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熱在國外呈現出如火如荼之勢,孔子學院也越來越多。毫無疑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教學缺一不可,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如何把語言和文化的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如何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學者和教師關注的問題。本文闡述了影視作品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并以影視作品《家有兒女》為例,加以說明。
關鍵詞:對外漢語;影視;文化
影視作品作為文化的一種手段,其在課堂中的運用,無疑會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水平,相比于其他的文化傳播手段,影視作品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手段來影響學生,而且它通過視聽說的方式讓學生對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漢語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筆者希望通過對影視作品應用于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可以給對外漢語教師一些參考建議。
一、語言與文化
(一)文化的定義
文化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也就是說除了天然的物質之外,人所創造的一切都包括在文化之中,這是最廣義的文化。狹義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財富”部分,即與“物質文化”相對的“精神文化”,包括經濟、政治、哲學、教育、科學、歷史、地理等等。
(二)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二者不可分割[2]。語言和文化都是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不是人先天所有的,而是在社會環境中后天獲得的,一種文化中不可能沒有與之對應的語言,抽去文化內容,語言也不能獨立存在。
(三)文化傳播的重要性
首先,漢語學習者隨著對漢語學習的深入,逐漸表現出對了解中國文化的強烈需求,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加入世界這個大家庭,而世界也同樣渴望了解中國,特別是孔子學院的建立,每年出國教學的志愿者供不應求,中國應該積極響應全球化的號召,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解除以往對中國的偏見。
其次,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往往是以一定的文化背景為依托,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人與人之間的交際肯定也會有文化信息的交流和傳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必然會因為所處環境的不同造成誤解,因此盡量減少文化沖突也是作為對外漢語工作者需要關注的事情[3]。
最后,擴大自己的見識。人們對自己國家的文化會有一定的歸屬感和優越感,而且對于別的國家文化也會帶著一種偏見,通過文化的學習,人們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自己的狹隘觀點,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人文情懷。
二、影視作品
(一)影視作品的定義
所謂影視作品,就是以帶有聲音和動作的畫面傳遞給人們信息的多媒體產物,它以趣味性和生動性帶給人們快樂,被人們喜愛。[4]
對于漢語水平比較高的學生來說,雖然能夠用漢語進行交際,但是往往詞匯和句子也會用的不恰當,或者很難去理解中國人在交際中說的句子,這就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是密切相關的,這就導致不同地區文化背景的差異。
(二)影視作品的選擇
1.語音的標準型
在教學中明確規定教給學生必須是標準的普通話,而教師也必須取得普通話二甲證書才可以從事教師這個行業,在生活中,我們也發現,漢語水平很高的學生也會出現漢語發音不規范的情況,因為漢語是一種具有四個聲調的語言,對于母語沒有聲調的學習者來說,發出標準的語言則是一個難點。[5]在影視作品中,為了體現作品的內容,有一部分作品是用當地的方言來講述的,這樣的作品就可能不要作為教學手段在課堂上使用。
2.內容的積極性
影視作品所傳遞給學習者的內容必須是積極向上的,盡可能是與中國的當代思想觀念相符的,像過去的一些重男輕女、守寡、立牌坊這些影視作品盡可能不要在課堂上播放,盡量去選擇能夠反映中國文化的作品。比如《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曾經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意大利電影金像獎,這部電影的藝術水平很高,但是它主要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禮教下的女人為了爭風吃醋鬧出的一系列事件,這種有著封建落后思想的作品就不適合在課堂中使用。
3.語言的難易度
語言的難易度主要體現為詞匯和語速,不同的學習者對影片的需求是不同的,漢語水平較低的學生要求影片中出現的盡量是簡單的句子,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詞匯,漢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就可以是較復雜的句子。[6]如果讓初級水平的學習者去看《孔子》這部電影,顯然就不太合適,這部作品中雖然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但是有些句子是用論語中的原句直接說出的,句子比較難理解,顯然這部影片是不合適的。
(三)以《家有兒女》為例說明影視作品的運用
考慮到學習者漢語水平的不同,把這部影視作品的適用對象定位為中高級學習者。
1.選材原因
《家有兒女》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少兒題材的情景喜劇,主要講述的是兩個離異家庭結合后發生在父母和三個孩子身上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北京,整部劇都是用標準的普通話,主要講述的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故事,以及在成長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產生的分歧,而這些分歧又是怎樣解決的。可是說,這部喜劇片就是中國當代家庭生活的縮影,孩子們學校的功課很重,承受到老師和父母的雙重壓力,每次過年親戚都會問到成績,而父母又是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孩子們的成績過度關心。通過這部影片,學習者可以了解到中國真實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樣子,以及中國傳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2.如何教學
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漢語水平,明確自己節選的《家有兒女》的片段是哪部分,在此基礎上布置學生課前需要了解的內容,比如課下查詢資料,了解中國的教學模式是什么樣子的。
其次,在課堂上觀看影片的同時,教師盡量不要打斷觀影的進度,以免挫傷學習者的積極性,對于其中難以理解的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盡量在課前講述。
最后,在觀看影片后,在課堂上討論大家的觀影感受,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教師可以設置發生在中國家庭的一個場景,讓學生根據話題來編排場景,或者根據影視劇來改編劇本,對于中高級漢語水平的學生來說,一方面可以讓他們糾正自己的發音,另外一方面也積累了文化知識,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7]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將趣味性融入到學習中,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由于沒有對外國留學生的教學經驗,因此在論文的內容上缺少了實際教學案例這一部分,本人會通過今后的實際教學經驗,不斷去充實這篇文章。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120.
[2]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121.
[3]王秀琴.從影視文學看東西方跨文化交際[J].河南社會科學,2013,21(9):69-71.
[4]高靜麗.關于影視作品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4:10.
[5]何艾璇.利用影視作品培養歐美留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D].四川師范大學,2015:30-31.
[6]國澤昆.對外漢語視域下的影視課教學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20-21.
[7]王艷霞.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交際文化的教學[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