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從北方地區魚類養殖情況看,草食性魚類種類不多,主要有草魚、團頭魴、三角魴、長春鳊等,這些魚類都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名優魚類,也是市場非常暢銷的魚類。同時這些草食性魚類也是重要的養殖魚類,為漁民養殖致富做出了重要貢獻。北方地區也養殖草食性魚類,雖然養殖期沒有南方省份長,養殖規模也沒有南方省份北方草食性魚類養殖技術要點,供大家參考。
一、養殖種類選擇
目前,北方地區草魚是草食性魚類中主要養殖種類,其次是團頭魴,三角魴、長春鳊養殖較少。
二、養殖模式
可采池塘養殖(主養、套養均可)、湖泊(水庫)搭配養殖、網箱養殖等三種養模式。草食性魚類不宜與河蟹混養,會和河蟹爭食青飼料。池塘主養草魚一般按計劃畝產魚500~750kg放養魚種。如果計劃開展草魚成魚養殖,一般每畝放養規格200~300g的大規格草魚種200~300尾。另外搭配放養其它魚類,每畝放養規格100~300g的鰱魚種40尾、規格200~300g的鳙魚種10~12尾、規格10~150g的鯽魚50~100尾、規格30g的細鱗斜頜鲴30~50尾。池塘套養草魚,一般畝放規格200~300g的草魚種10~20尾,水草多的池塘或投草的池塘可適當增加放養密度。湖泊(水庫)搭配養殖草魚,主要根據水面水草的情況確定,一般畝放規格150~300g的草魚種5~10尾。網箱養殖草魚是可選擇的模式,要選擇水質清澈的水域設置網箱,一般選擇長6m、寬6m、高2m的網箱。網箱采取浮動式設置即可。
三、飼料來源及投喂
1、青飼料
青飼料來源廣泛,養殖者可以考慮以下途徑:
(1)水草
可從湖泊、水庫、河溝等水域收集:一是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菹草、馬來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二是蘆葦等挺水植物。
(2)陸生植物
①野外收集
可從野外收集野生稗草等陸生旱草,一般15kg旱草可養出1kg草魚。
②人工種植
可在池塘埂和池坡上,湖泊和及水庫岸邊灘涂上都可以人工種植牧草,也可在耕地上種植牧草。人工種植牧草主要有蘇丹草、黑麥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等,這些牧草單位面積產高,是草食性魚類喜歡攝食的青飼料。蘇丹草、狼尾草、黑麥草都是禾本科牧草,也是養殖草食性魚類的優質飼料,具有種子來源方便、生長速度快、分蘗能力強、對土壤等環境條件適應能力強、種植難度低等優點。蘇丹草一般是在5月份開始播種,每畝播種籽2~3kg,采取點播或者條播的方式均可。蘇丹草進行點播時,一般每穴投放十余粒種子,保持穴距18~25cm即可;進行條播時,應保持機耕的溝深為1~2cm,保持行距20~25cm。采取人工種植牧草的方法,可有效保證草食性魚類青飼料的穩定供應,也有利于病害的預防和治療,是值得大力推廣的青飼料供應方法,也就是漁民們常說的“種草養魚”。另外,還可種植稗草等野草,也可種植玉米、高粱等農作物,在其幼苗階段收割喂魚,也是非常有效的解決青飼料供應的方法。
2、人工配合飼料
草食性魚類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且養殖效果較好。許多水產飼料企業生產草魚和團頭魴專用人工配合飼料。國家有草魚配合飼料的生產標準,粗蛋白質含量28%,既有沉性硬顆粒飼料,也有膨化浮性飼料。草魚不同的生長階段,飼料營養要深求也不同。草魚魚苗(體重小于10g)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大于或等于32%,粗纖維含量小于或等10%;草魚魚種(體重10~250g)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大于或等于29%,粗纖維含量小于或等于12%;草魚成魚前期(體重250~1500g)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大于或等于26%,粗纖維含量小于或等于15%;草魚成魚后期(體重大于1500g)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要求大于或等于20%,粗纖維含量小于或等于15%。養殖戶可根據草魚不同的生長階段,選擇不同營養標準的人工配合飼料。
四、病害防治
1、要保持良好的水質
水源最好采用水質優良江河水、泉水、井水等。養殖期間注意勤換水,每隔15天用生石灰水調節水質,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25kg。另外,還可每隔20天全池潑灑光合細菌、芽胞桿菌等微生物制劑一次,用量根據使用說明確定。
2、投喂新鮮飼料,適當控制投飼量
無論是青飼料,還是人工配合飼料,都要保持新鮮,并及時投喂,不宜貯存時間過長。青飼料最好收割后馬上投喂,而人工配合飼料應貯存的陰涼通風的倉庫,貯存時間不宜超過1個月。另外,草魚比較貪食,注意控制投喂量,否則易患腸炎病。如果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魚種階段日投飼率不超過6%,成魚階段日投飼率不超過3%。
3、注射疫苗
病毒性草魚出血病無藥可治,只能在魚種入池前應注射草魚出血病疫苗,這樣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提高養殖成活率。
4、注意細菌性魚病防治
優先使用價格便宜的喹諾酮或磺胺類合成抗菌藥治療草食性魚類細菌性魚病,首次用藥喹諾酮類藥物的使用量為每公斤魚20mg,磺胺類藥物的用量為每公斤魚200mg,拌入飼料中投喂,一般每天投喂藥餌一次,一個療程需要連續投喂4天,投喂餌的第三天必須見到魚死亡率下降的明顯效果。單純的草食性魚類腸炎病可優先使用硫酸新霉素治療。為防止草食性魚類耐藥菌的出現,一個養殖周期內不能重復使用同一大類抗生素,因此第二次細菌性疾病暴發時,可選擇四環素類抗生素(鹽酸多西環素)、酰胺醇類抗生素(甲砜霉素或氟苯尼考粉)或合成抗菌藥物大蒜素粉中的任何一種都可以。
(作者單位:154500黑龍江省勃利縣水產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