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飛飛
粗。一日三餐中如果能有充足的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給益生菌提供它們喜歡的益生元,比如,粗糧、雜豆、薯類等口感“粗”的主食,各種新鮮果蔬,富含膳食纖維的堅果種子等。養成經常吃這些食物的習慣,不僅能獲取均衡的營養,也是益生菌所喜歡的。
色。有研究發現,花青素是一種潛在的益生元,能夠被腸道益生菌利用,不僅能促進益生菌增殖,還能抑制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吃哪些食物可以獲得花青素?簡單來講,顏色鮮艷的水果蔬菜中花青素含量相對豐富,比如紫甘藍、藍莓、草莓、櫻桃等。另外,紫米、黑米等有顏色的雜糧也是花青素的良好來源。
素。吃的肉類食物太多,腸道中未能完全消化的蛋白質就可能被腸道有害菌發酵,破壞腸道菌群的穩定狀態,并且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所以,大家不要貪吃動物性食物,膳食還是以素食為主。
淡。一項研究發現,長時間的高脂飲食(飲食中靠脂肪提供的能量超過每天攝入總能量的40%),會讓腸道內有益菌數量減少、有害菌數量增加。另外,高鹽飲食不僅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和加重腎臟負擔,也會直接損傷腸道菌群。所以為了減少對益生菌的傷害,飲食要做到少油低鹽。
苦。苦瓜等苦味蔬菜具有微弱的殺菌作用,尤其對條件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在中醫看來,這類食物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從西醫角度講,就是能消除低度炎癥。但不提倡大量吃有苦味的食物,以免帶來不適。當然,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微苦食物問題不大,比如苦瓜、芥菜、茶葉、柚子、咖啡、可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