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寧波柯力傳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柯力傳感”)在2018年9月第二次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申請,但仍處于審核期間,尚未過會。根據柯力傳感的招股書,公司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985萬股,預計募集資金總額5.51億元,其中3.03億元用于“高精度傳感器及配套高端儀表生產項目”、1.42億元用于“稱重物聯網項目”、1.05億元用于“干粉砂漿行業第三方系統服務項目”。
雖然在近兩年內柯力傳感業績有所好轉,但《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仔細研讀招股說明書后發現,柯力傳感在此次募投擴產以及內控制度上存在諸多不合理性。首先,柯力傳感在經濟下行、當前產能并未高效利用的情況下卻大舉募投擴產,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未來產能消化也是個問題。此外,柯力傳感的內控制度和財務管理廣受市場詬病。柯力傳感存在為關聯方提供資金走賬通道、以高管的個人銀行賬戶進行結算、第三方回款、開立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等財務不規范情況,不僅為公司帶來財務風險,還涉嫌違反《公司法》。
宏觀經濟影響業務
產能擴張恐不合理
柯力傳感主營業務為研制、生產和銷售應變式傳感器、儀表等元器件,同時提供系統集成及干粉砂漿第三方系統服務,其中應變式傳感器為主要產品,收入占總營收的70%。柯力傳感產品廣泛應用于交通、冶金、港口、化工、建筑機械、工程機械等行業,下游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周期相關度較高,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會對公司下游客戶的盈利能力及固定資產投資政策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對公司產品的需求。而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處于低谷、經濟增速減緩,下游行業的不景氣將對柯力傳感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柯力傳感的利潤增長也可側面反映出這一現象,2016-2018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0.72億元、1.08億元、1.41億元,當期同比增速分別是-13.17%、49.86%、29.67%,顯然公司的利潤增長不具有良好的持續性,2018年雖同比增長,但增速下滑明顯。
然而在宏觀經濟下行,業務也受到影響的背景下,柯力傳感本次IPO卻擬大舉擴張產能。本次公司募集資金擬投資的“高精度傳感器及配套高端儀表生產項目”建設期完成后將年產稱重傳感器50萬只和儀表8萬臺,“稱重物聯網項目”達產后可年產W系列物聯網儀表8萬臺/套、應用軟件及數據服務2000套、行業物聯網系統成套產品1500套,“干粉砂漿行業第三方系統服務項目”將新增干粉砂漿料罐設備3000臺及機噴服務1000次。根據柯力傳感招股書中的最新數據,2017年公司應變式傳感器產能為210萬只、儀表產能為21.6萬只,也就是說公司此次募投項目將新增23.8%的傳感器產能、74%的儀表產能。然而柯力傳感的現有產能并沒有被高效利用,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的應變式傳感器產能利用率為85.59%、儀表產能利用率為61.03%。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及公司產能利用情況考慮,柯力傳感此次擴張產能的合理性令人懷疑,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未來新增的產能是否可以消化也是一個未知數,若產能不能充分利用,新增的折舊攤銷費用也會對公司利潤造成侵蝕。(見表)
內控制度混亂 財務管理違法
除產能問題外,柯力傳感最受市場詬病的就是其混亂的內控制度和財務管理上的違法現象。在招股書報告期內,柯力傳感存在為關聯方提供資金走賬通道、以高管的個人銀行賬戶進行結算、第三方回款等財務嚴重不規范的情況。
從2011年開始接受上市輔導至今已八年時間,然而報告期內柯力傳感依然在內控方面問題頻出。2014-2016年甚至在2017年6月首次申報后,柯力傳感仍協助客戶進行“轉貸”。2018年5月8日,為客戶山西國強高科向興業銀行太原分行貸款210萬元提供資金走賬通道。
不僅如此,柯力傳感頻頻違反《公司法》,《公司法》規定公司高管不得將公司資金以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然而在2015-2018年上半年期間,柯力傳感頻繁出現使用實控人董事長柯建東、副總經理馬形山和部分其他員工的個人賬戶進行結算及代收貨款的情況。其中,實控人柯建東名下用于柯力傳感收付款用途的個人賬戶共有兩個,分別開立于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光大銀行。2015年,公司利用柯建東建行賬戶收取資金拆借利息款共計16筆,合計金額416.17萬元;又利用光大銀行賬戶進行了372筆收支,合計金額為425.51萬元,分別用于對員工、客戶和供應商收取/支付相關薪酬、福利、貨款及銷售返利等款項。這兩個賬戶雖然名義上屬于柯建東,但是實際上由公司財務部門的出納負責管理。此外,柯建東設立于安徽青陽農村商業銀行的賬戶,實際由柯力傳感子公司安徽柯力的出納保管,其中的資金流水也與安徽柯力的經營業務收支有關,在2015年到2016年2月期間,累計收支金額達521.36萬元。柯力傳感這一行為不僅給公司財務造成風險,更是嚴重違法了《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柯力傳感金額較大的第三方回款也需要關注。據招股書披露,2015-2018年上半年期間公司的第三方回款金額分別為3308.21萬元、3981.95萬元、3422.30萬元和1473.08萬元,占當期營收之比分別為5.70%、6.92%、5.45%、4.59%。由于第三方回款往往與經銷商、非法人客戶等聯系在一起,回款的真實性難以核查,為企業財務舞弊、利益輸送提供了有力條件,也是發審委核查的重點。
柯力傳感實控人柯建東占比約70%的股份,這種實控人持股比例較高的企業本就容易出現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內控問題。而柯力傳感財務管理不規范頻發,且在整改之后依然再犯,其內控制度實在讓人難以信任,即使未來該公司過會上市投資者也需留意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