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
紀檢監督是國企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紀檢監督工作,能夠促進國企工作效率的提升,充分發揮紀檢監督的職能,促進國企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實施,國企紀檢監督工作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亟需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下面,先講一講國有企業紀檢監督的作用。
第一,優化企業防腐職能。通過紀檢監督工作,能夠檢查國企運行狀況,對國企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做到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從而對腐敗行為進行提前預防。國有企業是我國計劃經濟的產物,因歷史遺留原因,存在種種腐敗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解決,將會對企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嚴重阻礙國企的健康發展。所以,積極構建國有企業的紀檢監督機制,能夠有效防范腐敗問題的發生,提高國企經濟效益。第二,在國企運營中,通過完善的紀檢監督工作,能夠加強對國企高層領導人員的廉政教育,提高黨員及職工的廉潔意識,使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潔身自好,從而為國企發展營造健康環境。此外,國企兼具企業與國家機關的性質,對于黨員干部來說,通過構建有效的紀檢監督機制,有助于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高其廉潔自律及愛崗敬業意識,從而對企業職工產生良好的帶頭作用。
監督體系不夠合理。國有企業的紀檢監督體系不合理是當前國企紀檢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雖然根據相關規定,國企黨委書記不得兼任紀委書記,但實際操作中,因種種因素的影響,在很多國企中二者是合二為一的,這樣就會出現自己監督自己的尷尬局面,嚴重時將使得紀檢監督作用不能正常發揮,從而為貪污腐敗行為的發生提供便利條件。第二,從職務級別來看,國企的紀委書記是國企領導班子的三把手,這樣就形成了紀檢監督下級領導上級的局面,勢必影響紀檢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使得國企經濟發展環境得不到有效保障。第三,眾所周知,多數國企的紀檢監督工作都處在被領導地位上,也就是紀檢工作人員的人事任免、調動、薪酬發放等都要經國企黨政班子同意,這樣勢必使紀檢監督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一定的阻力。
權責劃分不夠明確。當前,部分國企的內部權責劃分不明確,使得紀檢工作人員不能完全了解企業的具體業務內容,紀檢工作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紀檢監督工作的質量不高。并且,部分紀檢工作人員對于自身職責的重要性缺乏全面認識,在工作過程中難免存在缺位現象,例如,對于應當重點監督的內容不能進行有效監督,不能承擔起應付的職責等。另外,部分國企的紀檢監督機構有待健全,多數工作人員由國企內部的其他人員兼任,存在有職無權的現象,導致紀檢監督工作難以做到全方位覆蓋,內部監督薄弱,嚴重影響紀檢監督職能的發揮。
內控程序尚不到位。穩步推進懲治與防腐體系構建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具有積極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尤其是近些年來,企業在防腐體系建設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腐敗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違法違紀行為仍然時有發生。當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還較為薄弱,有些國企領導對于國企內控制度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并且職工對內控流程的執行意識不夠,使得國企紀檢監督部門往往是在違法違紀行為發生之后才被動進行查處,或者只能從廉潔自律的角度加強宣傳教育,很難進行有效的事前預防,無法從源頭上杜絕腐敗問題的發生。
構建獨立監督體系。針對當前因紀檢監督體系不合理而影響國企紀檢監督工作順利開展的現狀,構建獨立的紀檢監督體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改革國有企業現行的紀檢監督體制,實行垂直領導、交叉任職,且下級公司的紀檢監督工作直接由上一級機關進行管理。其次,國有企業下屬企業中紀檢監督人員的任免、調動、工資發放等問題由上級直屬機關直接決定,并且紀檢監督工作只對上一級機關進行匯報。第三,將國有企業的紀委書記和黨委書記職務徹底分離。第四,為保障國有企業下屬企業紀檢監督工作的高效開展,上一級紀檢監督機關要為其設置獨立的紀檢機構及人員,職責權限要獨立劃分,在人數設置上以2-3人為宜。第四,在權力分配上,要堅持適度、合理原則,對企業重要崗位的權利要做到科學分解,并實行定期輪崗制度,從而保障職權的透明性。第五,國有企業紀檢監督部門要深入貫徹“三轉”要求,明確紀檢監督的職責與內容,提高紀檢監督工作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對于國有企業的具體業務工作,堅決不允許紀委書記參與,從而使其集中精力做好紀檢監督工作,保障紀檢工作落到實處,及時發現反腐工作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
強化內部監督效能。首先,在國有企業紀檢監督機制的構建上,要采取科學的現代化技術保障黨委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夠及時傳達,從而實現動態、全面的監督,促進企業正常的經營管理。其次,把當前國企的重大問題當作企業項目設立標準,使紀檢監督工作更貼合實際,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切實需求。第三,科學劃分并正確設置企業紀檢監督機構的內部職責,對監督內容與范圍要做到規定明確,使紀檢人員能夠全面了解自身職責與權限,從而有針對性地把相關監督、協調及組織工作落實好。第四,在紀檢監督管理中,要本著從嚴治企的原則方針,嚴格遵守紀檢監督工作條例,嚴格按法律規章辦事,做到標本兼治、懲治并舉。第五,對國有企業的審計、紀檢、監察及工會等監督力量進行適當整合,從而實現國企監督主體的多元化和監督范圍的全覆蓋。
完善內控程序執行。首先,國企領導層尤其是一把手要對企業內控制度建設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著手制定完善的內控制度,提高職工對內控流程的認可度,做到對腐敗行為早發現、早處理。其次,加強宣傳教育,使企業職工對紀檢工作及其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第三,加強內外部協同監督,增強與地方監察機構的交流與溝通,實現與政府紀檢部門及檢察機關的良性互動。
豐富案件查辦手段。創新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的內容與方法,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中心,深入生產一線,了解實際情況,充分發揮紀檢監督工作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職能作用,促使紀檢監督工作更好地服務國企的發展,促進國企各項工作更好的開展。首先,以教育為主,抓好源頭管理,加強思想宣傳教育,針對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為要嚴肅處理,決不姑息,從源頭上消滅腐敗動機。在國企內部實行新任職干部廉政談話制度及黨政領導干部廉政報告制度,每月定期把周圍發生的重大違法違紀案件整理成冊,發放給黨員干部,起到警醒作用,從而制約權力、規范權力,減少權力運行中的隨意性與自由度,有效減少腐敗行為的發生。其次,加強制度創新,實現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健全各項制度保障,以制度建設來促進紀檢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制度建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需要一個不斷創新、不斷規范的過程,通過反腐斗爭的長抓不懈,形成高壓態勢,構建反腐長效機制,促進企業廉政建設的順利實施。
紀檢監督是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職能,加強紀檢監督工作、完善企業規章制度,是健全預防與懲治腐敗體系的有力抓手與重要方法,是促進國企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重要保障。國企紀檢監督能夠有效促進黨員干部增強責任心,同時能夠避免企業經營中的失職瀆職等違紀行為,促進紀檢監督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國企內部形成廉潔、自律、敬業的氛圍。
參考文獻
[1]祁莉蕙.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體制改革初探[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6(5).
[2]任珊.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的難點和途徑探析[J].管理觀察,2017(13).
[3]武學年.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的難點和途徑研究[J].居舍,2017(34).
[4]杜鵬.試析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監督體制的創新路徑[J].現代企業文化,2017(9).
[5]鄭雪.關于加強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1).
[6]岳兵.國有企業加強紀檢監督工作重點問題探索[J].現代國企研究,2016(14).
(作者單位: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