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土地改革也隨著發展,為了更好地保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工作開展效率,應該重視迎合國家關于土地流轉的政策,并積極結合本區域實際,有效的采取科學的流轉措施,以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水平,進一步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有效保證。
新時期,為了保證農村土地利用價值,應該重視科學的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流轉,通過本文的實踐分析,具體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流轉對策,希望分析能夠為農村土地經營提供有效保證,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1、創造良好的土地流轉環境
首先,要經由專業的政府職能單位,對整個農村土地流轉的市場運行建設專門針對性的機制,確保整個市場能夠進入良性循環之中。其次,要對農村土地的大致價格做出判斷,為交易雙方做好評估并且供給參考依據,為土地流轉的價格更為合理夯實基礎。最后,為了更為便于教育雙發快速、穩定且高質量地進行土地流轉,可設置一定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參與工作。目前來看,中介的類型包括以下幾類:資產評估機構、法律咨詢機構、土地融資機構等,通過中介的方式能夠促成更多的交易契機,為后續土地流轉工作做好鋪墊。
2、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程序
首先,在任何交易前都需要將土地流轉的合同進行備份處理,在雙方達成一致并且在審核部門的批閱肯定后,進行及時的備份并移交相關部門進行存儲,在日后一旦發生在產權等相關問題上出現糾紛的情況下,能夠就合同內容進行及時且有效的清算,避免不必要的財產損失現象發生。其次,政府職能單位要強化對合同的監督。在進行合同擬定的過程中,要確保其高度符合國家的法律規章制度,避免任何一方的權益受到侵害。最后,由于土地流轉所牽扯的問題相對較多,同時農民的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相對較為有限,因此相關的部門必須發揮集體性的作用價值,為土地流轉工作保駕護航。
3、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法律制度
①明確土地承包經營人在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
首先,承包方是整個土地承包流轉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明確農民對土地的占有權和收益權以及處分權(有條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條件的處分權,這一定需要有明確的法律制度的支撐。第二,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內容,其涉及到的權利有: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轉包權、出租權、互換權、抵押權、繼承權以及其他權利。盡管農民有自主權利決定土地的流轉情況,但部分村莊仍然出現了制約農民的情況,因此相關的政府職能單位仍然要發揮好自己的職能作用。
②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
從已有的經驗來看,在農村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其核心為流轉方式。盡管我國針對農村土地承包工作出臺了一定的法律規章制度,但其法律內容中沒有明確指出土地流轉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具體的限制。在絕大多數的規章制度中僅采用“其他方式”來描述這一問題,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諸多的問題,如抵押的方式是否會出現問題和不足。因此,還需要切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建設更有針對性的農村土地流轉規章制度。
③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承包權流轉糾紛解決機制
在土地經營流轉的過程中,往往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問題或不足,因此還需要建設相應的解決機制。通常情況下,一旦出現問題或不足應當先就交易雙方進行討論和協商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則需要村委會或相關村級干部進行調節與協商,如果上述方法都沒有充分解決困難,則需要通過專門的仲裁機構進行調節,或直接通過法律訴訟的途徑謀求更好的解決。尤其是作為出賣方的農村農戶,如果在其根本利益上受到的損害或侵權,應當利用好法律武器保護好自身的切身利益,避免出現問題。
4、強化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管理
①明確和定位地方政府的職責
不可否認,當前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工作中,地方性政府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和價值,但政府職能單位仍然是處于第三方的中介作用,并不能直接替買賣雙方做出決定。所以,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要充分明確農戶的意愿,政府只起到簡單的指導作用,一旦其遇到問題或需要如法律咨詢等,及時給予幫助和意見,但不能直接做出決定。
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管理和服務
首先,政府需要積極幫助當地農戶,以正確、規范的姿態認識土地流轉工作的價值。伴隨我國農村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土地并不僅僅作為耕地使用,而是能夠發揮多元化的經濟效益,政府要以正確、規范的姿態教育農戶,不能僅以眼前的利益而直接進行土地流轉,而是要以完善的眼光評定是否進行流轉。其次,政府還要積極主動地予以農戶法律援助與指導,幫助農戶明確自身的權益以及力量,確保農戶能夠以更為安全的姿態進行相關工作的同時,也保護買家的根本利益,真正達到互惠共利的雙贏局面。
總之,結合以上有效分析,明確了農村土地經營流轉工作開展的對策,希望結合進一步分析,能夠不斷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從而也進一步為農村土地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有效保證。
(作者單位:730500甘肅省臨洮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