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秋竹
摘要:園本教研是有效促進幼兒園教師,尤其新任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它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以及幼兒園的整體教研質量,更好地為幼兒的成長提供更科學合理的指導。
本研究的措施和建議是基于對D幼兒園一名新任教師H進行的個案研究得出的。闡明了D園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時存在的問題,以及H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以下措施建議:有效組織教師備課,為新任教師積累專業經驗;提升專家講座實效,為新任教師提供理論指導;反思教師觀摩活動,為新任教師指點發展路徑。
關鍵詞:園本教研;新任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專業發展建議
一、相關概念界定
結束了職前師范或非師范類教育,并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在某托幼機構從事幼兒園保教工作1-3年的,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擁有正式編制或臨時編制的,稱為“新任幼兒園教師”。
園本教研是指以幼兒園為本,幼兒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努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這將有利于促進幼兒教師角色的轉變,提升教師的研究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更有效地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根據我國《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將教師專業發展界定為,教師在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方面不斷提升、不斷進步的過程。
二、園本教研促進新任教師專業發展的建議
研究發現,D幼兒園開展的備課、教育觀摩活動、專家講座活動、技能培訓活動、課題研究這五種園本教研的形式,使得H教師在專業知識、專業理念、專業能力方面都有提升和進步。但也發現了D園在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時存在問題,以及H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問題,具體的問題和針對性建議如下:
(一)有效組織教師備課,為新任教師積累專業經驗
1.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備課環境
幼兒園應盡可能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D幼兒園教師備課的時候存在一些問題:首先,D園的備課時使用的桌椅是幼兒桌椅,建議幼兒園能夠為教師們提供成年人使用的桌椅,這樣也有利于教師的身體健康,在備課的過程當中,也不會因為身體不適妨礙備課。其次,中班組和大班組的備課地點是在兩間教室,這兩間教室是相通的,但是沒有門。大班組的老師們討論的聲音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回影響中班組的備課。建議將老師們的備課區域分開,換一個其它的教室當作備課室,若園內沒有多余的教室的話,建議在兩個備課室中間安裝隔音門,這樣會大大減少聲音的擴散,備課不受干擾。
2.由專人負責做備課記錄
雖然在D園這種近乎開放的備課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會促進中班組和大班組在某些問題上的思想交流,但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各自為政。對于兩個備課組聽到有共識的地方來商討的現象,建議每次備課都有負責人做備課記錄,將各個年齡組的備課記錄表匯總,兩次備課之后,集中老師討論下備課記錄表中反映的,在備課中大家提到的共性的問題。
3.共同討論課程表和教案
團體學習所產生的效果大于個體獨自學習產生的效果。本研究針對“各自為政”的備課提出建議,教研組長能對這一備課組的所有老師的課程表和教案進行集體評價,讓其他教師都能夠聽到其他教師在設計這個活動,或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以及優缺點,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能夠意識到自己曾經沒意識到的問題。
(二)提升專家講座實效,為新任教師提供理論指導
教研活動不是憑空想象,而是依據實踐中的問題開展的。本研究針對D幼兒園建議專家講座應更有針對性地,根據幼兒園和教師的實際情況來開展講座,盡量減少地域、文化上的差異,園長或相關負責人可以提前與受邀專家介紹一下目前幼兒園的基本情況,存在哪些疑惑和困難,需要專家提供幫助和指導,能夠在本園與專家所研究領域之間找到契合點,這樣經過兩人的討論之后形成初步的講座方向和內容,會更具有針對性,更容易讓幼兒園的新任教師們接受,更容易產生共鳴。
(三)反思教師觀摩活動,為新任教師指點發展路徑
1.觀摩課應由老教師有針對性地示范,并及時評課和反饋
建議幼兒園能夠進行一個主題的相關系列觀摩教學活動,由老教師進行活動示范,新任教師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并且在一節觀摩課結束后,能夠及時地評課,而不是像D園的教師們只是簡單地把評課表上交,等過了好久再評課,教師都會逐漸地遺忘當時的教學靈感。因此,幼兒園應該增強觀摩課的針對性和評課的時效性。
2.將觀摩課錄下來并保存
