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艷
(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AA區塊主體開發區位于伊通盆地莫里青斷陷西北緣,主要含油層系為雙陽組二段,具有典型復雜斷陷盆地地質特征,地質條件復雜,東側主控逆斷層的構造高部位,為高角度單斜構造,地層傾向為東南方向,傾角在16o~23o,構造上斷裂系統多樣,特別是逆斷層發育伴有走滑性質,斷距及地層傾角大,沉積為近源、短軸水下扇體快速沉積,儲層及地層厚度變化快,Ⅰ、Ⅱ砂組砂巖發育程度好,砂體規模大、連通性較好,油藏類型為巖性油藏。
該區斷階內外交接處從北到南整體上連續發育重復的上下盤砂巖儲層,但在兩物源方向的井之間出現大段泥巖地層,下步工作難以進行,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對該區進行進一步研究。
首先,對AA區塊雙二段小層劃分存在一些問題,因小層劃分標準建立年代早,參考井少,扇體間的沉積特征、砂體規模、旋回性差異較大,雖然斷階外AA井區地震反射特征好,層位追蹤較容易,單井時深關系對應的準確性較高,小層對比的精度和連續性較好,認識較為清楚,但是,由于斷階內構造較為復雜,地層傾角較大,多扇體沉積,小層對比的難度較大;另外該區早期逆斷層斷點刻畫精度不夠,造成部分井地層對比錯誤;并且早期對比過程中單小層厚度偏大,不利于后期油水井間儲層關系的建立,連通性并不確定。
基于以上問題的存在,通過單井沉積旋回劃分,從單井出發,劃分單井沉積旋回,并系統總結巖電對應關系;根據西北緣逆斷層的走滑性質,逆斷層上下盤相鄰砂體并非統一沉積體,因此,在原分層的基礎上,井震結合,精準刻畫逆斷層斷點位置,區分上下盤,以逆斷層為界,斷階內和斷階外分區劃分對比,實現獨立單元內劃分認識的統一,重點對斷階內地層重新對比;并由此建立標準剖面和骨架網,結合地震資料,確定標準層,對比原則及沉積旋回;以骨干剖面小層劃分、對比為依據,開展小層精細對比。
通過小層精細對比,發現斷階內鉆遇逆斷層開發井的斷點深度受到井點位置與逆斷層空間的距離影響,越靠近東部逆斷層,鉆遇斷點深度越靠上,上下盤反射特征突變,不整合接觸關系明顯,斷點之上地震反射同向軸特征連續;雙三段大段發育泥巖層可作為區域標志層;雙二段Ⅰ、Ⅱ砂組底部發育均為兩段穩定泥巖,可作為區域標志層,區域對比性強;以穩定發育的泥巖隔層作為小層間的界限的原則,加強隔層與砂體的曲線特征再認識,重點研究逆斷層引起的地層重復特征,以及斷階內東側AA-2井區局部正斷層造成的地層缺失特征,在不同的斷盤或斷塊內選擇標準井并實現標準井的對比,最終發現在該區斷階外,砂巖斷失段的小層對比工作復雜,存在無法對比段,以及儲層砂巖厚度增加段。
此時,小層精細對比再次指出問題存在的空間位置,需要對大段泥巖段以及東部砂巖厚度增加段進行進一步解釋,明確地層巖性變化的原因,加快油藏認識工作。
伊通盆地是走滑伸展盆地,在盆地演化后期,由于大黑山的隆升作用,導致伊通盆地呈擠壓狀態,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擠壓作用更加強烈,西北緣逆斷層橫向切割西北緣水下扇體,封閉條件好,因此西北緣逆斷層不僅控制了本區的構造格局,也是油氣成藏的主控因素,但因同時存在走滑性質,斷距及地層傾角大的特點,整體認識困難;西北緣斷裂系統復雜,雖經過多次構造解釋研究及不斷地開發外擴部署,但是由于正逆斷層都發育,斷層復雜帶地震反射同相軸破碎,波形特征不清楚,斷層斷點識別困難,斷階內油氣富集區的開發邊界仍不清楚,要通過井震結合,開展構造精細解釋,落實斷層空間位置,重新認識油藏邊界。
研究發現,該區雙陽組斷層發育,在西北緣發育兩條逆斷層,其余均為正斷層,并在其中一條逆斷層解釋過程中有重大的發現。
該逆斷層呈近北東向展布,其延伸長度在15km以上,斷距最大可達350m,存在逆沖走滑性質,地層在推覆過程中沿斷面走滑,導致逆斷層西部(斷階內)和逆斷層東部(斷階外)相互接觸的地層沉積特征不一致。
通過對比分析三維地震剖面特征,發現該泥巖段底部還發育一條較小的逆斷層,同時該泥巖段地震反射特征雜亂無章,與東側正常沉積地層地震反射同相軸呈角度不整合接觸。
由此,早期認為是由于兩個扇體沉積尖滅所致的認識是不正確的,分析認為,該段泥巖沉積體為受逆斷層推覆走滑作用影響,牽引至此處的逆推外來物,長度在1.4km左右,帶寬在150-200m。由于該沉積體帶寬有限,東部正常發育的雙二段地層應該為砂巖沉積,由于推覆作用影響小,砂巖堆積。這也進一步解釋了大段泥巖段以及東部砂巖厚度增加。并可以明確在該區存在逆沖斷層和推覆體,即上盤相對下盤上升,較老的巖層逆沖到較新的巖層之上的斷層,由水平擠壓作用形成,現一般指低角度(傾角低于30度)的逆斷層,以及處于逆沖斷層的上盤,受擠壓力,經遠距離位移的近水平或平臥褶皺巖席。
通過進行小層精細對比和井震結合工作,結合油水界面分析,布置控制井1口,砂巖對比明顯增厚,油層儲量增加,為下步產能建設提供了方向,因此,我們又在該區外圍部署開發井5口,動用含油面積××km2,地質儲量××萬噸,單井設計產量XX噸,建產能××噸。并且在相鄰的逆斷層,設計控制井2口,取得了很好的開發效果,為油田下步開發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方向。
復雜斷陷盆地沉積油藏復雜,小層精細對比和地震技術在油藏認識過程中顯得尤為關鍵,在擠壓應力大、逆沖斷層發育較多,逆斷層傾角低小于3 0 度的地層考慮存在走滑現象,并存在推覆體的可能,推覆體位置一般位于較大逆斷層的下盤根部,主要來自下部地層逆推帶入,擠壓作用會使原始儲層物性變差,但是推覆體外推后,砂巖厚度會增加甚至是疊合。通過這一特點,可在區塊外圍進行下步潛力預測,為日后工作做鋪墊。

圖1 切物源方向地震剖面圖