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峰
隨著有機市場消費市場規模的擴大,帶動著有機產品生產的增加。2019年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機產品市場規模達到900億歐元。有機農業的最大市場為400億歐元,世界上181個國家的有機農業面積大約為6970萬公頃,我國是世界第三有機面積耕種國。現結合有機農業種植實踐,分析技術方法和措施的運用。
一、案例概述
以某縣為例,有機農業總產值超過35億元,引領西部有機農業的快速發展。從其有機農業種植實際來說,采取了系列技術方法和措施,助力種植產業的持續化發展,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現分析其采取的技術方法和措施,進行如下整理。
二、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的應用
此縣建設的有機農業園,在農業種植方面采取了以下技術和手段:
一是結合火龍果種植實際需求,比如土壤和水源等,優選種植基地的土壤,進行嚴格的篩選和檢查,同時運用生物手段,對重金屬含量高的土壤進行相應處理,使得含量達到最低值再開展種植作業。土地澆灌使用的水,經過生石灰消毒處理后注入到滴灌系統。
二是建設了有機肥生產中心。采用現代化生產技術,進行有機肥的產生。通過將黃豆磨制豆漿后調以紅糖,并且添加有益菌類發酵制作而成。
三是成立了有機農產品質量檢測阿中心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落實企業自檢和部門抽檢以及上市必檢的制度,加大對基地農業生產環境和投入品等的強制性檢測力度,強化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控。推廣應用二維碼技術,實現對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提高有機農產品的質量管理水平。
三、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的應用總結
1、做好種植環境和基礎條件的控制
推動有機農業的發展,要做好種植環節的把控。在種植農產品時,要做好種植環境以及基礎條件的有力控制。通過對土壤和大氣以及水源等,進行相應的檢測,掌握基本情況,對不符合種植要求的土壤和環境等,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確保農產品健康生產,減少農藥含量,同時避免化學物質污染,種植高質量的產品。
2、優選農產品的種子和種苗
有機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帶動著種植面積的增加,對于種植戶來說,若想獲得高產的收益,必須要做好種植環節種子和種苗的有力篩選,保證種子的質量達標,進而有機農產品的質量。若想挑選適宜的種植類型,必須要做好綜合分析。在種植有機農產品時,要結合天氣實際情況,依據天氣的特點,合理培育有機農產品。選擇耐受性較好的種子,減少病蟲害的危害,進而獲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3、綜合運用輪作和立體種植方法
一般來說,有機農作物的種植生產,對土壤質量的要求較高。部分種植區的土壤質量不達標,可運用輪種的方法,改良種植土壤條件,增強土壤的肥力以及透氣性。種植周期結束后,對農作物的根莖進行相應處理,降低病蟲害發生的幾率。相比傳統種植方法,有機農業種植方法的經濟效益更好,采用套種的方法種植,能夠獲得不錯的種植效益,同時可以豐富微生物物質類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4、加大田間管理力度
有機農業種植工作的開展,若想獲得不錯的成效,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應用種植技術方法時,要保證農作物種植管理到位,尤其是水分和肥料等,保證農作物處于高水平生長狀態。種植有機農作物時,要避免使用化學含量很高的肥料,積極推廣使用生物肥料和綠肥等。一般來說,應用相對廣泛的為多效生物肥料。從使用的效果來說,除了能夠提升有機農作物的質量,還可以優化有機農作物的種植土壤環境。運用有機農作物種植技術時,要做好肥料管理的質量把控,全面提高農作物的種植質量水平。利用有機肥料,保證土壤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保證農作物能夠健康生長。施肥時做好底肥的把控,確保有機農作物生長獲得充分的肥料,結合農作物生長實際,做好追肥處理,確保農作物生長獲得充足的肥料。根據作物的需求特點和水分情況,適當的澆水,使其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保證作物能夠健康生長,避免出現水肥供給不足的情況,影響著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對田間的雜草,要及時進行鏟除處理,避免其和作物爭搶養分,威脅著作物的生長。
5、做好病蟲害防治
若想全面提高有機農業種植的產量以及質量水平,在具體實踐中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在具體實踐中根據種植作物的類型,結合其生長實際情況,做好水肥的科學化管理,提高作物的抵抗能力,同時阻礙病蟲害給農產品造成的傷害。運用相應的手段,加大對蟲害天敵的控制能力,運用生物防治法,加大防控力度。除此之外,積極推廣應用物理方法防治,比如借助燈光和聲音等,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若發現有機農作物被病蟲害侵襲的情況,要立即上報相關部門,采取全面防治措施,避免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保障有機農業種植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有機農業種植技術方法和措施運用,對保證種植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做好種植環境和基礎條件的控制;優選農產品的種子和種苗;綜合運用輪作和立體種植方法;加大田間管理力度;做好病蟲害防治。
(作者單位:474250河南省鎮平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