.90萬元、121.1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24%、6.69%、0.58%。
如此數量巨大的不規范經營行為,可能已經從側面反映出日辰食品長期的經營習慣。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合規的經營將會嚴重影響投資人對公司的判斷,而長期的不合規經營未來勢必將會累積成難以控制的大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令人遺憾的是截止到成文,本刊并未收到日辰食品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