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學好
位于黑龍江省南部的尚志市,擁有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發展漁業生產的潛力巨大。在摸清水生生物資源狀況的基礎上,采取合理的資源保護及開發措施,將促進尚志市的水生生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企業增效、漁民增收。
一、水生生物資源狀況
1、初級生產力
初級生產力是自養生物在單位時間和空間內合成有機物質的量。它是生態系統生產力的基礎,是食物鏈的第一環節,是反應水產潛力的基本參量。
尚志市各類水面的初級生產力呈現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春季逐漸上升,至夏季達到最高水平,而到了秋季又開始逐漸下降,到了冬季達到最低水平。尚志市水域灘涂平均浮游生物量≥7.03mg/L,初級生產力≥27.08kg/畝,屬富營養型水體。
2、浮游生物
尚志市自然水域中,浮游生物資源豐富。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水庫,河流中浮游生物量較低。
①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種類眾多,也是尚志市水域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在各類水域有著廣泛的分布。浮游植物既可作為浮游動物的充分利用的餌料,是水域生態系統的生物鏈結構中的基礎生產者。浮游植物在水域生態系統的各類物質循環過程中,以及能量流動進程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他的基礎生物量以及分布直接反映該水域初級生產力的水平。
根據我們多年水域資源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尚志市各類水或擁用浮游植物7門39科70種,主要有藍藻門、綠藻門、硅藻門、裸藻門、甲藻門、隱藻門、金藻門等。水庫中綠藻和甲藻種類為最多,硅藻和藍藻次之。池塘中綠藻、裸藻、藍藻、隱藻較多。河流中綠藻、隱藻、硅藻較多。
綠藻門:主要有衣藻、團藻、葉衣藻、小球藻、水網藻、水綿、柵藻、月牙藻、剛毛藻、松藻、雙星藻、新月藻、輪藻、網球藻、十字藻、雙星藻等。
藍藻門:主要有顫藻、束藻、藍纖維藻、隱桿藻、項圈藻、鞘絲藻、膠鞘藻、平列藻、微囊藻、腔球藻、魚腥藻、膠刺藻等。
隱藻門:主要有尖形藍隱藻、卵形隱藻、膝口藻、隱藻等。
硅藻門:主要有小環藻、直鏈藻、骨條藻、圓篩藻、角毛藻、羽紋藻、盒形藻、卵形藻、舟形藻等。
裸藻門:主要有裸藻、綠裸藻、扁裸藻等。
甲藻門:主要有枝甲藻、角甲藻、甲藻等。
金藻門:鐘罩藻、金枝藻、三毛金藻等。
②浮游動物
浮游動物是各類水或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其具有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的特點。浮游動物作為次級生產力的代表,在整個水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調控作用。
尚志市各類水域擁用浮游動物有4大類9屬,其中原生動物5屬,輪蟲2屬,枝角類、橈足類各1屬,焰毛蟲、沙殼蟲為優勢種。主要浮游動物的種類有:
原生動物:主要有肉足蟲、鞭毛蟲、眼蟲、纖毛蟲、砂殼蟲、鐘蟲、偽多核蟲、大舟形蟲、變形蟲等。
輪蟲:主要有晶囊輪蟲、萼花臂尾輪蟲、鐮狀臂尾輪蟲、尖角單趾輪蟲、椎尾水輪蟲、月形腔輪蟲、多突囊足輪蟲、龜紋輪蟲、耳叉椎輪蟲、腹足腹尾輪蟲、多肢輪蟲等。
枝角類:主要有低額溞屬、溞屬、網紋溞屬、船卵溞屬、象鼻溞屬、多刺裸溞屬、尖額溞屬、大眼溞屬等。
橈足類:主要有劍水蚤屬、哲水蚤屬、猛水蚤屬等。
3、底棲生物
尚志市底棲生物量在河流中較少,在水庫、泡沼中較高。
尚志市水域中底棲生物主要有搖蚊幼蟲、紅娘華、水斧蟲、蜻蜓幼蟲、水絲蚓、顫蚓、螺、蚌、蝦等20余種。豐富的底棲生物資源既是發展魚蟹生產的理想餌料資源,同時部分種類,如蝦類,也是值得開發的水產種類,對水產養殖品種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4、魚類
尚志市境內自然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共有魚類10科、26屬、30種,主要自然魚類有鯉魚、鰱魚、鳙魚、鯽魚、草魚、鯰魚、烏鱧、柳根魚、細鱗鮭、黑斑狗魚等。其中鯉科19種,占63.3%;鮭科、七鰓鰻科、狗魚科、鯰科、塘鱧科、鱈科、鱧科及鯰科各有1種,共占26.7%;鰍科3種,占10%。由于干旱水域面積縮小,水污染、電魚、毒魚和違規漁具的使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全市自然水域的捕撈產量越來越少,已經形不成規模產量了。有些珍稀瀕危魚類,比如細鱗魚、哲羅鮭、江鱈等冷水魚類幾乎絕跡。尚志市東部山區冷水資源豐富,歷史上曾是冷水魚類主產區之一。
二、開發利用前景
要讓尚志市水生生物資源變成“金山銀山”,應從以下兩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強水生動物資源增殖保護,促進資源恢復與增長
從尚志市水域資源調查情況看,全市魚類擁有30余種,鯉魚、鯽魚等經濟魚類已在自然水或形成較大群體。盡管漁政管理部門不斷加大執法力度,但受利益驅使,一些人仍使用各類違規的網具進行非法捕撈,加上開荒破壞生態境、農藥污染等原因,對自然水域中的珍稀特有的魚類資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特別是黑龍江茴魚、細鱗魚、哲羅鮭等冷水性魚類。另外,自然水域中的蝦類不受重視,任其自生自滅,資源量較低,應盡采取各類措施,提高其資源量。作為漁業主管部門,應加大《漁業法》的宣傳力度,建立種苗繁育基地,擴大水生動物苗種人工增殖放流規模;協調關部門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污染,讓自然水域水質得到顯著改善。
2、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資源,發展水產養殖
對于自然水域,要根據浮游生物量和計算出初級生產力,合理放養鰱鳙魚。對于池塘養殖,尚志市主要以鯉、鯽及“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為主養品種,除了水域本身的初級生產力外,還要強化飼料的投喂。隨著漁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養殖品種從單一向多元化方向邁進。尚志市水產部門多年來引進示范推廣了方正銀鯽、彭澤鯽、異育銀鯽、德國鏡鯉、松浦鏡鯉、俄羅斯鯉、福瑞鯉、武昌魚、長春鳊、彩鯽、興凱湖大白魚、翹嘴鱖、細鱗斜頜鲴(板黃)、大鱗副泥鰍、花鰍、臺灣泥鰍、河蟹、青蝦等20多個名特優水產品種,均已獲得良好的養殖效果。今后要開發一些經濟價值高的土著魚類,還要加大市場銷售情況好的名優水產品種的養殖力度,力爭多增收,實現漁民致富。
(作者單位:150635黑龍江省尚志市魚池朝鮮族鄉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