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將于7月22日正式掛牌,距離去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上宣布設立科創板僅過去8個月,科創板是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抓手,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在目前的時點上,科創板鳴鑼,對現有A股市場會產生示范效應和分流效應,而10年前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上市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科創板首批25家公司的發行定價不低。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和創業板的發行定價基本上是以市盈率23倍發行,而科創板的發行定價更高,從首批25家公司來看,整體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3.4倍,其中最高的是中微公司,其對應PE為170.75倍;最低為18.8倍的中國通號。10年前創業板28家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是55.7倍,從發行定價來看,科創板與創業板差不多。
科創板上市后注意估值風險。10年前創業板上市首日的最高價,基本上是之后較長時間的最高價,本次科創板如果首日被爆炒,也要小心重蹈創業板的覆轍。回顧創業板首批公司10年來的表現,既有漲幅十倍以上的愛爾眼科(300015),也有因欺詐被強制退市的金亞科技,科創板中應該也會跑出成長牛股,當然也不排除有退市的公司存在。
科創板對存量A股市場會有示范效應和分流效應。10年前創業板上市后,帶動了中小市值股票的活躍,中小板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換手率明顯提高,但上證綜指和滬深300為代表的大市值股票換手率降低。創業板上市的市場背景是2009年A股市場從年初反彈到7月底,在8月到10月震蕩調整,10月30日創業板開板,此后半年中小板震蕩上行,創業板跑贏主板超過20%。比照今年的市場A股市場,從年初反彈到4月初,在4月底到5月初下跌后,目前處于震蕩階段,如果比照創業板當時情況,大概率中證500、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會跑贏上證指數和滬深300。
自2016年以來,白馬股與中小市值股票的風格偏離已經到了極致的狀態,比如白馬股的典型代表白酒股,目前中證白酒指數的PE估值百分位是73.7%,而PB估值百分位目前是94.52%,從歷史數據看是估值極高的狀態;反觀中證500的PE 估值百分位是7.27%,PB估值百分位是4.15%,處于歷史極低的狀態。從K線走勢來看,今年以來中證500指數的走勢與上證指數2005年6月份到12月份的走勢非常類似,上證指數從此走出了波瀾壯闊的牛市,中證500指數估值處于歷史極低位置,而走勢又與上證指數重要底部走勢類似,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除了白馬股和中小市值股票,目前A股市場還存在一個非常低估的領域,那就是國有大銀行和龍頭地產股估值極低,但實體經濟不佳,投資者擔心銀行的壞賬和房地產被政策打壓,所以估值一直得不到修復,同時考慮到科創板的示范效應,這些板塊與科創板的示范方向不一致,而這些板塊的啟動需要大量資金進場,科創板的分流效應對他們也不利。考慮到科創板的示范效應和分流效應,目前的時點我更傾向投資中證500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票方向,大銀行和地產龍頭股需要等市場資金充裕時才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