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軍 張穩平 蒲福成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5-168-02
摘 要 本文以“接力‘米祥仁勞模精神,鑄就新時代‘電力工匠”為主題,從“提認識、鍛能力、固機制、廣宣傳”四個維度著手,培育公司勞模工匠精神傳承土壤,營造組織人人創先爭優文化氛圍,促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范圍、全人員、全業務覆蓋,深度融合生產生活,激發青年創造活力,擴大勞模影響范圍,讓“精神之樹”向下深入扎根生長、充分汲取養分,向上結出先進之果、涌現更多模范,接力傳承和發揚光大“米祥仁”勞模精神,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保證勞模精神和匠心火種的代際傳承,并內化形成強大的文化驅動力,塑造凝心聚力的集體人格,確保電網事業基業長青、人才永續。
關鍵詞 匠心傳承 企業文化建設 勞模工匠精神
隨著國網“三型兩網”戰略貫徹落實和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深化,內外部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公司面臨競爭格局多元、提質增效困難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國網公司“兩會”號召向“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張黎明學習,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把嚴謹細致的理念貫穿生產、建設、運行、營銷等各個環節,著力推動公司黨的建設與改革發展同向聚合、相融并進。
新時代下,將米祥仁無私奉獻、任勞任怨、吃苦耐勞、精準服務的“電黃牛”精神品牌和改革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相結合,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淡化、弱化,黨員作用發揮不充分,員工隊伍精神風貌不振等問題,推動企業文化在專業領域、基層一線落地生根,引導激發廣大干部員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打造一支作風過硬、技術精湛、服務優質、甘于奉獻的電力服務團隊,塑造凝心聚力的集體人格和集體精神,展示良好的電力人形象,保障以優異的業績獻禮建國70周年。
一、“匠心傳承”理論體系
以“接力‘米祥仁勞模精神,鑄就新時代‘電力工匠”為核心主題,將勞模工匠精神的認識根植、影響傳播、代際傳承比喻為“精神之樹”,只有努力耕耘好匠心傳承的“土壤”,才能確保“精神之樹”結出更多模范果實,并形成自我循環和代際接力的組織生態。
從“提認識、鍛能力、固機制、廣宣傳”四個維度著手,培育公司勞模工匠精神傳承土壤,營造組織人人創先爭優文化氛圍,促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全范圍、全人員、全業務覆蓋,深度融合生產生活,激發青年創造活力,擴大勞模影響范圍,讓“精神之樹”向下深入扎根生長、充分汲取養分,向上結出先進之果、涌現更多模范。接力傳承和發揚光大“米祥仁”勞模精神,唱響新時代勞動者之歌,弘揚國網公司勞動模范杜民生、甘肅省勞動模范黃茵、甘肅“隴電工匠”劉生紅、甘肅省崗位學雷鋒標兵陳麗娜、省公司勞模陳佳黎、平涼市勞模高小明、先進工作者王斌等為代表的新一代先進典型和技術領軍人才的工匠精神,保證勞模精神和匠心火種的代際傳承,并內化形成強大文化驅動力,塑造凝心聚力的集體人格,確保電網事業基業長青、人才永續。
二、提認識,引導員工樹立匠心
“勞模精神”既是匠心之魂,也是匠心之行,更是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嚴謹專注、堅守品質、持之以恒、創新求變。營造匠心傳承氛圍,形成“磁場”效應,提升廣大員工特別是青年職工對勞模工匠精神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內化于心,實踐于行。
(一)開展“‘身邊的工匠故事匯”專項活動
利用班組微課堂、職工大講堂等載體,開展“新時代?新思想?新作為——勞模工匠精神大家講”活動,組織“身邊的工匠”故事匯,以可讀性強、易于傳播、喜聞樂見、共鳴強烈的方式,采用“訪談+投稿”模式匯編以米祥仁同志為代表的先進工作者心路歷程,通過不同的視角講述廣大職工踐行“工匠精神”的生動故事,以其“可見可視可觸及”的鮮活性,帶動身邊人,增強員工的認同感和使命感,營造“尊重工匠、贊美工匠、爭當工匠”的“比、學、趕、超”文化氛圍。
(二)開展“匠心傳承·勞模面對面”專項活動
以“獻禮建國70周年慶·傳承電網工匠精神”為主題,組織社會、媒體等多方參與的大型線下交流研討會,邀請勞模工匠“現身說法”,分享個人感人事跡、工作經驗,以工匠的感人事跡感染員工,激勵全員時刻用先進人物的事跡鞭策自己,在思想上有觸動、工作上有改進、業績上有突破。
(三)開展“匠心傳承·示范引領”主題示范活動
打造“黨建+六大工程”示范工程,持續深化“精準融入”,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時深化勞模工匠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開展選樹示范班組和示范班組長、選樹示范黨員、選樹示范員工專項活動,推進新時代“五心文化”在專業領域的落地實踐。
