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玥
哈密瓜是國內聞名的瓜類品種,主要生長于新疆哈密市,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與藥用價值,因此對種植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本文將以日光溫室哈密瓜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為重點,從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為其他哈密瓜種植戶提供參考。
哈密瓜是我國甜瓜中獨樹一幟的瓜種,由于受到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中有早熟和晚熟之分,而通過使用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可以使哈密瓜所需的生長條件在一年四季內都可以得到滿足,受自然情況的影響較小,從而提高哈密瓜產量。
一、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前期準備
1、品種選擇階段
在進行品種選擇之前,應到市場上進行充分調查,采用觀察或詢問的方式了解當前市場上的哈密瓜哪個品種更受歡迎,再搜集資料了解暢銷瓜品種對濕度、溫度及生長周期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判斷能否種植該品種,最終確定種植品種。當前市場上較為暢銷,可供選擇的品種有西州蜜、雪里紅、黃蛋子等。
2、農藥、肥料準備階段
在農藥方面,要嚴格按照GB8321.1-5的標準執行,使用濃度低、殘留量少的農藥,嚴禁使用毒性大、殘留量高、難以清洗的農藥,并要對使用農藥的次數和頻率進行嚴格控制,保證瓜的品質能夠達到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肥料方面除了使用工業化肥以外,還要使用傳統的綠色的農家肥。但是在瓜接近后期成熟時應及時停止使用。
3、土地準備階段
應當直接選擇土質為沙壤土或壤土的土地,或者將土地改造為此種土質。要求土質均勻,遠離蔬菜種植區,該種植地前三年應當種植非蔬菜類,如糧食或豆類,最好選擇閑置多年的荒地或休閑地。
之后應當對該土地進行改造。挖掘出南北向的瓜溝,再在瓜溝兩端55cm左右挖出一條深約25cm的施肥溝,將準備好的有機肥、尿素、硫酸鉀等肥料撒進施肥溝,用以增加土地肥力。
二、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育苗期
1、育苗準備階段
應當先在溫室準備出長五至六米、寬一米左右的營養土苗床,并對苗床進行加溫。
營養土最好選擇將大田表土和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以六比四的比例進行混合,并加入草木灰4-5克、敵百蟲60克、多靈菌80克、過磷酸鈣1千克,敵克松80克在1m3營養土內進行充分混合,最后緊排在苗床上。
對苗床加溫可選用在苗床底部鋪設電熱線,也可以采用火炕道進行加溫,但是由于火炕道技術手段落后,溫度的高低容易起伏,控制難度大,對瓜苗的正常生長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盡可能選擇電熱溫床。
2、播種階段
首先要進行浸種。即用二百倍的甲醛溶液浸泡兩小時后洗凈晾干,再用農藥與營養土進行攪拌。
其次要進行催芽。要用濕布將種子放置在二十八至三十攝氏度的條件下進行,大約三十幾個小時之后,可以看到種子破口生芽。
最后才可進行播種。在播種前要利用加溫設施對苗床進行加溫,采用營養缽內點播的方法進行播種。即先將營養缽澆透底水,每個營養缽內播種兩粒種子,再覆蓋一至兩厘米的營養土,隨即扣棚保溫。
3、苗床管理階段
播種后應當把控好溫室內溫度,實時監控,低了要加溫,高了要通風。保持在出苗前白天溫度為三十攝氏度左右,晚間為十七攝氏度左右,出苗后白天溫度為二十七攝氏度左右,夜間為十七攝氏度左右。
在出苗后應注意排濕、降溫、避免發生幼苗猝倒病,還應及時拆除小拱棚,避免形成高腳苗。
三、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定植期
應對定植地提前做好挖溝、施肥等工作。將農家肥,復合肥、過磷酸鈣等肥料提前施好,并覆蓋地膜,提高地溫。
定植應選在苗齡三十天左右,及三葉一心期,需要當天為無風晴天,埋藏深度以不埋葉子為宜,株距為五十厘米左右。
四、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田間管理期
第一要進行溫度調控,在定植后,棚內的溫度應當保持在白天二十七攝氏度左右,夜間十七攝氏度左右,在結果后應適當將日間溫度調高,白天三十五攝氏度以上,夜間不變,增加晝夜溫差,促進瓜的糖分累積;第二要進行吊秧與整枝,吊秧是將繩子一端系于頂棚,另一端系在植株根部,以便植株向上攀爬。整枝是保留主蔓與十三至十五結上的瓜蔓,抹去其他枝蔓;第三要進行授粉與留瓜,此種技術下,棚內幾乎沒有昆蟲進行自然授粉,需要人工進行授粉,等幼瓜長到幼兒拳頭大小時,要對品相好的瓜進行保留其他瓜要進行剔除,保證瓜生長所需的營養充足;第四要進行追肥,在瓜的成長過程中,仍然需要施肥,可采用農家肥與復合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施肥;第五要進行病蟲害防治,農藥要按照文章上述要求進行選擇,并且要針對不同疾病使用不同種農藥。
五、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的采收期
此時期要根據哈密瓜的不同品種靈活改變,過早或者過晚都會影響哈密瓜的品質,要根據不同的成熟表現和預定的采收時間綜合考慮確定采收日期。
使用此種技術,有效推動了哈密瓜種植技術的發展和農業經濟的進步,提高了種植戶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總而言之,使用日光溫室哈密瓜無公害栽培技術,既可以滿足人們在一年四季內對哈密瓜的需求,又能夠為當地種植戶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一舉兩得。當然,就目前來說,此種技術可能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這需要廣大種植戶與農業科技人員一起努力,共同研究,改良出更好的種植方案。
(作者單位:839000新疆哈密市伊州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