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中圖分類號:F326.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5-166-01
摘 要 本文在闡述中國海洋生物資源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提出高新技術是可持續利用和發展的最有力的技術手段。討論了海洋資源,以及促進海洋生物和促進海洋經濟中海洋食品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 海洋 食品 加工
海洋食品資源是海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對我國海洋產業的發展、國力的增強、糧食資源矛盾的緩解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一、中國海洋生物資源概述
中國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沿海地區面積約為20,999平方公里,大陸的海岸線和島上的海岸線都很長,大約18,000公里。這就是為什么我國海洋的生物資源豐富多樣的原因。我國大約有20,278種海洋物種。中國海,大約2,600個淺灘。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是中國海洋食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高新技術是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最強有力的技術手段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使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成為現實。高新科技,特別是海洋生物技術、新型分離純化技術和食品加工技術,以及廣泛應用于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現代檢測儀器和技術,海洋產業結構即將發生根本變化。一方面,傳統產業將發生變化,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另一方面,高科技海洋產業,特別是海洋生物技術產業,如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物水產養殖業等得到了迅速發展。海洋產業將朝著高附加值、低成本的方向發展。
(一)海洋生物技術發展與海洋食品產業
海洋生物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與海洋生物科學的結合,海洋生物技術在海洋食品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方面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在海洋生物技術的幫助下發展海水養殖。種類繁多的海水魚類,貝類,蝦類,螃蟹和海藻,可以達到優質高產,增加有效的海產品供應資源,從而使生產成本降低,使海水養殖效率得到提升。
2.依靠海洋生物技術大力發展海洋健康食品產業。使用分離和純化技術從海洋生物中分離和純化功能性健康因子,并將其加工成功效明顯的海洋保健產品,使海洋資源朝著高附加值和低資源成本的方向發展。
(二)食品高新技術發展使海洋食品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
傳統食品工業處于粗放加工狀態。不僅產品的附加值很低,而且資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近幾十年來,隨著高科技食品加工的發展及其在海洋食品加工業中的應用,海洋食品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深度開發利用海洋低值魚類資源。以前,低價值魚類主要加工成魚粉飼料或加工成咸魚出售。現在這部分魚類資源利用仿生食品加工技術和功能性再生食品加工技術來加工成了仿生食品的重組功能食品,如仿生蟹肉、蝦肉、魚糜和功能性魚蛋白粉,以及使用酶技術加工風味水解蛋白或復合氨基酸營養液,不僅充分利用了資源,而且產量增加了一倍,甚至超過十倍。
三、海洋食品工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深化海洋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概念如“海上農業”,“藍色糧倉”和“藍色蛋白”等的宣傳,人們逐漸消除海洋生物資源的掠奪性發展,進而轉向生態農業,我們已經開始保護我們的資源和海洋。中國未來發展的大方向逐漸成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海洋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比如,高密度閉環培養被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國家歸類為新的水產養殖技術。主要用于飼養魚、蝦、貝類、藻類、軟體動物,整合水處理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等尖端技術。該技術的應用需要對海洋生物資源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大規模、智能、低碳生態農業模式逐漸成為了發展的趨勢。所以,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海洋資源的有效保護和海洋生態環境,集約化生產也需要政府管理的適當指導,還有部門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才能更好地發展。
(二)規模化發展產業,樹立戰略品牌
現如今,海洋食品產業已成為朝陽產業,具有的良好發展前景,而且是海洋生物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洋食品產業的發展應著眼于產業發展的規模,即應將重點企業的主導作用應用于擴大縱向一體化,以及具有傳統食品特色的海洋食品產業群應建立在中國龐大的海洋資源之上,以促進其充分實現規模經濟。
四、結語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海洋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果。10%的灘涂和水域居然創造了將近30%的海洋GDP,這跟海洋食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在和平時期,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海洋食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既要認識到發展的艱巨性,同時要看到發展成就的巨大潛力。有必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實現源安全、加工安全和產品安全; 促進海洋生物資源消耗模式朝智能化、機械化和信息化轉變,為進一步標準化和規模化海洋食品產業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應該對海洋生物功能成份的組成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利用市場需求為導向,采用多層次、精致的設計理念,以滿足不同人群對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特殊需求,最終為海洋資源創造優質食品(海洋特殊飲食),進一步推動“海洋”服務于民生。
參考文獻:
[1] 周澤華,徐瑩.利用海洋生物資源制作發酵食品的現狀與設想[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1)
[2] 朱蓓薇.聚焦營養與健康,創新發展海洋食品產業[J].輕工學報.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