三、鍛能力,培養員工提升匠藝
根據“721”學習法則,讓青年員工在70%的工作實踐中通過培訓、比賽、傳幫帶等方式培養員工技能,提升匠藝。
(一)開展“旗幟引領·匠心傳承”系列專項行動
推動公司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同向聚合、相融并進,把嚴謹細致的理念貫穿生產、建設、運行、營銷等各個環節,開展“匠心傳承”系列主題實踐活動,激勵員工在安全生產、城農網改造、營銷服務、春秋檢、新農村建設和全市重大活動的保電等生產經營工作和急難險重工程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比技能、爭先鋒,在實踐中鍛造匠藝、錘煉匠心。
(二)設置“青年夜校”打造青年技能培訓微課堂
鑒于青年員工日常工作時間緊、壓力大等特點,打破傳統培訓框架,實施“青年夜校”計劃,采用講、學、做“三微”學習方法,即業務技能微講堂、現場研討微問題、當季研究微課題,每次授課1-2小時,提升員工技能水平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激勵員工追求工匠精神。
同時,按青年員工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技能運動會、技術比武、專業調考”等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培養活動形式,常態開展技能競賽,鼓勵學員將所學所得傳播給其他員工。
四、固機制,制度保障形成匠制
制度建設是形成匠制、傳承匠心的重要保障,推進公司勞模工匠精神傳承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一)開展“匠心傳承·創先爭優”標準管理行動
以勞模工作室為載體,以“技術+管理”創新活動為核心,優化完善“匠心傳承”管理機制,實施人才培育工程,匯編《“匠心傳承?創先爭優”——勞模工匠精神傳承管理手冊》,包括公司先鋒模范人才培養、激勵管理辦法等,推進員工創新創效,孕育并向公司輸送更多匠人。
(二)建立“黨-團-工”青年人才一體化培養機制
結合青年人才培養發展規劃,統籌公司黨員、團青、工會人員的管理教育,實施“匠心傳承?青春領航”人才工程,融合供電所及班組建設、黨員積分管理、青年職業導航等現有措施,打通人才管理壁壘形成“黨-團-工”青年人才一體化培養機制,機制保障人才成長成才。
五、廣宣傳,傳媒推廣重塑匠形
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公司網站等宣傳載體,加強宣傳推廣,擴大品牌效應,引導全員對照先進、傳承匠心、爭先創優,增強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打響“匠心傳承”品牌,彰顯公司良好形象。
(一)開展“工匠精神”主題日視頻教育學習活動
組織觀看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體會工匠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極致化,學習工匠們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制造”神話故事的執著精神。同時,開展“電網工匠?匠心傳承”主題征文活動,鼓勵員工發現發掘身邊的工匠人物和先進典型,將優秀稿件編入《“身邊的工匠”故事匯》并通過公司網站、微信號、微博、抖音、今日頭條、微視頻等媒體渠道廣為宣傳,力爭做到內容的“悅讀”性與“易讀”性,增強傳播和影響力,樹立學習楷模,弘揚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風尚,發揮先鋒模范引領效應。
(二)開展“工匠精神?主流傳播”管理提升活動
全面踐行新時代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新使命新任務,積極拓展宣傳新途徑,創新建立融媒體平臺,以創意短視頻、音樂相冊大賽等新型宣傳方式,帶動全員參與、全員行動、全員傳播,增強“匠心傳承”傳播力、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深化傳統宣傳載體建設,在公司網站上開辟“匠心傳承”宣傳專欄,建立“匠心傳承”活動簡報,定期公布活動動態,凝練經驗做法,推廣特色亮點。
六、項目實踐價值意義
通過實踐“匠心傳承”,推動公司黨的建設與中心工作同向聚合、相融并進,全面根植企業核心價值觀,落實以黨內政治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建設要求,把米祥仁同志勞模工匠精神獨特優勢轉化為公司發展優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改善員工精神風貌,增強員工創新能力、競爭能力,推動公司貫徹落實國網公司“一個引領,三項變革”戰略部署要求,再攀發展高峰!
參考文獻:
[1] 張保振.生命之樹:企業文化三問[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
[2] 敖昌萍.用匠心去創新與超越,年輕的“國家電網工人先鋒號”是這樣煉就的[J].班組天地.2018(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