建立教師成長檔案,將教師的教案、教具等妥善保存,為今后開發園本教材提供豐富的資料。本研究觀察到D園之前沒有錄觀摩課,只是聽、看、評。建議幼兒園里應該有人負責觀摩課的錄像,既有利于課后反思和研討,也是一種珍貴的素材。教師們可根據視頻,反復觀察揣摩,這不僅利于其他教師學習該授課教師的優長,模仿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也有利于使該授課教師得到上課后的最直觀的反饋,包括教態、語言、表情、動作等,都會和自己原來備課時和上課時的感受是會有一點不同的。通過這種直觀反饋,教師可以更好地通過另一個視角了解自己,從而不斷總結反思,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能力。
3.新任教師應最少有兩個筆記本(工作、學習)
這兩個筆記本分別是記錄日常工作安排的瑣事筆記本,以及專家講座的聽課筆記本。如果新任教師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和工作積極性,還應有一個自我學習反思的筆記本。D幼兒園在專家講座之后沒有教師集體反思討論的環節,沒有對專家講座的內容進行后續的反思,教師只是在現場記一些簡單的筆記,事后幾乎不會去翻看,時間長了就會遺忘,也不會記得當初記的縮略的筆記是什么意思了。這對新任教師的發展是不利的。新任教師應該通過這種有權威性的專家講座的方式,學習一些知識和經驗,用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講座的內容,且事后及時進行筆記的補充和梳理,而且能夠經常翻看。
4.新任教師多向老教師請教,建立學習共同體
美國學者芬韋克指出,近年來兩個非常重要的趨勢:一是越來越試圖以“教師終身學習”代替“教師專業發展”;二是以“共同體”而不是個體學習來促進教師發展。學習共同體以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以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為根本目標,注重所有成員之間的經驗交流、資源共享、思維碰撞,實現共同優化發展的學習型組織。
幼兒園應“以老帶小”,老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上給予新任教師幫助,也在情感上給予鼓勵,讓新任教師有信心,盡快適應環境。同時,新老教師也可以從彼此身上獲得幫助和啟發。由于新任教師工作時間短,缺乏經驗,尤其在于家長溝通時,面對家長提出的問題,新任教師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在幼兒生理衛生方面,多觀察幼兒的各種表現,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多學習一些與家長溝通的經驗,更有利于家園合作的開展,也會促進新任教師的自身專業發展。
5.新任教師應多利用現代媒體拓寬視野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不是通過幾次培訓就能完成的。H教師會偶爾瀏覽微信里有關幼兒教育的公共賬號,收藏一些認為有價值的文章,也會瀏覽有關學前教育的相關網站,但是不會經??矗裁磿r候有教育教學的需要才會去看。因此建議新任教師應為自己設立一個小目標,可以每天讀一篇文章,內容可以包括教學理念的,可以是手工折紙的,可以是環境創設的,等等。只要是教師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都可以分享給大家。教師們可以用線上打卡的方式,鼓勵各位教師多多學習。
6.新任教師應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
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師以一個反觀者的角色來思考自己的信念。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的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新任教師應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對身邊的事情進行分析和思考,比如幼兒的表現、活動的設計、一日生活的安排等等,都值得新任教師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樣經過積累之后,新任教師會得到一筆寶貴的財富。另外還可以通過讀書、讀著作,寫讀書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收獲和困惑,將問題梳理清楚,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對教育有更深層次的感悟。
園本教研是促進新任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無論是幼兒園組織方面還是教師自身方面,都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與時俱進。尤其是新任教師,更要抓住時代的機遇,充分利用幼兒園的資源以及發揮自身優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崔迪,王雪松.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途徑之中美比較[J].基礎教育,2016,13(04):41-49+57.
[2]金學成.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J].上海教育科研,2007(4).
[3]陳文.略論教研員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6(10).
[4]宋武,徐宇,張璐琳.適于幼兒園新教師專業成長的園本教研方式[J].學前教育研究,2014(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