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
近些年來,森林病蟲害的種類明顯增多,擴散速度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直接影響著森林安全。因此,在營林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需要重點完成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在這一過程中,要切實落實營林措施,發揮出其重要作用,提升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能力與實際效果。
一、營林措施的主要內容分析
站在環境生態理論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到,對于營林措施來說,其與森林病蟲害防治策略的匹配程度相對較高。第一,在森林中進行樹種的培育中,需要確保該樹種具備較高的抗病蟲害能力。利用混交林建造等營林措施,能夠實現樹種抗災水平的升級。第二,利用施肥、修剪等營林措施的展開,能夠保證樹木的發育良好。此時,若是出現樹苗質量未達標的問題,則需要相關人員第一時間落實清理與補入的措施,促使森林培育質量的提升。第三,在樹木發育情況良好的條件下,才能夠實現樹種抗病水平的持續性提升,推動森林生態向著復雜性、生物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促使不用物種之間形成互為抑制的關系。同時,相關人員還要在落實營林措施中,盡可能避免對森林樹木的破壞,從長遠的角度、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實施森林病蟲害的預防控制策略。
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原則分析
第一,預防性原則。在預防性原則的指導下,相關人員在落實具體的營林措施過程中,應當清晰了解森林中包含的病蟲害的特性,主要包括病蟲害的形成原因、病蟲害發生規律以及偏好等等,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并實施針對性的營林措施完成應對與解決。同時,在制定營林措施中,相關人員要重點落實“因地制宜”的防治方式,尊重當地森林資源的實際情況,確保病蟲害防治的效果。
第二,科學性原則。在科學性原則的指導下,相關人員在實際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要重點應用國內外最為先進的、有效的管理理念、防控技術、營林措施等,實現全方位的、高效果的森林資源保護。另外,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果,相關人員還要重點引入合法性原則。利用相關法律規定制定并落實營林措施,使得更多的群眾認識到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進一步保障防治工作的質量。
第三,可持續發展性原則。除了上述的兩項主要原則外,相關人員在展開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中,還需要種點遵循與落實可持續發展性原則。對于森林資源來說,其的可持續發展能夠為我國以及當地的森林產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也能夠發揮出森林資源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基于這樣的情況,相關人員在展開營林措施的制定,要引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建設思想,避免出現“目光短淺”的問題。在營林措施落實的過程中,要依照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營林措施完成相關工作,進一步保障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展開效果。
三、營林措施對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主要作用探究
1、科學的病蟲害檢測制度
對于基于營林措施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重點環節在于實施高科學性、可行性的病蟲害檢測。通過病蟲害檢測方式的進一步優化與科學性保證,能夠提升獲取數據信息的準確性。以此為基礎,可以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類型、害蟲生活習性、造成的實際損害情況等完成監測與確定,實現對森林系統整體監測過程的高質量監督。同時,利用森林病蟲害檢測,相關人員能夠對森林中的植物健康情況等信息進行及時的、全面的、精準的了解。一旦發生某種特定的蟲害現象,相關人員能夠在該檢測數據的支持下完成具體情況的分析,并形成針對性的解決與應對方案,避免蟲害爆發范圍的進一步擴大。
2、天敵防治
在營林措施的指導下,在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結合當地森林中的實際情況,并完成蟲害天地的引進。通過防治天敵的引入,能夠保證方法的有效性更好,還能夠實現生態平面平衡的維持,盡可能避免對森林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對于森林系統來說,由于其融入了蟲害的天敵,促使系統展開自我調節,實現對環境污染的全面性降低,并在此條件下,完成不同蟲害蔓延抑制的工作。
3、植物藥劑的應用
對于森林系統來說,若是其遭受蟲害的后果嚴重程度較高,則相關人員可以引入藥劑完成森林病蟲害控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重點關注的內容包括:在防治中引入的藥劑均需要為植物型,且不能過多的應用化學藥劑,最大程度的降低著治理的科學性,避免其對周邊生態環境、水文環境等產生影響。當前,植物藥劑研究技術的更新速度明顯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相關人員重點完成相關植物藥劑的開發力度,明確提出相應的使用范圍,實現森林蟲害爆發面積的全面降低,防止化學藥劑對森林生態系統產生較大的影響。
4、農藥使用量的控制
當森林病蟲害的危害性明顯較大時,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展開噴灑特定比例的化學試劑完成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學試劑的噴灑前期,相關人員必須要完成試劑的種類分析工作。通過對噴灑藥劑中的物質種類、含量等進行分析,能夠確保針對性的消除森林病蟲害,保障病蟲害防治的效果。同時,也能夠實現對森林植被遭受過多破壞、損傷現象的避免。
5、鼠害的防治
相比于其他類型的森林病蟲害來說,其對森林系統的健康情況也產生著程度相似的危害性。同時,若是鼠類的繁殖數量較大,則會直接對森林系統中各個植被的生長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保證基于營林措施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效果,相關人員應當重點關注與落實森林生態中鼠害的防治。在鼠類所造成的危害性較大時,可以采取伐木、林業生產等措施,破壞鼠類的生存環境,實現對鼠害的防治。同時,通過調整林種結構,例如使用針闊混交林等結構形式,能夠使得森林形成不適合鼠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實現對森林植被的更好保護。
6、科學的栽植管理
在科學的栽植管理中,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內容,具體包括澆水管理、施肥、松土、除草、除蟲管理等,可以有效避免森林大面積損害的發生。相比較來說,純林對于病蟲害的抵抗力較差,而多樹種聯合種植則能夠實現病蟲害防控能力的提升。同時,要積極引入免疫力高、抵抗性強的樹種,利用科學的栽植管理完成森林病蟲害的防護。
(作者單位:152300黑龍江省海倫市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