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
為了預防、控制豬類各種傳染疾病,維持養豬產業正常運轉,根據國務院頒發的《家畜家禽防疫條例》和農業部制定的《家畜家禽防疫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要建立一套嚴格的豬場衛生防疫管理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豬被傳染疾病,減少各種豬類疾病發生,從而達到節本增效,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目的。
一、豬場建設合理規劃
1、豬場選址
為避免形成局域小氣候,豬場建設應選擇開闊整齊、平坦、地勢高的緩坡沙壤土地塊,并考慮氣候干燥、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排水方便、無污染、排廢、供電等因素,遠離機場、鐵路、公路、城鎮、學校、居民區和公共場所,保證飼養管理、防疫、防火、豬舍環境和居住環境。同時,周圍筑有圍墻或防疫溝,并建立綠化帶,防止污染周圍環境和豬群的應激反應。
2、豬場內部區域管理
①豬場的生產區、生活區、糞尿污水處理區要做到合理分建,各區應進行嚴格衛生防疫管理,生活區位于上風區,應保證良好的衛生環境,外來人員只能在該區域活動,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生產區位于中部,外來人員和車輛無法直接進入,在生產區內,種豬舍、妊娠舍、分娩舍、生長舍、育肥舍和隔離舍按上風向依次建設,豬舍多為磚混結構,以利于排水和通風,有效排出潮濕和污濁的空氣,各豬舍間隔為20米左右。污水處理區或病畜管理區設在下風處,與生產區進行墻體隔離,便宜于消毒和污物處理。
②設置獨立的糞便處理和檢測設施。豬場要有專門的糞污處理場、糞尿污水處理設施,以符合環境保護要求,防止污染環境。
③裝豬臺。出場種豬要固定通道,從固定好的圍欄內趕進裝豬臺,裝豬臺設在生產區圍墻的外邊。
二、豬場衛生防疫管理
豬場衛生防疫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制訂出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搞好衛生防疫工作,保證豬群健康和存活率,達到充分發揮其生產潛力和經濟效益的目的。
1、消毒管理
①豬場大門、生產區入口處要設置水泥結構的消毒池,或消毒盆,供出入車輛及人員消毒使用。豬場道路和環境要保持清潔衛生,選用高效、低毒、廣譜的消毒藥品,定期消毒。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洗手、穿工作服和膠靴,戴工作帽,工作服應保持清潔。
②加強產區內衛生消毒工作,擬定消毒計劃,堅持每天打掃豬舍,消毒的頻次、消毒后的干燥措施與時間間隔需要嚴格的檢驗與評估。針對流行性腹瀉病毒與非洲豬瘟病毒常常借助運豬車、水線、料線、飼養人員等進行傳播的特點,生產區各豬舍應實行全進全出的設施與工藝,每批豬調出后,要嚴格消毒,同時,保持飼槽、水槽、用具干凈,地面清潔,消除可能存在的節肢動物、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防止媒介作用形成各種疾病的傳染源,各豬舍內可用0.3%過氧乙酸或次氯酸鈉消毒,轉群時空豬舍要進行徹底消毒,以改善豬群的飼養環境。產房更要嚴格消毒,臨產母豬進入產房前進行體表清洗和消毒,母豬用0.1%高錳酸鉀溶液對外陰部和乳房擦洗消毒。
2、獸醫免疫工作管理
①發生人、畜共患病時,獸醫及時診斷,尋找疫源,根據疫病種類做好封鎖隔離、消毒、緊急防疫、治療和淘汰等工作,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處理,控制疫情。
②建立獸醫室,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免疫接種、診斷和病理剖檢記錄,針對本地疫情發生情況和種類特征,制訂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種工作。
3、做好傳染病的隔離與防治工作
①定期驅蟲。春秋兩季傳染病盛行期內,對豬場內生豬進行驅蟲和消毒處理,制訂綜合防治方案,準備常用驅蟲藥物,做好日常的糞便處理工作,防止體內、外寄生蟲的傳播。
②豬場嚴禁飼養禽類、犬、貓及其他動物。做好滅鼠、滅蚊蠅和吸血昆蟲等工作,防止疾病傳播。
③當豬場已發生或疑似發生傳染病時,應立即采取封鎖、隔離、消毒等緊急措施,迅速確診,對發病生豬對癥用藥。
④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病死豬和母豬產后胎衣要遠離豬場焚燒或深埋,及時控制流行病發生的同時,防止出現大規模亂拋病死畜禽現象。
二、科學飼養管理
1、堅持自繁自養,嚴格引種檢疫制度
豬場應堅持自繁自養,自行培養后備母豬,減少外地購豬,不在疫區或新疫病區引種,引人種豬時,考慮該種豬場的疫病情況,嚴格依據產地檢疫證明進行疫情隔離篩查,在此期間,要進行抽血化驗,檢查各種豬類傳染疾病和抗體情況,確認無病后進行合群,產地檢疫證明歸檔處理。
2、堅持健康檢查制度
將豬群健康檢測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飼養員定期對豬群進行健康檢查,觀察豬只采食和健康狀態、排糞有無異常等,完成觀察豬群、測量統計、飼量監測等有關影響豬群健康變化的因素,發現不正常現象,及時請獸醫檢查。
3、飼料喂養
①保證水源清潔、安全。豬場的日常運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滿足豬群飲用水、生產用水、管理人員用水,提供優質充足的水源是建設豬場的必備條件之一,因此,豬場內應科學合理設有深水井或自建水塔,提供清潔、衛生、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健康水源。
②并選用高品質、全價的好料,禁止飼喂不清潔、發霉或變質的飼料,保證充足營養,嚴禁飼喂被污染和發霉變質的飼料,或未經無害處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產品,為確保營養平衡,可在母豬料、仔豬料中添加適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劑,防止營養缺乏和過量。
③降低飼養密度,采用多點飼養的方式,將豬舍、產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開,保持豬舍空氣新鮮。
三、豬場人員管理
1、豬場內人員配置
豬場內人員職業由場長、段長、技術員、內勤人員、后勤人員、飼養員組成,豬場應根據豬群的規模配備合適的、本專業的獸醫技術人員。
2、工作范圍
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生產性能及生理健康的監測以及傳染病的免疫監測工作,定期檢查飲水衛生及飼料加工、貯運,保證符合衛生防疫要求和消毒情況。此外,應做獸醫科研新成果和新經驗的推廣等工作。
3、做好豬場內容的員工技術培訓與管理工作
現代化的養豬場多為規模化、集約化管理模式,涉及的學科范圍廣闊,這需要全能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當下市場風險、疾病風險、衛生防疫技術實用性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等因素的考驗,為此,應加大不同模式、不同方式的教育學習和培訓,不斷發展和壯大豬場獸醫衛生防疫隊伍的專業性。
(作者單位:466300河南省沈丘縣動物衛生監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