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莊煤業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認真執行國家能源集團工作部署,全面啟動平莊煤業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打好礦區“綠水、青山、凈土”三大攻堅戰,為平莊煤業高質量發展奠定生態環境基礎,為礦區人民創造功在當下、利在長久的人居福祉。
建設綠色礦山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執行國家能源集團生態環境建設部署的具體行動,是貫徹內蒙古自治區全面建成綠色礦山要求的規定動作,是平莊煤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礦區十六萬職工及家屬對美好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
平莊煤業是一個有著60年開采歷史的老礦區,歷史上采取“先生產、后生活”的方式,累積和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繁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對于平莊煤業來說,綠色礦山建設任重道遠、迫在眉睫。“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不但不能拖后腿,而且要力爭上游”。平莊煤業充分調動和利用有利因素,應對問題困難挑戰,順應形勢任務要求,搶抓機遇、奮力趕上,明確了“2019年底前,還清歷史欠賬,西露天礦、風水溝煤礦、烏煤公司達到自治區級綠色礦山標準;2020年底前,白音華公司、元寶山露天煤礦、六家煤礦、老公營子煤礦達到自治區級綠色礦山標準,新建的蒙東西二露天煤礦和賀斯格烏拉南露天煤礦按綠色礦山標準建設、建成后即達到自治區級綠色礦山標準;2025年底前,各礦所在礦區環境要好于原生態環境,形成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能力、生產發展速度和生態修復速度相協調的良性發展格局;最終,把平莊煤業所屬礦區建設成為清潔化生產、現代化管理、永續化發展的和諧、文明、美麗的高標準綠色礦山企業”的綠色礦山建設目標。

平莊煤業機關辦公樓

蒙東能源西二露天礦快裝系統

元寶山露天煤礦礦區公園
隨著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推進,按照地方國土行政主管部門評審通過的《礦山地質環境分期治理和土地復墾方案》要求,平莊煤業各生產礦均順利通過了第一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驗收。積極開展水土保持工作,認真落實《水土保持方案》規劃的治理工程和治理任務,完成了當期治理任務。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和相關法律法規,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大煤矸石清理、礦井水治理力度,杜絕了礦區重大環保事件的發生。在履行相關責任義務的同時,編制了《平莊煤業綠色礦山建設三年規劃和實施方案》和《平莊煤業環境保護三年規劃》,并按《規劃》和《方案》逐年實施。

老公營子礦全景

蒙東能源烏煤公司皮帶走廊
平莊煤業西露天礦始建于1958年,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設的第一個山坡—凹陷相結合的露天煤礦。隨著資源的枯竭,該煤礦露采部分已閉坑。歷史是輝煌的,但遺留的環保問題也不容忽視。2014年,該煤礦被國土資源部正式確定為全國第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試點單位。
平莊煤業堅決執行國土資源部、自治區國土廳和各相關單位關于礦業管理要求,嚴格遵守《綠色礦山公約》,于2014年編制了《西露天礦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并投入大量治理資金,科學組織落實,開展了從陡幫橫采內排、邊坡遠程監測預警、采場和排土場復墾綠化、水土保持和環境治理、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節能減排、固廢二次開發利用、水利設施建設和礦坑水利用等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和治理工程。部分成果的運用,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行業協會的表彰,《西露天礦綠色礦山建設與管理》被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授予第二十一屆國家級創新成果二等獎,并在會議上交流經驗。該成果在實踐中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和效益,為平莊煤業其他露天煤礦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了借鑒、積累了經驗。
經過多年治理,目前,西露天礦北排土場萬余畝裸露土地已被綠色林地覆蓋,被排棄的大量煤矸石也結合綠色礦山建設進行了二次開發,達到了資源高效利用目的。而隨著西露天礦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也讓平莊煤業更加清醒的認識到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將綠色發展理念放在了企業發展的首位,從根本上轉變了以產量、利潤、成本為目標導向的傳統觀念,代之以改善礦山環境也是發展生產力的新觀念,決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元寶山露天煤礦選煤廠

白音華礦區植被恢復
近年來,平莊煤業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資金,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實施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工程。通過實施各露天煤礦到界排土場及臺階邊坡修整、平盤覆土、植樹種草、復墾綠化,井工煤礦對塌陷區進行回填、整平、覆土、復耕等手段,累計對4.8萬畝土地進行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本部4座礦井(坑)水處理站正在施工之中,9月底投入運行。平莊礦區生活污水均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2018年年末,新建的10座危廢暫存庫投入使用,其他環保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確保了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科技創新是綠色發展的內在動力,綠色礦山建設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平莊煤業加大科技投入,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解決制約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建立和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預警監測系統,組織購置適合各露天煤礦邊坡情況的預應力錨索、雷達、監測機器人及掃描儀等監測設備,結合全站儀、GNSS-RTK等手段,形成邊坡遠程監測預警系統,按照全方位、全時段、全天候掌握邊坡動態的要求,開展邊坡監測預警工作,各露天煤礦所在礦區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率均達到100%。
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平莊煤業積極對標綠色礦山建設先進企業的理念和經驗,借鑒先進企業“采、復、牧、園”成功模式盤活土地資源,實現地層重構,有效解決水土流失,打造局域生態系統,實現工農業有機組合和深度融合,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平莊煤業可持續發展。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以及其他相關學校,科研院所,開展露天邊坡穩定性研究、邊坡變形規律研究、井工煤礦巖移規律和“三帶”發育高度觀測研究等科研課題,為防治地質災害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對平莊煤業來說,建設綠色礦山是重大的政治任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煤礦生產建設方面的具體落實。平莊煤業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高站位、堅定信心、敢于擔當、久久為功,全力打好綠色礦山建設,讓藍天、青山、綠水在礦區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