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波
農牧業機械是推進農牧業科技化和現代化提升的重要手段,伴隨著各類機械設備在農牧業生產發展中的日益普及,對于農牧業機械的采購、使用、維護、保養等的管理與質量控制也就成為了農牧業機械優勢與功能穩定、可靠、安全發揮的重要保證和基礎性工作,更作為影響和制約農牧業機械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成為各地農業管理與發展部門需要持續關注并不斷強化解決的重點事項。
1、農牧業機械管理的必要性
(1)實現農牧業機械管理是有效滿足和服務廣大農民群眾對機械化生產的需求,強化農牧業機械科技創新、服務創新、制度創新和效能提升的關鍵;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變革和振興的必要渠道。
(2)農牧業機械管理是破除農機市場亂象,提升農機采購和應用質量及適用性的基礎;也是增強機械使用規范性、安全性,培養高素質農業機械化人才和現代化生產隊伍,降低使用事故與機械損耗率,提升機械使用功能性、經濟性與效率性的關鍵。
2、當前農牧業機械管理的問題
(1)缺乏系統的管理目標與管理機制
當前對于農牧業機械管理不僅沒有健全而合理的管理目標為指導,還造成具體執行細化的力度嚴重不足;此外,對于機械管理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體系、流程體系以及責任機制的支撐,管理事項片面而滯后,難以全面貫穿機械的整個生命周期和使用過程;管理問題更無法責任到崗、責任到人,致使管理的過程松散而盲目,進而帶來機械使用效能、性能、壽命的大大降低。
(2)管理隊伍及人才缺失
在當前的機械管理中,缺乏技術類、管理類、培訓類、科研類等的專業性或復合型人才,不僅造成管理系統人才支撐度的不足,還造成管理推進層面的單一,難以就機械的操作性、功能性、技術性提升和新技術有效推廣與創新帶來精準的助力,導致管理的后勁和生命力的嚴重缺失。
(3)管理手段和技術發展滯后
伴隨著農牧業機械使用規模與類型的逐步提升,對于農牧業機械管理的復雜度和難度也隨之增加。但傳統的人工信息錄入與追蹤、定期監管核查與上報考核,不僅信息的完整性和精準性難以對高水平的機械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撐,而且管理的時效性和效率性低下,更無法就農業機械使用的全過程、全要素進行有機的監控與質量追蹤,進而帶來管理效能與水平難以滿足當前機械使用的發展需求。
3、提升農牧業管理水平的應對措施
(1)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管理體系與發展目標
首先應建立健全農牧業機械管理的機構體系,形成完善的市、縣、鄉、村的農機管理發展機制,實現農田、農機生產企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維修服務站、農機培訓機構等的有機整合;明確各層級農牧業機械管理的目標、規劃及實施規范,制定可執行細化的管理監管流程和發展機制,進而為科學化的管理工作和全面化的服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要結合當前農牧業機械運維使用及管理的相關實踐與具體問題,細化機械管理的實施事項,建立分類別、分層次的管理規范、技術規范與操作規范,逐步形成包括農機信息、操作人員信息、農機作業、農機辦證、農機補貼、農機維修與服務、農機使用安全與違規使用處罰等的一體化的農業管理系統,而該系統中的每一個組成要點都應結合實際的需求進行有機的實施細化和過程監管,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
再次,要優化農機管理的實施模式與實施思路,逐步破除行政管理和處罰監管的窠臼,通過完善的組織架構及責任機制建立,加大對農機安全監管力度,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加強監控,在達到定崗、定人、定責、考評實施細化的同時,通過技術推廣部、管理培訓部、文化宣傳部、運維保養部、信息技術部的建立,實現管理服務性的的有效提升,進而帶來農機管理流程的良性循環,實現管理效能的全面提高。
(2)創新人才培養與引進機制
首先,相關管理部門應當適時強化對于農機管理人才、培訓人才、運維技術人才、財務人才、信息技術人才等的引進與創新性培育,打造有利于人才自我提升與發展晉升的良性環境。
其次應強化對于農戶、合作組織及其管理者的相關技術培訓、安全培訓與管理培訓,不斷提升農戶的安全意識、操作能力和責任素養;通過展板、圖片、現場答疑的形式組織開展送技術、送服務、促增收為主題的活動,向農民朋友宣傳農機知識,同時引導農機經銷商做好農機具及農機零配件的供應,加強農機經銷商三包人員維護到戶、到機。
最后還應強化對各類人才的有機協調和統籌和細化考評,以為農機管理規劃與目標制定的合理性和全面性提升提供有機的推動與實踐的助力,更帶來體制創新、技術創新、預算及經費優化配置上合理的調整與科學的發展。
(3)提升機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優勢,通過建立農牧業機械管理信息化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農機整個產業鏈條的深度一體化融合。其需要建立一個能夠涵蓋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合作社、培訓站點、維修網點、農機手的綜合服務性智能平臺,以實現對于農機信息的實時動態錄入與調整,對農機作業質量動態、全過程核查,以及對農機作業數據統計分析與決策調整;此外還需要在各級管理部門實現服務與辦公體系的自動化,進行各層級信息錄入、查詢、分享與運用的有機整合,實現信息化下業務流程的精簡與集約,達到農機監理實時性、農機管理動態性、農機推廣多維度、社會服務人性化的共同提升。
農牧業機械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從體制、目標、體系、制度、人才、技術、手段等方面進行發展適應性的不斷提升,以帶來管理全面化、時效化、精準化、可持續化、信息化的多維度增強,進而為我國農業機械化和現代化效能的全面提高提供可靠而穩定的發展前提和有效助力。
(作者單位:161005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齊齊哈爾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