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曦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落實,生態綠化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本文以營林生產為研究對象,將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作為研究切入點,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加強人才技術的引進等方面對生產問題的解決方法做詳細闡釋。
一、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營林生產是生態綠化工作的重要環節,對當前環境質量及經濟水平均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地域遼闊,林業等資源豐富,但是由于受地形地貌、氣候環境的影響,樹木種植種類遭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林區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樹木生長受限的情況,嚴重影響營林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林區規劃過程中,具體的管理制度還在沿用傳統的方式,不符合當今營林生產需要,降低了林區環境的利用率,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林業對生態環境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森林覆蓋率高能夠有效改善現階段面臨的環境問題,如空氣污染、固沙防塵等,與此同時森林資源能夠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為維護生態平衡提供強大的力量支撐。
但是,營林生產環節中,現有管理制度缺乏科學依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林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在具體的營林生產過程中,操作步驟缺乏詳細的規范,部分員工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隨意更改工作環節,降低生產質量。不僅如此,現有生產技術以傳統的生產方式為參照,對原有技術沒有實質性的更改,加之對技術資金的投入力度有限,導致生產技術滯后于當前營林發展需要。由于營林生產對員工的整體素質要求較低,員工的工作能力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營林生產工作的發展速度。對當市場環境的認識不充分也是營林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環境的競爭日趨激烈,市場內部對營林生產工作的需求變化逐漸增強,如對市場需求掌握不充分,會嚴重影響營林生產等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營林生產問題的解決方法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營林生產的管理制度是推動相關工作科學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勢在必行。建立營林生產的管理制度主要從明確生產步驟及規范、完善獎懲制度、制定生產目標及普及行業內部質量要求等方面進行。明確生產步驟及規范是在充分了解現有生產環境及技術的基礎上,對生產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做強制性規范,降低違規操作想象的發生。對于生產環節中的易出錯誤的部分,利用嚴格的生產規范對其進行約束,一定程度上提升生產質量。完善獎懲機制是根據現有員工的工作態度及質量制定嚴格的獎勵懲罰措施,提升工作積極性的同時強化具體工作的準確度。如員工長期按照生產操作步驟工作,工作態度積極,工作質量穩定,相關領導要給予員工一定的物質鼓勵,提升其自信心與積極性,從而幫助員工實現自我價值。
員工長期忽視生產管理規定,相關領導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幫助其規范工作態度及價值觀,通過長期的觀察交流,如員工不做任何改變,要對其進行嚴肅處理,阻止問題員工影響整體工作氛圍。制定生產目標、普及行業內部質量要求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關鍵環節,營林生產多數屬于流水線工作,員工對現有的工作目標不明確,同時對當前從事的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忽視了營林生產的重要性。制定科學的生產目標,能夠幫助員工了解現有工作的發展方向,普及行業內部質量要求能夠提升員工對生產工作的重視程度。營林生產工作科學發展離不開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于行業內部競爭的激烈化,在實際工作中,要提升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維護相關工作的穩定發展。
2、提升員工整體素質
員工素質是影響生產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傳統的營林行業發展中,忽視對員工綜合素質的培養,相關培訓工作逐漸淪為形式主義,嚴重制約員工的成長發展,同時阻礙營林生產工作的進步。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相關領導要加強對員工培訓的重視,轉變原有的培訓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員工的參與積極性。部門領導可組織員工進行“高質量生產大賽”,大賽模擬真實的工作場景,以標準的工作規范為要求,每位員工自成一組,比賽環節采取積分制,得分最多的員工獲勝。
比賽過程中如員工操作與標準流程不符,則予以扣分,如員工操作規范,無違規現象,則在滿分的基礎上繼續加分,從而提升員工的競爭意識。通過比賽強化員工對標準工作流程的掌握,提升其標準辦公能力。對于獲勝員工要點名表揚,并頒發獎勵,活躍內部團隊工作氛圍的同時增強員工的工作榮譽感。生產比賽的開展能夠改變培訓工作在員工心中的傳統印象,與此同時,新型的培訓方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培訓效率與員工的參與度,優化員工綜合素質的同時為營林生產工作奠定堅實的人力基礎。
3、加強人才、技術的引進
現階段市場主體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技術的競爭,因此要在根源上提升營林生產工作,要將人才、技術作為發展的第一目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相關領導部門可制定科學的薪酬機制,通過建立平等的勞動關系及豐厚的勞動報酬吸引人才,同時配合科學的管理機制留住人才,為營林生產提供強大的人才基礎。除此之外,適當的加強行業內部交流是提升自身技術的關鍵,在具體的交流分享過程中,部分員工通過學習,發現自身不足,在學習借鑒其他營林單位技術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研發出適應當前營林生產需要的技術,從而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不僅如此,國家林業部門要加強對營林生產過程的技術指導,對于滯后于生產發展的技術及時改進,根據市場需要及生產條件,匹配與之相符的生產技術,從而穩定營林生產工作的發展狀態。與此同時,對引進的人才采取嚴格的考核,確定其符合營林行業的要求,在長期的工作中能夠對生產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考核過程中發現人才不符合行業標準,則要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經過科學的培訓后邊仍不滿足行業發展要求,則需繼續儲備其他人才。加強人才技術的引進能夠為營林生產工作注入新鮮的血液,增強行業內部發展活力,營造健康活躍的生產氛圍。
(作者單位:152300黑龍江省海倫市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